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娘”们正在制作非遗香囊。沈天舟/摄
这几天,海曙区月湖街道梅园社区阿娘工坊内,几位平均年龄70多岁的“阿娘”正围坐一起制作非遗手工香囊。这批200只香囊的订单,即将销往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文创类甬企“泡泡吧”的首家海外门店。
立足于共富工坊,市场化产销非遗香囊,是海曙新成立的首家社区社会企业——宁波海曙悦众美园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
这家由梅园社区居委会作为特别法人发起成立的社区企业,是海曙在基层治理模式上的创新探索。该企业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整合盘活辖区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特色项目,运营所得的利润除了用于支付参与服务的居民劳务费,还注入月湖阳光助困共富基金,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靶向帮扶。
“社区企业成立后,我们的干劲更足了!”阿娘工坊主理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亚萍说,该共富工坊成立近2年,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香囊产销“共富链”:辖区企业固生堂中医馆提供中草药,社工与志愿者采购辅材,“阿娘”们手工缝制,再由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成品打包、销售。
成立至今,阿娘工坊出品的香囊销售额已突破18万元,但共富工坊作为公益组织并没有盈利资格,香囊销售需依赖第三方机构,最终部分收益会作为服务成本被扣除。
如今,社区企业通过场景自营、项目合作等方式自主运营,仅香囊销售每年就能省下约6%的第三方服务费。“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直接转化为注入慈善基金的费用及人工费,让公益价值最大化。”梅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企业法人康维亚说。
社区企业的成立,提升了社区自身的“造血”能力。目前,该企业已规划香囊定制、手作技能培训、便民服务三大核心板块,不仅能让参与制作香囊的“阿娘”们提高收入,未来还可通过开设小家电维修站、公益理发角、钓鱼驿站等低偿服务点,在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为共富基金开辟多元的资金来源。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张昊桦 逯林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