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镜头记录下的一件文物真实的“出土”过程
2024-11-28 07:4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文化进万家

丁风雅在展示复原的石器。

蹲在一个确定好开口范围的灰坑前,执一把手铲,从不同角度切进泥土里,上下翻飞没一会儿,一个倒扣着的陶豆的口沿部位,就清晰地凸显出来。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并用镜头记录下一件文物真实的“出土”过程——虽然它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陶豆盘口沿,而且是残损的。

但当我们想到,它已被埋在地下三千年、四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有一种古老的神秘感扑面而来。

使用它的人是什么样子,他所见到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塑造它、装饰它的人又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制造了这样一件器皿?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件陶豆被弃置?深埋地下几千年,它见证了怎样的沧海桑田?

在采访考古人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告诉我们,从事这份工作是需要想象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这些普通的、残碎的陶片和石器。它们注定不会像那些惊世的发现一样,在出土之后吸引世人的瞩目,但恰恰就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日用品”,组成了先民现实的生活。

陶豆盘口沿“出土”。

分辨土色“读地书”

奉化张家遗址发掘工作已经持续40多天,据目前所见,大概率是一个“小”遗址。

考古领队丁风雅告诉我们,奉化江流域已发现的30多个遗址点是分片区的,大一点的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带有一定村落属性。比如方桥街道下王渡遗址,便是一个大型聚落址,有房址、墓葬、土台、灶址、储藏坑,有船桨和可能跟交通出行有关的栈桥,出土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多;去年发掘的陈王遗址,虽然只有两座良渚文化的房址,但是有20多座墓葬,推测可能其他聚落的人也埋在那里;还有一些遗址比较小,甚至连房址都没有,可能就是人类临时生产活动点,或器物加工作坊。

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遗址连起来看,我们才能相对完整地还原四五千年前奉化江流域人类生活的面貌。

近日我们到访张家遗址的时候,考古人员正在一个探方里“刮面”。在一个平面上,分辨土色。灰黄色地层土中颜色深一点偏灰黑的区域,说明可能是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可以通过刮面划线的方式把它们“圈”出来;颜色淡一点偏土黄色的纯净土,说明是后期覆盖的自然层。

不多时,灰黑色的部分被“连”起来,一道贯穿南北向的“基槽”,以及若干圆形“柱坑”赫然在目,俨然一处房址遗迹……而一个不规则的“灰坑”也显露出来,隐约可见里面埋藏的陶器残片。

这些残片几千年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考古人将它们提取出来,让我们直接与“先民”面对面。解读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读地书”。哪里曾建房,哪里曾打柱洞,哪里人们烧过饭,哪里曾是垃圾堆,当你掌握了考古的基本功课——分辨土质土色,一切就都展开在面前,一览无遗。

新鲜“出土”的残碎陶器和石器。

“小件”背后的日常

因为发现的遗迹现象有限,张家遗址的性质到目前还不好判断。根据有限的分布面积,丁风雅判断它可能是人类短时间内居住的小型聚落点。

从常理推测,如果是一个完整聚落,人们会需要做饭、倒垃圾、取水,于是就会有灶、灰坑、灰沟、水井、围栏,甚至是防御野兽侵袭的护栏出现。张家遗址显然没有那么齐全的设施。

“我们目前发掘到良渚地层,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陶片,鱼鳍形鼎足、竹节状的豆把、带绳纹的陶鼎口沿,都是典型良渚时期的器物。出土石器已有几十件,石铲、石钺、石刀、石锛、石纺轮、石镞,保存状况也都不错。”

陶器和石器,是史前考古中最常见的器物,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陶器用来炊煮,石器用来狩猎防卫、砍伐和加工木材、耕耘农田、采摘和收割食物、纺线等。

为了更直观地向我们展示石器的使用,丁风雅携带了一把复原的石木复合工具,有一个木柄,上面绑着(或嵌入)一个坚硬的石斧(复制品)。

一般遗址中出土的工具器柄作为“辅助配件”易朽,通常只留下石制品本身。而井头山、河姆渡、田螺山等遗址因为埋藏环境原因,曾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木质器柄,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认知宁波先民制作生产工具的智慧。

除了陶器和石器,考古发掘中更珍贵、更难遇见的是有机质遗物,如木炭、动物骨骼、木材、编织物等,提取它们可以做碳十四测年、种属鉴定、研究制作工艺……

丁风雅告诉我们,遗存的断代,可分“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指根据器物形制,跟“标准件”对比,判断所属考古学文化性质及所在早晚期段;后者便是科技测年,两者结合,得出结论。

到目前为止,张家遗址没有发现太多有机质遗物,主要还是陶器和石器。虽然是普通遗物,现场的考古人员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小件”出土,都会小心翼翼地清理周边浮土,然后放指北针和比例尺拍照,拿ATK测坐标,在卡片上记录出土位置、出土状况,在日记本上写清楚相关信息,提取器物,装箱保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那个盘口沿“出土”的陶豆,因为柄部和底座被破坏,保存情况并不太好,丁风雅决定对它进行加固后整体提取,希望后期和灰坑内出土的其他同类陶片做进一步拼对修复。

文物修复的过程,我们将在后文介绍。

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文 潘苗/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镜头记录下的一件文物真实的“出土”过程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11-28 07:45:00

丁风雅在展示复原的石器。

蹲在一个确定好开口范围的灰坑前,执一把手铲,从不同角度切进泥土里,上下翻飞没一会儿,一个倒扣着的陶豆的口沿部位,就清晰地凸显出来。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并用镜头记录下一件文物真实的“出土”过程——虽然它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陶豆盘口沿,而且是残损的。

但当我们想到,它已被埋在地下三千年、四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有一种古老的神秘感扑面而来。

使用它的人是什么样子,他所见到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塑造它、装饰它的人又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制造了这样一件器皿?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件陶豆被弃置?深埋地下几千年,它见证了怎样的沧海桑田?

