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老字号食品“出海”记
2025-08-15 06:3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这段时间,宁波市楼茂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尧飞有些忙碌。7月下旬“楼茂记”商标在欧盟注册成功后,他开始着手升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谋划后续在欧盟市场的落地计划。

“让外国朋友吃到纯正的中华味道!”这不仅是钟尧飞的目标,也是宁波很多老字号掌门人的目标。

记者从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了解到,目前,宁波拥有153家“宁波老字号”,其中,“中华老字号”12家,“浙江老字号”49家。有“出海”业务的,大约占到1/8,且大多与食品相关。

这本老字号食品“出海”的生意经,宁波究竟念得怎么样?

传统酿造流程。(受访者供图)

老品牌的“出海”尝试

记者了解到,宁波大多数老字号食品出口,最开始是被海外客户的直接需求推着走的,即被动“出海”。

在主动带着自有品牌“出海”的老字号中,宁波益民酒业有限公司是代表。

走进益民酒业的酿酒大楼,3人都合抱不过来的酒缸摆满了一整层。

总经理薛敦耀说,经一个多月的发酵,这些老酒将经过压榨、过滤、灭菌等流程,储存3年后再罐装,70%的产品会出口海外。

益民酒业的“出海”之路始于2003年。那一年,企业在国内黄酒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挣扎,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2004年,首批自有“钱湖”“甬江”品牌黄酒出口至美国。

“据美国海关统计,2018年我们的品牌在美国进口的中国料酒中销量位列第一。”薛敦耀告诉记者,如今企业年出口额稳定在3500万元左右。

今年,楼茂记开始从被动“出海”向主动“出海”转型。转型的契机同样是“求生”的压力。

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企业出口额缩减到去年同期的1/4。钟尧飞意识到,企业亟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海外市场寻求新突破。

恰巧,楼茂记创始人第七代孙、在法国定居多年的楼玮娜携家人回到故土。她品尝到新品果醋后眼前一亮:“一定要把它带到欧洲去。”

双方一拍即合。历经8个月的申请与严苛审核,“楼茂记”终于成功注册29、30、31、32、33、35、43类欧盟商标。

“今年完成生产升级的准备工作,明年有希望打入欧盟市场,果醋是我们准备好的‘敲门砖’。”钟尧飞说。

“出海”,迷茫多于确信

迎浪“出海”,对老字号企业而言,不容易。掌门人们谈到“出海”,多是迷茫,少有确信。

做不大、订单碎,是一大核心问题。

老字号“出海”的天然优势,是有固定的客群。海外华人华侨的思乡情怀和饮食习惯带来需求,但这些需求带来的订单多数比较小,与庞大的海外市场相比有很大差距,且优势容易转变为桎梏。

有一家“宁波老字号”的年出口额维持在500万元已经好几年了,掌门人也愁了好几年:“虽说稳住了订单,但订单多年来依旧只来自华人华侨群体,海外市场的接受度始终很难有明显提升。”

代工为主、品牌力不够是另一大核心问题。

记者联系了十余家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老字号企业,他们的“出海”路径多数局限在产品出口,接的主要是贴牌代加工订单。

一名“浙江老字号”掌门人坦言,这样的“出海”对企业来说不仅执行简单、成本低、容错率高,还比较稳定。

他们想“出海”吗?多数掌门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宁波力洋酒业有限公司在4年前已经拿到完备的出口资质,苦于没有大客户上门,准备在今年9月主动出击,带着招牌白酒、果酒等参加第四届广州国际自有品牌展,与国外大型超市供应商面对面聊聊。

工人正在处理原料。(受访者供图)

如何更快更好“出海”

老字号在当下,自成一景。《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老字号走出国门。

那么,该如何让宁波的老字号食品更快更好地实现品牌“出海”?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委、老字号领域专家刘强认为,并非所有的老字号食品适合“出海”。

他列举了几个判断标准:比如经营管理水平需过硬,其中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性价比等多个维度;又如产品和业态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并做好深入的市场调研,解决在地化难题。

若确实是适合“出海”的老字号品牌,相关企业还要做好品牌“出海”的准备,以尊重和深耕的心态,认真思考和解决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品牌形象、如何确保产品符合国际质量认证、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

“老字号食品‘出海’,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和商业价值的输出。只有在传承好的基础上,找准自身产品的清晰定位,赋予老字号品牌创新内涵,才能实现‘出海’‘破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张空对此十分认同。在他看来,其中的关键是着重强化文化叙事能力,推动产品形态、消费场景、营销渠道等多领域创新。产品方面,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市场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形态,并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在包装上增强辨识度;渠道方面,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目标市场的快速渗透,并争取与海外经销商、商超建立长期合作,提高需求响应速度……

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包括对老字号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给予展位费补贴,帮助对接目标市场法规标准等。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李斯冰 王益平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老字号食品“出海”记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8-15 06:37:00

这段时间,宁波市楼茂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尧飞有些忙碌。7月下旬“楼茂记”商标在欧盟注册成功后,他开始着手升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谋划后续在欧盟市场的落地计划。

“让外国朋友吃到纯正的中华味道!”这不仅是钟尧飞的目标,也是宁波很多老字号掌门人的目标。

记者从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了解到,目前,宁波拥有153家“宁波老字号”,其中,“中华老字号”12家,“浙江老字号”49家。有“出海”业务的,大约占到1/8,且大多与食品相关。

这本老字号食品“出海”的生意经,宁波究竟念得怎么样?

