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一个月接诊5例!这些习惯正在“啃噬”你的食道
2025-07-29 09:2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手术现场。

  “以后再也不碰酒了!”7月29日,72岁的老张躺在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这位曾把白酒当“白开水”喝的老汉,在经历食管癌手术后终于幡然醒悟。

  就在这个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接连收治了5位像老张这样的食管癌患者,其中3例已到进展期。这串扎眼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个被不良习惯“喂养”出癌症的故事。

  酒杯烟盒里泡大的癌细胞

  老张总说“无酒不成席”,从年轻时起,中午喝几杯“提神”,睡前抿几口“助眠”,一天一斤白酒雷打不动;烟盒更是常年揣在兜里,“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口头禅说了半辈子。今年清明节前后,他突然发现吞咽变得越来越困难,食物总像是卡在喉咙里,后来连粥都咽不下去。到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其距门齿约25厘米处的食管壁上长了个直径约3厘米的肿瘤,病理提示为“鳞癌”。转诊到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后,胸部CT检查结果更让人揪心——肿瘤已经把气管挤成了窄缝。

  无独有偶,家住海曙区的王师傅不久前同样确诊了食管癌。与老张一样,今年73岁的王师傅平日里烟酒不断,每天半包烟、2-3两白酒,40多年如一日。他还特别喜欢吃热食、喝热汤,腌肉腌菜更是餐桌常客。今年4月,他第一次出现吃饭哽咽感,自以为是“年纪大了牙口差”,怎料症状持续加重,两个月后已经到了连喝水都要吐的地步,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胃镜探头刚伸进食道,医生就皱起了眉:食管中段的肿瘤已经堵住了大半管腔,病理结果同样是“鳞癌”。

  由于肿瘤体积较大,岑浩锋团队为俩人制定了“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案,即先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肿瘤缩小,再实施手术,完整切除病变食管。

  三个坏习惯,喂出食管癌

  “最近收治的5个病例清一色是男性,绝非偶然。”岑浩锋边翻病历边说,“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男女患病比例约3:1,男性更爱烟酒、更难改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

  岑浩锋指出,人体食管黏膜适宜耐受的温度在50℃以下,当食物或饮品(如刚出锅的汤粥、火锅、热茶等)温度超过65℃时,会对食道黏膜造成反复的热损伤,导致黏膜出现炎症、增生等病理变化;腌制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会在胃里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酒精是脂溶性溶剂,能帮烟草里的尼古丁穿透黏膜屏障,这三样加起来就是“致癌铁三角”。

医生正在看望病人。

  这些信号是食道在“求救”

  “食管癌最狡猾的地方,是早期藏得太深。”岑浩锋见过太多令人惋惜的病例:有人咽口水时总觉得有头发丝粘在喉咙,有人吃硬饭时胸口隐隐发闷,还有人喝热汤时胸骨后闪过一丝灼痛,这些信号往往时有时无,被当成“咽炎”“老胃病”等一拖再拖。等到连水都咽不下时,癌细胞早已扩散,治疗难度陡增。

  “其实早期发现并不难,40岁以上哪怕没症状,也该做次胃镜。”岑主任同时提醒,有家族史、长期烟酒史、爱吃烫食的高危人群,35岁就得开始筛查。胃镜下的活检钳能精准揪出毫米级的癌前病变,及时切除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此外,放下酒杯、掐灭烟头、少吃腌制品、等热汤凉一凉再喝,这些都是在为食道“减负”。

  通讯员 周哲静 谢美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个月接诊5例!这些习惯正在“啃噬”你的食道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29 09:26:00

手术现场。

  “以后再也不碰酒了!”7月29日,72岁的老张躺在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这位曾把白酒当“白开水”喝的老汉,在经历食管癌手术后终于幡然醒悟。

  就在这个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接连收治了5位像老张这样的食管癌患者,其中3例已到进展期。这串扎眼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个被不良习惯“喂养”出癌症的故事。

  酒杯烟盒里泡大的癌细胞

  老张总说“无酒不成席”,从年轻时起,中午喝几杯“提神”,睡前抿几口“助眠”,一天一斤白酒雷打不动;烟盒更是常年揣在兜里,“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口头禅说了半辈子。今年清明节前后,他突然发现吞咽变得越来越困难,食物总像是卡在喉咙里,后来连粥都咽不下去。到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其距门齿约25厘米处的食管壁上长了个直径约3厘米的肿瘤,病理提示为“鳞癌”。转诊到鄞州区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后,胸部CT检查结果更让人揪心——肿瘤已经把气管挤成了窄缝。

  无独有偶,家住海曙区的王师傅不久前同样确诊了食管癌。与老张一样,今年73岁的王师傅平日里烟酒不断,每天半包烟、2-3两白酒,40多年如一日。他还特别喜欢吃热食、喝热汤,腌肉腌菜更是餐桌常客。今年4月,他第一次出现吃饭哽咽感,自以为是“年纪大了牙口差”,怎料症状持续加重,两个月后已经到了连喝水都要吐的地步,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胃镜探头刚伸进食道,医生就皱起了眉:食管中段的肿瘤已经堵住了大半管腔,病理结果同样是“鳞癌”。

  由于肿瘤体积较大,岑浩锋团队为俩人制定了“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案,即先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肿瘤缩小,再实施手术,完整切除病变食管。

  三个坏习惯,喂出食管癌

  “最近收治的5个病例清一色是男性,绝非偶然。”岑浩锋边翻病历边说,“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男女患病比例约3:1,男性更爱烟酒、更难改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

  岑浩锋指出,人体食管黏膜适宜耐受的温度在50℃以下,当食物或饮品(如刚出锅的汤粥、火锅、热茶等)温度超过65℃时,会对食道黏膜造成反复的热损伤,导致黏膜出现炎症、增生等病理变化;腌制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会在胃里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酒精是脂溶性溶剂,能帮烟草里的尼古丁穿透黏膜屏障,这三样加起来就是“致癌铁三角”。

医生正在看望病人。

  这些信号是食道在“求救”

  “食管癌最狡猾的地方,是早期藏得太深。”岑浩锋见过太多令人惋惜的病例:有人咽口水时总觉得有头发丝粘在喉咙,有人吃硬饭时胸口隐隐发闷,还有人喝热汤时胸骨后闪过一丝灼痛,这些信号往往时有时无,被当成“咽炎”“老胃病”等一拖再拖。等到连水都咽不下时,癌细胞早已扩散,治疗难度陡增。

  “其实早期发现并不难,40岁以上哪怕没症状,也该做次胃镜。”岑主任同时提醒,有家族史、长期烟酒史、爱吃烫食的高危人群,35岁就得开始筛查。胃镜下的活检钳能精准揪出毫米级的癌前病变,及时切除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此外,放下酒杯、掐灭烟头、少吃腌制品、等热汤凉一凉再喝,这些都是在为食道“减负”。

  通讯员 周哲静 谢美君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