孟文豪创作歌曲《宁波人都是音乐家》。
师傅:24!(来发)35712。(棉纱线拿来)
来发:5712?(什么拿来)
师傅:35712。(棉纱线拿来)
来发:412,412。(拿不来,拿不来)
师傅:112,112。(拿过来,拿过来)
每每谈到宁波方言,这段脍炙人口的民谣总会被拿出来说道说道。乍看还以为是曲谱,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是一段有清晰“故事情节”的对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宁波话里包含着鲜明的“音乐属性”,说得快了,甚至可以拿来唱。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新创造的民谣。”词作家、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民宪告诉记者,“这个选段最初来源于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的一个讲宁波话的作品,当时这个相声推出后就非常火爆,后来几乎成了传播宁波话的一个典型案例。”
宁波人说话像唱歌
这段民谣讲的是:有一个叫“来发”的少年,在裁缝铺里学艺,师傅叫他把棉纱线拿来,他推托不肯拿。这段对话里的每一个发音,都可以对应简谱“哆来咪发索拉西”。
“从这段民谣可以发现,宁波人说话像唱歌,宁波话可以用简谱来吟唱。”陈民宪说,能够纯粹用音符来表达语义,这是宁波方言的特点之一。
有句话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也有人说宁波话“石骨铁硬”,但相声大师侯宝林却从这抑扬顿挫的宁波腔里发现了“宝藏”,他在相声作品中融入宁波方言,挖掘了宁波话的音乐性。
后来,著名相声演员郝爱民在作品中延续了“棉纱线”的故事,将宁波人比喻成天生的音乐家,精妙的演绎、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让宁波腔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久而久之,这段裁缝师傅和徒弟的对话被越来越多人传唱,趣味十足又极富地域特征。直到现在,许多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仍会融合这个经典片段。
“这对推广宁波童谣,展示宁波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陈民宪说。
词作家陈民宪接受采访。
基于本土文化的音乐创作
这么多年来,宁波的音乐人不忘根基,努力在民谣、方言等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把传统元素融入到创作中。
陈民宪告诉记者,歌手孟文豪就以“棉纱线”这段民谣为素材,创作了一首歌《宁波人都是音乐家》。歌中唱道:“他们说宁波人心灵手巧,就连说话也像唱歌。来发!棉纱线拿来。来发!去淘米。来发!索西?啊索拉……”
“把‘24 (来发)35712(棉纱线拿来)’这个元素嵌入其中,让这首歌非常具有辨识度,同时赋予民谣新时代意义。”陈民宪说。
同样使用方言演唱的还有宁波本土乐队——还潮乐队。他们的歌可以用“接地气”来形容,一方面用宁波话唱,带来普通话表达不了的鲜活;另一方面,他们歌中讲述的就是宁波的市井生活,面馆的阿叔,桥下的情侣,跳交谊舞的阿姨……这些极具生活化的场景,与无数人产生共鸣。
“还有,前不久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宁波原创音乐作品《阿拉村里的巧匠郎》中,也有很多宁波元素,观众非常喜爱。”陈民宪说。
这首歌曲采用甬剧小调《三番十二郎》的主题进行创作,用宁波方言演唱,描述了木匠、花匠、厨师、裁缝4个能工巧匠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浓郁的宁波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众声齐唱中,这些宁波元素触动听众心灵,从简单的故事叙述到复杂的情感表达,这些饱含地方风情的歌曲总能以润物细无声之力,直抵人心。
“所以,如果我们的方言、民谣用得好,就可以使这些原创歌曲活色生香,避免同质化。”陈民宪说,“现在很多的音乐创作千篇一律,如果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作品一定更具独特性。”
宁波民谣的守正与创新
陈民宪表示,要把宁波民谣做好,就要实现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坚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创新即意味着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陈民宪总结发现,宁波民谣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宁波民谣多用叠声字,比如“踢踢绊绊,绊过南山”“斗斗虫虫飞,抲只麻雀剥剥皮”。
第二,宁波民谣比较简洁,四句、六句就能概括清楚,而且表述非常形象。
第三,宁波民谣非常生活化,它们来源于生活,同时再进行艺术化改造。
细品宁波民谣,就不难发现这些踪迹。“我们应当把真正具有宁波符号、宁波味道、宁波底色的民谣传承下来。”陈民宪说。
针对创新,除了将民谣进行不同形式的二次创作外,陈民宪还提出可以创造新时代的新民谣。经典民谣记录过去的风土人情,新创民谣可以书写当下的生活百态,“在保持民谣写作手法的同时,展现新时代气息,新创民谣也应该得到认可”。
同时,陈民宪认为,要用现代化手段做好传播,“民谣不能成为书本艺术,要让大家一起传唱起来,这样民谣才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真正成为宁波的文化符号”。
记者 郑倩雯 文/摄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