传统酿造流程。(受访者供图)

老品牌的“出海”尝试

记者了解到,宁波大多数老字号食品出口,最开始是被海外客户的直接需求推着走的,即被动“出海”。

在主动带着自有品牌“出海”的老字号中,宁波益民酒业有限公司是代表。

走进益民酒业的酿酒大楼,3人都合抱不过来的酒缸摆满了一整层。

总经理薛敦耀说,经一个多月的发酵,这些老酒将经过压榨、过滤、灭菌等流程,储存3年后再罐装,70%的产品会出口海外。

益民酒业的“出海”之路始于2003年。那一年,企业在国内黄酒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挣扎,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2004年,首批自有“钱湖”“甬江”品牌黄酒出口至美国。

“据美国海关统计,2018年我们的品牌在美国进口的中国料酒中销量位列第一。”薛敦耀告诉记者,如今企业年出口额稳定在3500万元左右。

今年,楼茂记开始从被动“出海”向主动“出海”转型。转型的契机同样是“求生”的压力。

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企业出口额缩减到去年同期的1/4。钟尧飞意识到,企业亟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海外市场寻求新突破。

恰巧,楼茂记创始人第七代孙、在法国定居多年的楼玮娜携家人回到故土。她品尝到新品果醋后眼前一亮:“一定要把它带到欧洲去。”

双方一拍即合。历经8个月的申请与严苛审核,“楼茂记”终于成功注册29、30、31、32、33、35、43类欧盟商标。

“今年完成生产升级的准备工作,明年有希望打入欧盟市场,果醋是我们准备好的‘敲门砖’。”钟尧飞说。

“出海”,迷茫多于确信

迎浪“出海”,对老字号企业而言,不容易。掌门人们谈到“出海”,多是迷茫,少有确信。

做不大、订单碎,是一大核心问题。

老字号“出海”的天然优势,是有固定的客群。海外华人华侨的思乡情怀和饮食习惯带来需求,但这些需求带来的订单多数比较小,与庞大的海外市场相比有很大差距,且优势容易转变为桎梏。

有一家“宁波老字号”的年出口额维持在500万元已经好几年了,掌门人也愁了好几年:“虽说稳住了订单,但订单多年来依旧只来自华人华侨群体,海外市场的接受度始终很难有明显提升。”

代工为主、品牌力不够是另一大核心问题。

记者联系了十余家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老字号企业,他们的“出海”路径多数局限在产品出口,接的主要是贴牌代加工订单。

一名“浙江老字号”掌门人坦言,这样的“出海”对企业来说不仅执行简单、成本低、容错率高,还比较稳定。

他们想“出海”吗?多数掌门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宁波力洋酒业有限公司在4年前已经拿到完备的出口资质,苦于没有大客户上门,准备在今年9月主动出击,带着招牌白酒、果酒等参加第四届广州国际自有品牌展,与国外大型超市供应商面对面聊聊。

工人正在处理原料。(受访者供图)

如何更快更好“出海”

老字号在当下,自成一景。《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老字号走出国门。

那么,该如何让宁波的老字号食品更快更好地实现品牌“出海”?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委、老字号领域专家刘强认为,并非所有的老字号食品适合“出海”。

他列举了几个判断标准:比如经营管理水平需过硬,其中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性价比等多个维度;又如产品和业态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并做好深入的市场调研,解决在地化难题。

若确实是适合“出海”的老字号品牌,相关企业还要做好品牌“出海”的准备,以尊重和深耕的心态,认真思考和解决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品牌形象、如何确保产品符合国际质量认证、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

“老字号食品‘出海’,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和商业价值的输出。只有在传承好的基础上,找准自身产品的清晰定位,赋予老字号品牌创新内涵,才能实现‘出海’‘破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张空对此十分认同。在他看来,其中的关键是着重强化文化叙事能力,推动产品形态、消费场景、营销渠道等多领域创新。产品方面,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市场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形态,并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在包装上增强辨识度;渠道方面,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目标市场的快速渗透,并争取与海外经销商、商超建立长期合作,提高需求响应速度……

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包括对老字号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给予展位费补贴,帮助对接目标市场法规标准等。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李斯冰 王益平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