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愿为“一缕香”买单?
2025-10-19 20:0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比赛现场。图片均为沈天舟/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崔宁 周顺皎

闻香、配比、调制……这个周末,宁波市首届调香师职业技能竞赛在海曙区举行。现场,在由各种香料交织的芬芳气息中,近50名来自调香相关行业的参赛选手接受了笔试和实操两项考核,其中近半数为“95后”,还不乏“00后”的身影。

近两年来,芳香产业发展迅速,精油、香薰、香水等产品“斩获”不少Z世代消费者的青睐。从赛场内专注调配精油的选手,到市场上为个性香氛买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为“一缕香”买单,成为推动“嗅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芳香成为年轻人的“情绪配方”

在比赛现场,每位考生面前的操作台上,标注着“薰衣草”“佛手柑”“檀香”等名称的十余种棕色精油瓶依次排开。选手们需要依靠嗅觉准确辨识多种基础香气,并在90分钟内调配出三款气味、功能各异的复方精油。

考生在实操。

“前调我选了甜橙和柠檬,希望一开始就有清新的感觉,能快速提振情绪。”“90后”参赛选手徐帆帆说,“我在花店工作,和芳香产业也有着一定关联,多掌握一项专业的调香技能,对自己的事业很有帮助。”

像她这样因个人需求而深入接触调香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还有参赛选手告诉记者自己因为长期备考感到焦虑,便开始接触芳疗,现在已成为闺蜜间的“调香顾问”。

多种精油如何配比,前后调气味如何定调,操作手法是否规范……评委们“边考边判”,不仅通过闻嗅评判成品,还全程观察选手的操作细节。调配思路和配比构成如同“解题步骤”,一并纳入评分。

考生在实操。

“原以为调香是相对小众的领域,但实际报名人数超出我们预期。”海曙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周顺皎表示,“获得大赛前6名的选手可以获得调香师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评优秀选手的则可获得调香师高级工证书,这也是职业技能竞赛的吸引力所在。”

大赛承办方、宁波臻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王柳霞告诉记者,她从事芳香产业已近20年,近两年来受众年轻化趋势明显。“商业广场、步行街里的香氛店铺增多,年轻人成为常客。我们开设的调香课程中,大学生、白领、宝妈等普通爱好者的比例也在攀升。”

目前芳香产品主要分为精油和香氛两大类。前者如薰衣草、薄荷等天然精油,主要用于护肤养生;后者为含添加剂的香水、香薰等。在王柳霞看来,这些产品能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

调香培训课。

她分析,驱动年轻人选择芳香产品的还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常有人问:熬夜后用什么提神?什么气味缓解焦虑?宠物家庭适合什么香氛?他们不只是在学一门手艺,更像是寻求情绪管理的配方。”王柳霞说,“调香的魅力在于每个人可以定制专属配方,而调香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疗愈。”

“嗅觉经济”催生消费新趋势

赛场内年轻人学习调香的热情,是日益庞大的“嗅觉经济”的缩影。在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走进香水、香薰等产品门店,为嗅觉买单成为当下消费新趋势。

在银泰百货天一店,普拉达、祖·玛珑等一众香水专柜前,年轻人络绎不绝。浅醉橙花、浴水玫瑰、辛爽生姜……展台上一排命名“直白”的香水吸引消费者嗅吸、试香。

各类香水产品。

“以前大多香水的命名偏浪漫,如今不少产品用‘所见即所得’的名字,降低了品香门槛,迎合了年轻人追求高效、直接的消费心理。”普拉达专柜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嗅觉经济”兴起后给传统品牌带来的改变。

本月初,GOTTLIEB香氛实验室宁波首店在鄞州万达开业,该店主营精油及香水产品,还不定期举行DIY香水活动。“开业半个月来年轻顾客占比很高,很多消费者不再只认国际大牌,更愿意为有设计感、有故事的小众香氛买单。”一名店员告诉记者。

顾客在挑选产品。

眼下,消费者的选择也日趋精细化。在来福士广场的摩登巴赫香氛艺术馆内,香氛产品被清晰地标注出使用场景:提振精神的“书房专注香氛”、放松助眠的“卧室安眠喷雾”、运动后适用的“活力沐浴露”……

