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宁波市气象台发布气候监测信息:
今年1月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1768毫米,较常年同期(1468.5毫米)偏多20.4%;全市平均气温19.6℃,较常年同期偏高1.2℃,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21年,19.4℃)。
刚刚过去的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75.4毫米,较常年同期(80.8毫米)偏多240.8毫米,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2015年,249.5毫米);全市平均气温15.7℃,较常年同期偏高1.6℃。
转眼已是2024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周(12月2日-12月8日),天气是否还会继续“不走寻常路”?
“给点阳光就灿烂”
阳光有多明媚,红叶就有多“疯狂”。
近日,市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在四明山商量岗进行植物考察时,在奉化溪口西坑村邂逅“层林尽染”的枫香林,红叶在阳光下显得通透、招摇。
“这种成片分布,而且树叶红得如此彻底的枫林景象,今年还是首次遇到。”他说。
每每说到枫香,总会忍不住提一句:流传至今的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指的就是枫香树叶,是当之无愧的秋季色叶树种的杰出代表。
上山沿途,以及东岙村村口,林海伦还见到满树橙黄色树叶的鸡爪槭,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晃眼。
鸡爪槭会在每年深秋初冬树叶凋零前迎来“高光时刻”:原本绿色的树叶逐渐变黄、变橙黄、变橙红……让这一年的生命在极致的绚烂中落幕。
说到鸡爪槭,很多人总会因为它的“长相”,将它和红枫混为一谈。
实际上,两者有着肉眼可辨的区别,林海伦分析:
鸡爪槭的叶片比较纤小、精致,变色时叶尖不会卷曲变形;红枫的叶片在变色时叶尖时常是卷曲的。
鸡爪槭的叶片通常生长得比较浓密,树冠顶部和外围先开始变色,然后向树冠内部和下部慢慢扩张,因此在视觉效果上更有层次感;而红枫变色时颜色相对比较单一。
鸡爪槭的树叶颜色以橙色为主色调;而红枫的树叶颜色则以红色为主。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红枫的最佳观赏期并不是在眼下,而是在每年初夏的嫩叶季。
雨水“蠢蠢欲动”
让红叶“疯狂”的阳光,能持续多久?
显然,冷空气并不甘心将“主角光环”让给阳光。
就在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已经直奔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而来。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看,受其影响,上述大部分地区将出现4℃-6℃的降温。
其中,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8℃-10℃,局部地区降温将超过12℃。
此外,上述地区还伴有4-6级风,阵风7-8级,局部地区风力可达9级。
在这股较强冷空气过后的12月6日到8日,还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届时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接二连三的冷空气,又将给我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直接上重点:
从12月3日开始,笼罩在我市上空的云系开始增多,晴空蓝天也将转为多云到阴;
受暖湿气流和低层冷空气渗透影响,12月4日到7日,我市将“浸泡”在阴雨天气中;
后期,随着冷空气南下占据主场,我市还将迎来大风和降温过程。
在阴雨天气来之前,我市的气温,尤其是最高气温,将出现大幅回升,可达18℃-22℃;而随着雨水的打压,冷空气的渗透,最高气温则会逐步回落,最低仅有8℃左右。
相比最高气温变化的“有迹可循”,最低气温的变化,多少有点“不按常理出牌”。
在阴雨天气来之前,我市的最低气温多少还有些萎靡,日温差多维持在10℃以上,最大可达15℃左右;随着阴雨天气到来,最低气温不降反升,最高可达11℃左右;而随着冷空气掌控局面,最低气温“一泻千里”,跌至冰点,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眼下我们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但不难发现,整体的天气形势还在不断调整中,多少有点让人难以捉摸,大家日常要多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及时调整衣物。
准备“开夜工”
当雨水“滴滴答答”渐渐收尾,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12月6日)就要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至此而雪盛也”。不过,大家就不要指望在大雪节气能看到“飞雪弥天,落地盈尺不可止”的壮观景象了。对我们来说,所谓“雪盛”,不过是降雪的可能性和之前的小雪节气相比更大。
在过去农耕社会,大雪节气的到来,就像是吹给商铺、作坊听的一声号角:可以开始夜作啦!
所谓“夜作”,宋朝梅尧臣在《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中曾有“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的描述;清朝顾禄在《清嘉录·重阳糕》中也有“百工入夜操作,谓之做夜作”的说法。
简单来说,夜作就是夜间工作,俗称的“开夜工”。
夜作习俗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入大雪节气,天气渐冷,白天短,夜间长,于是人们便利用夜间长的特点,纷纷“开夜工”。
开展夜作的商铺、作坊有很多,比如糕团、年糕店、南货北货铺;连药铺都要比平时忙,或许是因为年底将近,生病的人希望能尽快药到病除,不要把病痛带到新的一年;还有裁缝铺,讲究的人家还会把裁缝请到家中暂住,好吃好喝招待着,请他为家里每个人量体裁衣。
夜作的盛行,除了“夜长日短”的原因,多半还因为过了大雪节气,就是“大如年”的冬至了,在那个车马慢、衣服也要靠一针一线缝制的年代,人们总归是要提前做准备的。
夜作的盛行,还带火了“夜作饭”。
所谓“夜作饭”,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饭,大多指馒头、包子、面条、馄饨等用于充饥的小吃。
“嗅觉”灵敏的饮食店、小吃摊由此纷纷开设夜市,营业到五更才打烊。汉书《食货志》中就曾记载:“十月既入,妇女同巷相从,……小民明灯荷担卖糖炒栗子、熟银杏之类,以充夜间小食,沿门叫唤,每至残漏街衢始寂人声。”
记者石承承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