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专栏文集  >  陈海荣
汇报式资助是一颗“速效感恩丸”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8-11-10 10:38:22报料热线:81850000

  苏丹黑

  时下正值学校开学季,很多爱心企业正在对贫困生发放赞助款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然而最近,来自四川乐山的14名贫困大学生,却被赞助方乐山某电力公司取消了继续受到资助的资格。原因十分简单,这些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没按约定要求,向捐助者汇报平时的学习成绩。(9月12日《成都商报》)

  的确,且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位接受了资助方一学年3000元扶贫助学款的大学生,哪怕平时生活学习再忙,匀出一点时间打个电话、写封信件,向关爱自己的“恩人”作番联系和汇报,这似乎可以说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基本礼节,实在算不得是种苛求。不过,细细阅罢报道,在为那些失去继续受助资格的“不懂事”大学生感到惋惜之余,我对资助方过于看重“及时汇报”的一刀切做法,却也不是很表认同。

  什么样的助贫困、献爱心方式,才是充分考虑到了“以人为本”的妥贴做法?对此问题,如今社会各界已经引起一定关注,也多有议及。譬如有种观点就认为,媒体在作一些扶贫济困的现场报道时,最好多多顾及受助者的真实意愿与想法,不要刻意摆拍和突出放大他们“千恩万谢”、“热泪盈眶”的镜头。

  就上述乐山那家电力公司把大学生及时汇报平时学习成绩,作为继续受助的必要条件而言,可能有其年度总结时可以综合展示,以示“热心助学、成绩斐然”的盘算在里面。但我想,除了这些,他们好象也该给没作汇报的学生一个机会,听听那14名大学生为什么会“金口难开”的解释。

  事实上,报道对此也是有所揭示的。例如,有的受助大学生是担心给捐助人经常打电话,会被误以为是诉苦要钱,便没有联系,但这并不表示她不懂感恩;还有更意外的情况,有位大学生是搬了新校区,地址总是不断变化的,原本想等寝室确定后,再向企业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当然,不管失去受助资格的贫困大学生有多少理由,现在似乎有点“悔之晚矣”的况味了。而且,企业愿意怎么捐、捐给谁,也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权的。但我还是要说,打造乐善好施的社会形象,究竟应该选择先考虑自己,还是多顾及他人,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和重视的方面了。

  如果不是有意回避,或是“揣着清楚装糊涂”,我想,当前眼下,社会上的有些“热心助学”单位和个人,其实是在谋求一颗“速效感恩丸”。好象只有受助者配合默契,对于他们提供的善举,迅速作出某种直观的感激表示,才能让行善者感到“物有所值”、心花怒放。问题是,感恩,或者说感恩的本意,难道真是这样的么?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汇报式资助是一颗“速效感恩丸”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8-11-10 10:38:22

  苏丹黑

  时下正值学校开学季,很多爱心企业正在对贫困生发放赞助款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然而最近,来自四川乐山的14名贫困大学生,却被赞助方乐山某电力公司取消了继续受到资助的资格。原因十分简单,这些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没按约定要求,向捐助者汇报平时的学习成绩。(9月12日《成都商报》)

  的确,且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位接受了资助方一学年3000元扶贫助学款的大学生,哪怕平时生活学习再忙,匀出一点时间打个电话、写封信件,向关爱自己的“恩人”作番联系和汇报,这似乎可以说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基本礼节,实在算不得是种苛求。不过,细细阅罢报道,在为那些失去继续受助资格的“不懂事”大学生感到惋惜之余,我对资助方过于看重“及时汇报”的一刀切做法,却也不是很表认同。

  什么样的助贫困、献爱心方式,才是充分考虑到了“以人为本”的妥贴做法?对此问题,如今社会各界已经引起一定关注,也多有议及。譬如有种观点就认为,媒体在作一些扶贫济困的现场报道时,最好多多顾及受助者的真实意愿与想法,不要刻意摆拍和突出放大他们“千恩万谢”、“热泪盈眶”的镜头。

  就上述乐山那家电力公司把大学生及时汇报平时学习成绩,作为继续受助的必要条件而言,可能有其年度总结时可以综合展示,以示“热心助学、成绩斐然”的盘算在里面。但我想,除了这些,他们好象也该给没作汇报的学生一个机会,听听那14名大学生为什么会“金口难开”的解释。

  事实上,报道对此也是有所揭示的。例如,有的受助大学生是担心给捐助人经常打电话,会被误以为是诉苦要钱,便没有联系,但这并不表示她不懂感恩;还有更意外的情况,有位大学生是搬了新校区,地址总是不断变化的,原本想等寝室确定后,再向企业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当然,不管失去受助资格的贫困大学生有多少理由,现在似乎有点“悔之晚矣”的况味了。而且,企业愿意怎么捐、捐给谁,也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权的。但我还是要说,打造乐善好施的社会形象,究竟应该选择先考虑自己,还是多顾及他人,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和重视的方面了。

  如果不是有意回避,或是“揣着清楚装糊涂”,我想,当前眼下,社会上的有些“热心助学”单位和个人,其实是在谋求一颗“速效感恩丸”。好象只有受助者配合默契,对于他们提供的善举,迅速作出某种直观的感激表示,才能让行善者感到“物有所值”、心花怒放。问题是,感恩,或者说感恩的本意,难道真是这样的么?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