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
地铁里建起了免费流动图书馆,乘客可以免费取阅,在短暂的旅程中有书香陪伴。上海地铁部门精心促成的这项善举,却因为有些乘客“有借不还”,让这个公益图书馆的藏书量大幅下降,这件好事蒙上了一层尴尬。(11月1日新华网)
此事确实尴尬──不仅是因为图书的“有借不还”,更因为此事凸现了当事人的想当然。免费取阅,遭遇“不诚信”,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是这样的游戏这几年早已“屡战屡败”,上海地铁部门为什么偏要“屡败屡战”?曾有过“无人售报”。然而结果却是报纸被拿完了,收回的钱却寥寥。某地的中学校园内还曾有过“无人售货”的“德育超市”,然而后来“德育超市”也没了下文。至于漂流书,东西南北的地方都“漂流”了不少,但至今还有没搁浅的吗?
“心想”不能“事成”,原因就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当今社会还远不是“君子国”,在公德和私利两者之间舍前取后仍是不少人“下意识”的选择。要所有人在“无人”的背景下依然“坐怀不乱”,显然是一厢情愿。“有借有还”的有很多,“有借不还”的人也不少,这才是真实的现实。然而有关部门却把所有人都假想成“君子”,又怎能不落空?
不要动不动就搬出悬在空中的“诚信实践”,更无须将此当成“试金石”,一旦试出“含金量”不足,则马上从“好得很”的极端滑向“糟得很”的另一个极端。现实生活中铤而走险、触刑犯律的只是少数人,然而我们难道因此就会取消警察和法官吗?培养人的诚信意识,与图书的“漂”还是“不漂”,与售报、售货的“有人”还是“无人”并无因果关系。管理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道德教化,所不同的是它具有“言教”没有的约束力,是在强制中使人“习惯成自然”,从而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迈向道德境界。
马克思说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会用黄金去建造几个厕所。我相信马克思的预言,然而用黄金造厕所那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如果今天造“黄金厕所”,那无异于提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明白那些假想、空想的“考验”有多么可笑。
编辑: 周璇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