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宁波今明两年最缺6类人才
我市首次发布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 详情请点击宁波人事网
稿源:   2006-05-26 07:42:27报料热线:81850000

  快速发展的宁波,每年吸引大批人才前来创业。

  记者刘波摄(资料图片)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林兴科通讯员何兵)记者昨日从市人事局获悉,《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日前发布,《目录》明确了今明两年宁波最紧缺的人才门类。

  6大类人才这两年最缺

  《目录》编制历时近一年。编制者在编制过程中分析了全市近6万名毕业生的信息及宁波人才市场10万多个重点岗位的人才需求调研数据,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全市各地对紧缺人才的岗位专业需求和学历能力要求,并科学界定了各类岗位人才的紧缺度。

  《目录》根据宁波市2006年、2007年两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行业人才紧缺程度和专业素质要求,确定了6大类紧缺的人才,即科技创新人才、国际贸易和商务人才、高技能人才、服务业人才、企业家人才、人文社科人才。每一人才类别以高层次人才和特别紧缺人才为主。每个大类都列出了主要涉及的岗位,共涉及37个行业类别和300多个岗位类别。此外,《目录》还明确了人才专业要求、人才紧缺度、人才学历能力要求、人才需求地区等内容。详情可登录宁波人事网(http://www.nbrs.gov.cn)进行查询。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量最大

  在《目录》中,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最大,不少岗位要求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IT业人才需求地区主要是高教园区、宁波市科技园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而模具人才需求地区主要是余姚、宁海、奉化和海曙。

  人文社科紧缺人才只推出15个需求岗位,但少而精。如教育和卫生行业需要重点专业博硕导师、高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名师校长、临床高级医师、高级护理员等岗位,不少岗位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有的岗位还要同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目录》中需要大专学历的岗位有90个,主要集中在石化、机器设备、纺织、生态农业、临港工业、房地产、商业、中介服务、旅游等10个行业。其他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科研行业中的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带头人、重点项目带头人则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现代服务业紧缺8种人才

  宁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离不开各类服务业人才。《目录》显示,宁波现代服务业目前最缺以下8种人才:商业、物流、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会展、金融和保险、行政管理。其中商业、物流、金融和保险所需岗位最多。

  从这些岗位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来看,不少岗位要求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水平认证。如物流岗位还要求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英语熟练,具有一定的涉外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等。

  

  -关注

  每年安排1500万培养人才

  前不久,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若干政策。从今年起,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补贴与企业挂钩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各类企业要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职工培训。

  一项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我市每年需要5.5万个技能岗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6500名。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10万名左右,到2010年,全市技术工人总量要由目前的34万人增加到84万人。

  此外,最近市教育局也出台了关于鼓励直属学校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引进人才对象为国内有知名度的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地(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职业教育高层次专业课教师、专业对口的高级技师、主干专业高技能专业课教师。对符合条件者,将提供优厚待遇,包括发放安家补贴5万~10万元或奖励金、提供宁波高教园区(南区)有长期居住权的廉价房的购买权或一次性购房补助款10万元、未享受过住房补贴的可享受住房补贴、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家属的工作及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引进人才的教师职务聘任在3年内不受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比例的限制。引进教师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同等享受本地骨干教师其他待遇等。

  -新闻链接

  2010年人才总量80万人

  根据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全市到2010年按现行统计口径人才总量要达到8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要达到80万人,以此为依据,我市从2006年到2010年每年需平均引进接收人才4万余人、自我培养2万余人。

  根据规划,我市“十一五”期间将优化一产,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二产,建设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和修造船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模具和文具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突破三产,重点发展国际商贸、现代服务业,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庄伊岚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今明两年最缺6类人才

我市首次发布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 详情请点击宁波人事网

稿源: 2006-05-26 07:42:27

  快速发展的宁波,每年吸引大批人才前来创业。

  记者刘波摄(资料图片)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林兴科通讯员何兵)记者昨日从市人事局获悉,《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日前发布,《目录》明确了今明两年宁波最紧缺的人才门类。

  6大类人才这两年最缺

  《目录》编制历时近一年。编制者在编制过程中分析了全市近6万名毕业生的信息及宁波人才市场10万多个重点岗位的人才需求调研数据,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全市各地对紧缺人才的岗位专业需求和学历能力要求,并科学界定了各类岗位人才的紧缺度。

  《目录》根据宁波市2006年、2007年两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行业人才紧缺程度和专业素质要求,确定了6大类紧缺的人才,即科技创新人才、国际贸易和商务人才、高技能人才、服务业人才、企业家人才、人文社科人才。每一人才类别以高层次人才和特别紧缺人才为主。每个大类都列出了主要涉及的岗位,共涉及37个行业类别和300多个岗位类别。此外,《目录》还明确了人才专业要求、人才紧缺度、人才学历能力要求、人才需求地区等内容。详情可登录宁波人事网(http://www.nbrs.gov.cn)进行查询。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量最大

  在《目录》中,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最大,不少岗位要求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IT业人才需求地区主要是高教园区、宁波市科技园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而模具人才需求地区主要是余姚、宁海、奉化和海曙。

  人文社科紧缺人才只推出15个需求岗位,但少而精。如教育和卫生行业需要重点专业博硕导师、高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名师校长、临床高级医师、高级护理员等岗位,不少岗位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有的岗位还要同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目录》中需要大专学历的岗位有90个,主要集中在石化、机器设备、纺织、生态农业、临港工业、房地产、商业、中介服务、旅游等10个行业。其他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科研行业中的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带头人、重点项目带头人则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现代服务业紧缺8种人才

  宁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离不开各类服务业人才。《目录》显示,宁波现代服务业目前最缺以下8种人才:商业、物流、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会展、金融和保险、行政管理。其中商业、物流、金融和保险所需岗位最多。

  从这些岗位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来看,不少岗位要求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水平认证。如物流岗位还要求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英语熟练,具有一定的涉外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等。

  

  -关注

  每年安排1500万培养人才

  前不久,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若干政策。从今年起,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补贴与企业挂钩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各类企业要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职工培训。

  一项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我市每年需要5.5万个技能岗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6500名。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10万名左右,到2010年,全市技术工人总量要由目前的34万人增加到84万人。

  此外,最近市教育局也出台了关于鼓励直属学校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引进人才对象为国内有知名度的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地(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职业教育高层次专业课教师、专业对口的高级技师、主干专业高技能专业课教师。对符合条件者,将提供优厚待遇,包括发放安家补贴5万~10万元或奖励金、提供宁波高教园区(南区)有长期居住权的廉价房的购买权或一次性购房补助款10万元、未享受过住房补贴的可享受住房补贴、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家属的工作及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引进人才的教师职务聘任在3年内不受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比例的限制。引进教师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同等享受本地骨干教师其他待遇等。

  -新闻链接

  2010年人才总量80万人

  根据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全市到2010年按现行统计口径人才总量要达到8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要达到80万人,以此为依据,我市从2006年到2010年每年需平均引进接收人才4万余人、自我培养2万余人。

  根据规划,我市“十一五”期间将优化一产,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二产,建设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和修造船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模具和文具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突破三产,重点发展国际商贸、现代服务业,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