在采访考古人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告诉我们,从事这份工作是需要想象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这些普通的、残碎的陶片和石器。它们注定不会像那些惊世的发现一样,在出土之后吸引世人的瞩目,但恰恰就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日用品”,组成了先民现实的生活。

陶豆盘口沿“出土”。

分辨土色“读地书”

奉化张家遗址发掘工作已经持续40多天,据目前所见,大概率是一个“小”遗址。

考古领队丁风雅告诉我们,奉化江流域已发现的30多个遗址点是分片区的,大一点的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带有一定村落属性。比如方桥街道下王渡遗址,便是一个大型聚落址,有房址、墓葬、土台、灶址、储藏坑,有船桨和可能跟交通出行有关的栈桥,出土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多;去年发掘的陈王遗址,虽然只有两座良渚文化的房址,但是有20多座墓葬,推测可能其他聚落的人也埋在那里;还有一些遗址比较小,甚至连房址都没有,可能就是人类临时生产活动点,或器物加工作坊。

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遗址连起来看,我们才能相对完整地还原四五千年前奉化江流域人类生活的面貌。

近日我们到访张家遗址的时候,考古人员正在一个探方里“刮面”。在一个平面上,分辨土色。灰黄色地层土中颜色深一点偏灰黑的区域,说明可能是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可以通过刮面划线的方式把它们“圈”出来;颜色淡一点偏土黄色的纯净土,说明是后期覆盖的自然层。

不多时,灰黑色的部分被“连”起来,一道贯穿南北向的“基槽”,以及若干圆形“柱坑”赫然在目,俨然一处房址遗迹……而一个不规则的“灰坑”也显露出来,隐约可见里面埋藏的陶器残片。

这些残片几千年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考古人将它们提取出来,让我们直接与“先民”面对面。解读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读地书”。哪里曾建房,哪里曾打柱洞,哪里人们烧过饭,哪里曾是垃圾堆,当你掌握了考古的基本功课——分辨土质土色,一切就都展开在面前,一览无遗。

新鲜“出土”的残碎陶器和石器。

“小件”背后的日常

因为发现的遗迹现象有限,张家遗址的性质到目前还不好判断。根据有限的分布面积,丁风雅判断它可能是人类短时间内居住的小型聚落点。

从常理推测,如果是一个完整聚落,人们会需要做饭、倒垃圾、取水,于是就会有灶、灰坑、灰沟、水井、围栏,甚至是防御野兽侵袭的护栏出现。张家遗址显然没有那么齐全的设施。

“我们目前发掘到良渚地层,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陶片,鱼鳍形鼎足、竹节状的豆把、带绳纹的陶鼎口沿,都是典型良渚时期的器物。出土石器已有几十件,石铲、石钺、石刀、石锛、石纺轮、石镞,保存状况也都不错。”

陶器和石器,是史前考古中最常见的器物,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陶器用来炊煮,石器用来狩猎防卫、砍伐和加工木材、耕耘农田、采摘和收割食物、纺线等。

为了更直观地向我们展示石器的使用,丁风雅携带了一把复原的石木复合工具,有一个木柄,上面绑着(或嵌入)一个坚硬的石斧(复制品)。

一般遗址中出土的工具器柄作为“辅助配件”易朽,通常只留下石制品本身。而井头山、河姆渡、田螺山等遗址因为埋藏环境原因,曾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木质器柄,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认知宁波先民制作生产工具的智慧。

除了陶器和石器,考古发掘中更珍贵、更难遇见的是有机质遗物,如木炭、动物骨骼、木材、编织物等,提取它们可以做碳十四测年、种属鉴定、研究制作工艺……

丁风雅告诉我们,遗存的断代,可分“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指根据器物形制,跟“标准件”对比,判断所属考古学文化性质及所在早晚期段;后者便是科技测年,两者结合,得出结论。

到目前为止,张家遗址没有发现太多有机质遗物,主要还是陶器和石器。虽然是普通遗物,现场的考古人员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小件”出土,都会小心翼翼地清理周边浮土,然后放指北针和比例尺拍照,拿ATK测坐标,在卡片上记录出土位置、出土状况,在日记本上写清楚相关信息,提取器物,装箱保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那个盘口沿“出土”的陶豆,因为柄部和底座被破坏,保存情况并不太好,丁风雅决定对它进行加固后整体提取,希望后期和灰坑内出土的其他同类陶片做进一步拼对修复。

文物修复的过程,我们将在后文介绍。

宁波晚报记者 顾嘉懿/文 潘苗/摄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