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013名消费者中,54.7%的人手中持有3张或3张以上的VIP卡,38.4%的人有1到2张VIP卡,仅有7.0%的人没有办理VIP卡。但有57.5%的消费者表示在办理VIP卡后,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贵宾服务。(9月10日《中国消费者报》)
进入国人生活消费领域为时不久的VIP(VeryImportantPerson),其本意是指重要人物或大人物,在商业中是贵宾或高级会员的意思,VIP卡则是商家给贵宾或高级会员颁发的具有身份象征意义的证明。如此凸显珍贵和难得的VIP待遇,为什么如今竟有近六成消费者已觉得口惠而实不至,甚至疑似成了“已挨骗”,这不仅仅是一些热衷以VIP“圈客”的商家需要直面回答的问题,更是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引起足够警醒与重视的命题了。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以“VIP卡”为名目的各种促销卡、优惠卡的过度泛滥发放,应是造成时下不少地方的VIP一族,其所享受的“VIP服务”大为缩水的根本原因所在。一方面,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VIP似乎成了一种“想V就V”的廉价噱头:大型百货商场能发,街头摊档小店照样也发;高档消费品能用,便宜路边货同样参照。另一方面,大家VIP的结果,自然就是要么谁也别牛气,要么其中的一部分VIP,只是罩了个美丽外壳的“等外VIP”。譬如几年前,广东移动的所有VIP客户都是由公司的VIP客户经理负责接待。但现在,由于各类VIP卡用户增多,公司改派电话客户经理为银卡用户服务,VIP客户经理如今只专为金卡和钻石卡用户服务了。瞧瞧,连向来标榜“沟通从心开始”的移动公司,都不得不将VIP客户再分等论级来对待,其它VIP的专属度和忠诚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不必讳言,某些“VIP”疑似成了“已挨骗”,除了商家和经营者的浑水摸鱼,当然也缘于部分办卡者的盲目跟风、满足虚荣。而事实上,正所谓“买的没有卖的精”,鉴于很多VIP卡只是商家单方面的承诺,并不存在太多的强制约束,所以即使一些商家不讲诚信,最终吃亏的只能还是消费者。走笔至此,联想到“做人不能太男X”的迅速流传,我倒有所忧虑,倘若公众心目中VIP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价值一再往下掉,“做人不能太VIP”会是下一个的网络热词么?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