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明
10平方米的屋子摆放着一张雕花大床、全套粉红色电脑桌、梳妆台和衣柜,空调、冰箱和电饭煲等生活家电齐备,墙壁上花状壁灯和各式各样装饰品仿佛透露了这间房的“主人家”是个年龄不大的姑娘……如果不是从四川某高校女生宿舍楼大门进来,记者都不敢确定应该用“学生宿舍”还是“宾馆套房”为这间屋子定名。(10月9日《华西都市报》)
看到此报道,联想起本人上大学时的宿舍,那时的宿舍是上下铺,房屋破旧,一个房间不到十五平方米得安住8个人,房间可谓小之又小,床铺睡、坐两用,虽说住宿条件不尽人意,但是寝室里的人,又说又笑,又打又闹,很觉得开心,即使过了多年,同寝室的同学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今的学校的条件与以往相比大不一样,校舍新,设计合理,不少寝室都带有卫生间和露天阳台晒衣服,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为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把学生宿舍打造成豪华单间,虽说对个人与群体的融合,对互相学习交流都将产生不利,这些都不去说,而要说得是,这学校的学生宿舍从定性,从始初设计本不是为个人居住设计的,而是安排众人居住的场所,把集体宿舍当成个人空间,不仅是个人的奢侈,也是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侵占。
大学生住校虽说要交一定的租金,但与建宿舍的投入利息,与管理的成本相比微乎其微,尤其是学校的水、电等都格外享受特别的优惠。包下一间学生宿舍,一年仅交4800元,比外面租房还便宜,房间里装有空调、冰箱,一个星期水电费只有20元,比在家里用还划算,这样的包房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想必不少学生家庭也包得起。
学校能够将集体宿舍转化为个人包房,说明有的学校建得房屋太多,远远超过了学生居住的需求量。从中也折射出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平日总是喊教育经费不足,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不少大学还负债过日子,可是搞起建设来却毫不含糊,有的单建个校门就动辄于几百万,几千万,有的三层食堂还搞两个观光电梯,有的还欲想建高尔夫球场。从大学生包房可见,学校的经费并没有用到“刀刃”上。
学生可以在校包房,可以任意的对宿舍固定设施进行装修改造,可见,学校所建的学校并非完全是为学生集体住宿长远考虑,他们的目的是想方设法多建房,建得房多,以后收钱就多,多人合住租不完,可以少人租,可以一人租,这是将国家投入的资金尽快转化为部门所用,利用教育经费做起另一崇买卖。象此种手法,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有的学校临街面建起了一排排长廊,第一层全部用于出租;有的学校校内建起宾馆和其它娱乐场所,有的还享受免税免费的待遇,这些收入都归了谁,都用在了教学上吗,只有天知地知。
学校出租包房,更有害的是助长了学生摆宽,讲派场的思想。学生中的“贵族”必然会引起一些学生的追逐,只要花钱就能享受,只要有钱就能另开一面,这是对学生价值取向的一种误导,其负面效应远比出租包房大的多。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