“这家店的装修风格、产品设计以及迷人的香味激活了我的多巴胺,让我有入手的欲望。”宁波工程学院学生李翰菲正在挑选寝室用的液体香薰,“不同的香气能帮我快速切换到学习、工作、休息等不同状态。”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香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5亿元,同比增长24.25%,预计2025年将增至254.4亿元。而德勤发布的《2025中国香水香氛行业白皮书》则显示,2020-2024年中国香水年复合增速14%,2028年零售额将达339亿元;嗅觉经济从“香水单品”扩张到家居、个护、车载等泛场景,家用香氛人均拥有4.5件。

旺盛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孕育了宁波“嗅觉经济”生态。在海曙古林的合一生活园区内,一个“芳香小镇”正在快速成长。

位于合一生活园区内的香薰展厅。

“园区从2016年开始转型打造‘芳香小镇’,目前入驻了十余家以香氛为核心的企业。”合一生活园区负责人周红文表示,园区内还布局原料贸易、研发设计、品牌孵化等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内部循环的芳香产业链。未来园区内还计划打造宁波芳香博物馆,展示本土产业与文化特色。

“嗅觉经济”发展有迹可循

与其说“嗅觉经济”在宁波“走红”,不如说是“嗅觉基因”正被重新唤醒。这座城市与“香”的渊源,源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如今这股“香氛热”再次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据《宝庆四明志》等史料记载,自北宋起明州便是朝廷指定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并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香药”则是重要进口商品之一。

中国主要芳香药材分布图。

“古代所称的‘香药’,很大一部分就是香料。”王柳霞说,“据史料记载,经由市舶司进入我国的进口商品中香料占比可观,这些来自异域的珍稀香料在此登陆,再分销至全国各地。宁波人的嗅觉记忆里,或许早就埋下了香料的种子。”

这份历史积淀为宁波本土香氛产业注入了文化自信。而年轻人对香氛的热衷,除文化认同外,更有着现实需求。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陈凤丽指出,以天然植物精油为核心的芳香疗法,同时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与健康诉求,是一种“身心同调”的自然疗愈方式。

各类香氛产品。

“它在缓解情绪压力、改善睡眠、皮肤护理、净化环境等方面有实际作用。同时又兼具个性表达与仪式感,符合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陈凤丽说。

但她也强调,消费者在使用前需确保精油的天然纯正,了解不同产品的使用剂量。“用于皮肤时必须经过稀释,且使用前需做过敏测试。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高血压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愿为“一缕香”买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19 20:00:00

比赛现场。图片均为沈天舟/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崔宁 周顺皎

闻香、配比、调制……这个周末,宁波市首届调香师职业技能竞赛在海曙区举行。现场,在由各种香料交织的芬芳气息中,近50名来自调香相关行业的参赛选手接受了笔试和实操两项考核,其中近半数为“95后”,还不乏“00后”的身影。

近两年来,芳香产业发展迅速,精油、香薰、香水等产品“斩获”不少Z世代消费者的青睐。从赛场内专注调配精油的选手,到市场上为个性香氛买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为“一缕香”买单,成为推动“嗅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芳香成为年轻人的“情绪配方”

在比赛现场,每位考生面前的操作台上,标注着“薰衣草”“佛手柑”“檀香”等名称的十余种棕色精油瓶依次排开。选手们需要依靠嗅觉准确辨识多种基础香气,并在90分钟内调配出三款气味、功能各异的复方精油。

考生在实操。

“前调我选了甜橙和柠檬,希望一开始就有清新的感觉,能快速提振情绪。”“90后”参赛选手徐帆帆说,“我在花店工作,和芳香产业也有着一定关联,多掌握一项专业的调香技能,对自己的事业很有帮助。”

像她这样因个人需求而深入接触调香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还有参赛选手告诉记者自己因为长期备考感到焦虑,便开始接触芳疗,现在已成为闺蜜间的“调香顾问”。

多种精油如何配比,前后调气味如何定调,操作手法是否规范……评委们“边考边判”,不仅通过闻嗅评判成品,还全程观察选手的操作细节。调配思路和配比构成如同“解题步骤”,一并纳入评分。

考生在实操。

“原以为调香是相对小众的领域,但实际报名人数超出我们预期。”海曙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周顺皎表示,“获得大赛前6名的选手可以获得调香师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评优秀选手的则可获得调香师高级工证书,这也是职业技能竞赛的吸引力所在。”

大赛承办方、宁波臻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王柳霞告诉记者,她从事芳香产业已近20年,近两年来受众年轻化趋势明显。“商业广场、步行街里的香氛店铺增多,年轻人成为常客。我们开设的调香课程中,大学生、白领、宝妈等普通爱好者的比例也在攀升。”

