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贵
10月20日出版的《如意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救助别人有个“四不宣传”:救助学生不宣传,救助病人不宣传,救助遭天灾人祸的人不宣传,救助家庭困难的人不宣传。
储吉旺是全国有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他创办如意公司20年来,向困难群体和公益事业捐款已达7000多万元。这方面的事迹,媒体上多有报道。而他的“四不宣传”,还是第一次听说。笔者电话询问储吉旺董事长救助这四种人为何“不宣传”,他说,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听了不禁使人陡生敬意。
做了救助别人的好事,媒体予以报道,主要是为了弘扬慈善风尚,让更多的困难者能够得到帮助,从而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做了好事,有益于被救助者,也有益于社会,本人希望宣传一下,也不为过。一些企业做了好事,宣传一下让公众了解,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慈善的行列中来。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慈善还未成为企业和公民的普遍认知和自觉行为,宣传慈善行动,有助于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企业或个人,无论是向公益事业或困难群体捐赠了钱物,做些实事求是的报道,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然而,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对某些特殊群体来说,这种宣传报道,有时会产生负面作用。人都有自尊心,而且处在弱势地位的人,自尊心往往更强一些。这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特征。所以,一般人非到了万不得已时,是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到了万不得已只得接受帮助时,大多数人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弱者这种似乎有点过度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害,其中的一部分人就会出现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有些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为保护自尊而拒绝帮助。宁波曾多次出现过一些学生以不接受采访为条件接受捐赠,如要报道就不要捐赠。前不久发生在四川的一件事,也是这种心理的典型反映。四川乐山一家电力公司给43名贫困大学生每人3000元的捐赠,同时要求受助者每年至少一次向公司书面汇报在校学习、表现等情况,否则取消受助资格。一年后,有14名学生没有写汇报材料,电力公司也就中止了给他们的汇款。这14名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写这封“价值3000元”的汇报信,心理学专家认为,就是因为他们有心理压力,所以宁愿选择放弃。
可能由于我们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能在救助行动中也多少掺杂着一点“施恩图报”的潜意识,还可能我们把一切好事都与“政绩”联系起来,所以对救助行动的宣传,常常是不分对象,不择时机,不讲究形式,以至伤了被捐赠者的自尊心。有的报道对被救助者指名道姓,有的还让那些排成队领取钱物的学生、老人、病人上屏幕,有的一定要让他们说些感恩的话,有些地方还非常推崇与贫困学生“结对”,引导他们向救助者不断感恩……存在这些现象当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慈善事业也处于“初级阶段”。在发达国家,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他们的捐助大多通过慈善机构进行,你捐出的钱最终帮助了谁,你收到的钱究竟是谁给的,双方都不知道,更没有捐赠者向受赠者提出先决条件的。捐赠大学生最多只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校,而不让学校再告诉受助的大学生本人。这些做法都是一个目的,保护被捐赠者的自尊,让他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过上自然、平等、有尊严的生活。
助人以物,更要助人以心。关心关心,就要关爱到心。储吉旺的“四不宣传”,不仅捐赠者可以借鉴,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也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使我们的慈善事业尽快走出低水平。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