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紧急预警!“票务诈骗+”来了 宁波近期多发 有人被骗23万多
2025-10-18 18:0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AI反诈宣传视频:警惕票务诈骗。本文图片及视频由江北公安提供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顾蔚

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体育赛事以及演唱会让“粉丝”开心不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票务诈骗多发。

记者从江北区公安分局获悉,最近一段时间,因赛事及演唱会较为集中,这类电诈也多了起来。10月16日就有一位市民“中招”,被骗超23万元。警方通报这一案例,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目前的票务诈骗多通过电子邮件实施。

当天晚上7点左右,江北外滩派出所接到陈女士(化姓)报警,称她遭遇了票务诈骗。

当天下午4点左右,陈女士在刷抖音时,进入了一个关于某明星的“粉丝”直播间。恰巧该明星即将来甬开演唱会,门票相当紧俏。该直播间称自己有渠道,只要加入“粉丝群,私信群主即可购票。

陈女士信以为真,按照提示操作,很快就有“客服”来对接。对方称要溢价出票,两张票加手续费共3240元。

随后,陈女士就收到了“客服”发来的名为“北京大麦票务邀请”的QQ邮件。她打开邮件并扫描了里面的二维码,直接跳转到“大麦网”。陈女士根据提示填写信息,并支付了3240元,系统显示付款成功,但出票失败。

骗子的涉诈二维码,这次套的壳是“中国人民银行”。

陈女士联系“客服”,对方称因她的账户异常,资金被拦截,需要扫码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的公众号,申请退还之前的购票费用。

陈女士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在转账金额一栏输入了所谓的“认证流水代码”“23.45”,但操作还是显示失败。“客服”又发来邮件,要求她再次输入“认证流水代码”“234567”,这次显示成功。

很快,“噩耗”来了,陈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234567元。她再次联系“客服”讨说法,对方又让其下载某个APP并加入视频会议室,协助退款。此时陈女士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子,立马报警。

当事人被骗。

“大家要引起重视,现在票务诈骗的套路也多了起来,并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江北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票务诈骗基本上是“直来直去”——骗购票钱。但最近的多起案件表明,票务诈骗开始与其他电诈手法结合,导致受害人的损失金额大幅上升。

另一名受害人遭遇的骗局,前半部分类似。

前不久文教派出所接到过一起报警。受害人也是登录假冒的“大麦网”,付款后同样显示“出票失败”。

正当受害人准备申请退款时,一个更令人心惊的弹窗跳了出来——“中国银监会客服”找上门,并称她的账户存在“37笔异常支付记录被拦截”,需配合排查其名下金融账户,是否存在违规异常。

随后,“客服”的语音电话就来了,并且“好心”地提出解决方案——受害人需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6万元,以验证并解锁转账功能。接着,“客服”又引导她下载了一款“会议软件”,并加入了一个所谓的“视频会议室”。

骗子上场,这次冒充的是“中国银监会”。

就在受害人以为“只要不泄露验证码就是安全的”时,她的手机收到了多条银行消费提示短信。原来,她下载了涉诈APP,手机上的信息对方早已掌控,验证码也早就泄露了。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票务诈骗+涉诈APP。”反诈民警说,购票一定要认准官方指定渠道,不轻信任何“内部渠道”“特殊门路”。务必记住,真正的客服不会要求下载软件,也不会要求参与任何的“视频会议”“屏幕共享”。遇到要求转账的“客服”,请立即挂断,背后有诈!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紧急预警!“票务诈骗+”来了 宁波近期多发 有人被骗23万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18 18:09:00

AI反诈宣传视频:警惕票务诈骗。本文图片及视频由江北公安提供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顾蔚

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体育赛事以及演唱会让“粉丝”开心不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票务诈骗多发。

记者从江北区公安分局获悉,最近一段时间,因赛事及演唱会较为集中,这类电诈也多了起来。10月16日就有一位市民“中招”,被骗超23万元。警方通报这一案例,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目前的票务诈骗多通过电子邮件实施。

当天晚上7点左右,江北外滩派出所接到陈女士(化姓)报警,称她遭遇了票务诈骗。

当天下午4点左右,陈女士在刷抖音时,进入了一个关于某明星的“粉丝”直播间。恰巧该明星即将来甬开演唱会,门票相当紧俏。该直播间称自己有渠道,只要加入“粉丝群,私信群主即可购票。

陈女士信以为真,按照提示操作,很快就有“客服”来对接。对方称要溢价出票,两张票加手续费共3240元。

随后,陈女士就收到了“客服”发来的名为“北京大麦票务邀请”的QQ邮件。她打开邮件并扫描了里面的二维码,直接跳转到“大麦网”。陈女士根据提示填写信息,并支付了3240元,系统显示付款成功,但出票失败。

骗子的涉诈二维码,这次套的壳是“中国人民银行”。

陈女士联系“客服”,对方称因她的账户异常,资金被拦截,需要扫码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的公众号,申请退还之前的购票费用。

陈女士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在转账金额一栏输入了所谓的“认证流水代码”“23.45”,但操作还是显示失败。“客服”又发来邮件,要求她再次输入“认证流水代码”“234567”,这次显示成功。

很快,“噩耗”来了,陈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234567元。她再次联系“客服”讨说法,对方又让其下载某个APP并加入视频会议室,协助退款。此时陈女士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子,立马报警。

当事人被骗。

“大家要引起重视,现在票务诈骗的套路也多了起来,并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江北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票务诈骗基本上是“直来直去”——骗购票钱。但最近的多起案件表明,票务诈骗开始与其他电诈手法结合,导致受害人的损失金额大幅上升。

另一名受害人遭遇的骗局,前半部分类似。

前不久文教派出所接到过一起报警。受害人也是登录假冒的“大麦网”,付款后同样显示“出票失败”。

正当受害人准备申请退款时,一个更令人心惊的弹窗跳了出来——“中国银监会客服”找上门,并称她的账户存在“37笔异常支付记录被拦截”,需配合排查其名下金融账户,是否存在违规异常。

随后,“客服”的语音电话就来了,并且“好心”地提出解决方案——受害人需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6万元,以验证并解锁转账功能。接着,“客服”又引导她下载了一款“会议软件”,并加入了一个所谓的“视频会议室”。

骗子上场,这次冒充的是“中国银监会”。

就在受害人以为“只要不泄露验证码就是安全的”时,她的手机收到了多条银行消费提示短信。原来,她下载了涉诈APP,手机上的信息对方早已掌控,验证码也早就泄露了。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票务诈骗+涉诈APP。”反诈民警说,购票一定要认准官方指定渠道,不轻信任何“内部渠道”“特殊门路”。务必记住,真正的客服不会要求下载软件,也不会要求参与任何的“视频会议”“屏幕共享”。遇到要求转账的“客服”,请立即挂断,背后有诈!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