目前芳香产品主要分为精油和香氛两大类。前者如薰衣草、薄荷等天然精油,主要用于护肤养生;后者为含添加剂的香水、香薰等。在王柳霞看来,这些产品能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

调香培训课。

她分析,驱动年轻人选择芳香产品的还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常有人问:熬夜后用什么提神?什么气味缓解焦虑?宠物家庭适合什么香氛?他们不只是在学一门手艺,更像是寻求情绪管理的配方。”王柳霞说,“调香的魅力在于每个人可以定制专属配方,而调香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疗愈。”

“嗅觉经济”催生消费新趋势

赛场内年轻人学习调香的热情,是日益庞大的“嗅觉经济”的缩影。在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走进香水、香薰等产品门店,为嗅觉买单成为当下消费新趋势。

在银泰百货天一店,普拉达、祖·玛珑等一众香水专柜前,年轻人络绎不绝。浅醉橙花、浴水玫瑰、辛爽生姜……展台上一排命名“直白”的香水吸引消费者嗅吸、试香。

各类香水产品。

“以前大多香水的命名偏浪漫,如今不少产品用‘所见即所得’的名字,降低了品香门槛,迎合了年轻人追求高效、直接的消费心理。”普拉达专柜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嗅觉经济”兴起后给传统品牌带来的改变。

本月初,GOTTLIEB香氛实验室宁波首店在鄞州万达开业,该店主营精油及香水产品,还不定期举行DIY香水活动。“开业半个月来年轻顾客占比很高,很多消费者不再只认国际大牌,更愿意为有设计感、有故事的小众香氛买单。”一名店员告诉记者。

顾客在挑选产品。

眼下,消费者的选择也日趋精细化。在来福士广场的摩登巴赫香氛艺术馆内,香氛产品被清晰地标注出使用场景:提振精神的“书房专注香氛”、放松助眠的“卧室安眠喷雾”、运动后适用的“活力沐浴露”……

“这家店的装修风格、产品设计以及迷人的香味激活了我的多巴胺,让我有入手的欲望。”宁波工程学院学生李翰菲正在挑选寝室用的液体香薰,“不同的香气能帮我快速切换到学习、工作、休息等不同状态。”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香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5亿元,同比增长24.25%,预计2025年将增至254.4亿元。而德勤发布的《2025中国香水香氛行业白皮书》则显示,2020-2024年中国香水年复合增速14%,2028年零售额将达339亿元;嗅觉经济从“香水单品”扩张到家居、个护、车载等泛场景,家用香氛人均拥有4.5件。

旺盛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孕育了宁波“嗅觉经济”生态。在海曙古林的合一生活园区内,一个“芳香小镇”正在快速成长。

位于合一生活园区内的香薰展厅。

“园区从2016年开始转型打造‘芳香小镇’,目前入驻了十余家以香氛为核心的企业。”合一生活园区负责人周红文表示,园区内还布局原料贸易、研发设计、品牌孵化等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内部循环的芳香产业链。未来园区内还计划打造宁波芳香博物馆,展示本土产业与文化特色。

“嗅觉经济”发展有迹可循

与其说“嗅觉经济”在宁波“走红”,不如说是“嗅觉基因”正被重新唤醒。这座城市与“香”的渊源,源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如今这股“香氛热”再次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据《宝庆四明志》等史料记载,自北宋起明州便是朝廷指定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并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香药”则是重要进口商品之一。

中国主要芳香药材分布图。

“古代所称的‘香药’,很大一部分就是香料。”王柳霞说,“据史料记载,经由市舶司进入我国的进口商品中香料占比可观,这些来自异域的珍稀香料在此登陆,再分销至全国各地。宁波人的嗅觉记忆里,或许早就埋下了香料的种子。”

这份历史积淀为宁波本土香氛产业注入了文化自信。而年轻人对香氛的热衷,除文化认同外,更有着现实需求。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陈凤丽指出,以天然植物精油为核心的芳香疗法,同时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与健康诉求,是一种“身心同调”的自然疗愈方式。

各类香氛产品。

“它在缓解情绪压力、改善睡眠、皮肤护理、净化环境等方面有实际作用。同时又兼具个性表达与仪式感,符合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陈凤丽说。

但她也强调,消费者在使用前需确保精油的天然纯正,了解不同产品的使用剂量。“用于皮肤时必须经过稀释,且使用前需做过敏测试。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高血压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