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封塔长期以来都是宁波城区的地标。资料图片
“天封塔,十八格,唐朝造起天封塔,背来沙泥往上搭,鲁班师傅会呆煞。”这首老宁波耳熟能详的童谣,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自唐初建成后的1300多年里,天封塔一直是宁波城区的地标,足见它的巍峨挺拔。然而,把天封塔雕刻在一块高约三寸的六角形木头上,会是怎样的效果?
300多年前的明末,有一位能工巧匠就做过这样一件微雕天封塔。
这位巧匠叫王叔远,生卒年不详,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在世,江苏常熟人。史料记载,他常“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形罔(无)不肖”。
王叔远曾经来过宁波,留下了这件微雕作品。
史料记载:
“尝刻木天封塔一。塔高三寸许,周八分有奇,形六角七级,塔外刻唐砖宋石,色灰,如数百年前物。顶覆铁瓮,作秀色。旁缀野花秋树,树虬而花若发幽香……塔内轩敞,凡十四层,间以木板,各层具梯,可旋绕而上。户内坐一头陀,旁置一桌,左肘依桌,右手执扇,袒胸而多髯,如畏残暑未消者,桌旁绘山水人物。塔顶有三人,各倚一窗,一老者俯首攀栏;一幼年有惊骇状,隐身塔中,半露其面;一则神情与二人不同,椎髻仰面,斜倚栏杆,右足向外,若啸呼状。”
说得非常清楚。这件微雕不仅刻了和今天一模一样的内外共十四层的天封塔,而且作者有意“做旧”,使其外观呈唐宋年代的灰色,还刻了花、树、窗、栏、木板、梯子。除了塔,更雕刻有头陀一人,塔顶另有三人,表情丰富。结尾处,记录者称赞此微雕“嘻嘻巧矣”。
可以想见,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艺术品!
这么有趣的作品,其作者也一定是个有趣的人。
据载,王叔远刚满月时,父亲让他“抓周”,在他面前摆了书、小刀、钥匙、银子等物,让他抓取一件,借以预测未来。小叔远抓来抓去,此时爹娘多么希望他抓住的是一本书,可是,他的小手偏偏抓住了那把小刀。
父亲虽然失望,但一想儿子如果“弃文从武”,投身戎马,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唯独没想到,与成年后王叔远为伴的,竟是一把小小的刻刀。
王叔远的作品当然不止天封塔这一件。另一件“桃核舟”更加出名。
这枚桃核舟作于明天启壬戌(1622)秋日,刻的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乘船游赤壁的场景。上有小船一艘、人物五个(苏轼、黄庭坚、佛印及左右舟子各一)、小窗八扇,此外有箬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对联,另有篆文题字三十四个,“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明代学者魏学洢专门写下《核舟记》一文,详细记述了这枚核桃舟的雕刻内容及其精湛工艺。该文被明末文人张潮编入散文小说集《虞初新志》中,也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还曾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魏学洢(约1596-1625),嘉善人,七岁能诗。天启五年(1625),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捕,魏学洢北上入京,四处向其父旧友求救。魏大中死于狱中,魏学洢扶柩南归,日夜号泣,后被下于浙江监狱,同年逝世。其千里泣血救父的事迹感动天下人,人称其为“魏孝子”。
微雕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家庭的一种,历代能工巧匠辈出。除了木头、核桃等以外,石材、象牙、鼻烟壶,甚至大头针、米粒、发丝,都是匠人施展身手的空间。他们的不少佳作,成为后人争相把玩和珍藏的宝物,有些更是价值不菲。匠人们的技艺和风骨,也被后世广为传诵。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