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清凉行 | 为了来年丰产 烈日下他们筛选出“种子选手”
2025-07-21 07:2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专题】“双百”惠民行第三季

施贤波在剪稻穗。 (戎美容摄)

  昨天下午3时,宁波市现代种业孵化基地内,三四个头戴大檐帽、身穿长袖的身影,在一片片金色的早稻试验田间来回穿梭,正开展早稻选种作业。此时,酷暑的热浪,挟带着田埂上的蒸汽,将饱满的稻穗映衬得更加晃眼。

  “7月的天气,闷热难耐,不过我们早已习惯了。”宁波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农艺师施贤波边说边脱下帽子,胡乱地用衣袖抹了一把汗。他的整张脸已热得通红。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后,他又戴上帽子继续刚才的剪穗作业。

  施贤波俯身于稻丛间,一看二摸,挑选出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用小剪刀剪下几穗稻子,拿出夹在腋下的“2025年早籼育种记录本”对照编号,最后麻利地给稻穗做好记号,放入一旁的桶内。

  那本记录本,不断被汗水浸透又干透,纸张边缘卷曲,墨迹也洇开了不少。

  “我上午已换过一身干衣裳,长时间浸着汗,容易起皮疹,但记录本换不了‘衣服’,只能这样用着。”施贤波提着刚剪下的稻穗,走到一片空地上暴晒。这些稻穗要在烈日下晒上两三日,再进行称重、装袋等后续工作。

  早稻选种工作都在每年7月。为了避开高温时段,施贤波和同事每天5点30分就开始在田间忙碌,避开中午最热的2个小时,一直干到傍晚时分。炎热的天气,一个上午他就能喝掉三四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因此,他们团队每天的喝水量都以“箱”为计数单位。这样的选种育种工作,施贤波一干就是18年。

  施贤波告诉记者,这块基地总面积近300亩,主要用于早熟、优质、多抗种质资源的创制,目前,全年种植常规早晚稻育种材料15000余份,其中早稻5500余份。

  据悉,早稻2004年至今选育了10个新品种,有早熟稳产品种“甬籼15”“甬籼870”,中熟高产品种“甬籼844”“甬籼980”,均已实现品种转化,其中,甬籼系列早稻近年在我市占比七成左右。

  每年水稻的选种育种工作至关重要,这关乎着未来水稻品种的产量与质量。前不久,施贤波参与培育的“甬籼844”实测亩产量达到757.4公斤,刷新了宁波早稻单产纪录。而这个品种的诞生,背后是近十年无数次地培育、筛选、淘汰,最终才让良种的优势牢牢扎进泥土深处。(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戎美容通讯员王凯)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清凉行 | 为了来年丰产 烈日下他们筛选出“种子选手”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7-21 07:27:00

施贤波在剪稻穗。 (戎美容摄)

  昨天下午3时,宁波市现代种业孵化基地内,三四个头戴大檐帽、身穿长袖的身影,在一片片金色的早稻试验田间来回穿梭,正开展早稻选种作业。此时,酷暑的热浪,挟带着田埂上的蒸汽,将饱满的稻穗映衬得更加晃眼。

  “7月的天气,闷热难耐,不过我们早已习惯了。”宁波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农艺师施贤波边说边脱下帽子,胡乱地用衣袖抹了一把汗。他的整张脸已热得通红。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后,他又戴上帽子继续刚才的剪穗作业。

  施贤波俯身于稻丛间,一看二摸,挑选出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用小剪刀剪下几穗稻子,拿出夹在腋下的“2025年早籼育种记录本”对照编号,最后麻利地给稻穗做好记号,放入一旁的桶内。

  那本记录本,不断被汗水浸透又干透,纸张边缘卷曲,墨迹也洇开了不少。

  “我上午已换过一身干衣裳,长时间浸着汗,容易起皮疹,但记录本换不了‘衣服’,只能这样用着。”施贤波提着刚剪下的稻穗,走到一片空地上暴晒。这些稻穗要在烈日下晒上两三日,再进行称重、装袋等后续工作。

  早稻选种工作都在每年7月。为了避开高温时段,施贤波和同事每天5点30分就开始在田间忙碌,避开中午最热的2个小时,一直干到傍晚时分。炎热的天气,一个上午他就能喝掉三四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因此,他们团队每天的喝水量都以“箱”为计数单位。这样的选种育种工作,施贤波一干就是18年。

  施贤波告诉记者,这块基地总面积近300亩,主要用于早熟、优质、多抗种质资源的创制,目前,全年种植常规早晚稻育种材料15000余份,其中早稻5500余份。

  据悉,早稻2004年至今选育了10个新品种,有早熟稳产品种“甬籼15”“甬籼870”,中熟高产品种“甬籼844”“甬籼980”,均已实现品种转化,其中,甬籼系列早稻近年在我市占比七成左右。

  每年水稻的选种育种工作至关重要,这关乎着未来水稻品种的产量与质量。前不久,施贤波参与培育的“甬籼844”实测亩产量达到757.4公斤,刷新了宁波早稻单产纪录。而这个品种的诞生,背后是近十年无数次地培育、筛选、淘汰,最终才让良种的优势牢牢扎进泥土深处。(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戎美容通讯员王凯)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