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庆
针对百余位政协委员的签名反对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济宁市市长张振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允许有争论,但是标志城肯定要建。昨日,记者从位于山东济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处了解到,该项目将创意规划方案的征集时间延长到明年3月1日。相关工作人员则重申,“项目肯定要建,不过得等方案确定之后。”(11月25号《北京青年报》)
前不久,南北分界线标志的“那个球”成了烂尾子工程,原以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计划也会在一片反对远盖过力挺的争议中搁浅,现在看来,一些为政者还真是吃了称砣铁了心——“项目肯定要建”。从济宁市之前披露的效果图看,“中华文化标志城”还真是设计得四正八方气势辉煌,大有盖过北京故宫风头之势。但让笔者疑惑的是这座文化城意义究竟有多大?是否真正值得我们去花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呢?
诚然,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都在这里诞生,他们所创立和发展的儒家学说也都为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儒家文化毕竟仅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并没有像汉朝一样“独尊儒术”,相反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含多样的同时,更是大力倡导对其它文化也像对待儒家文化一样“批判地继承”,这也我国文多元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要求。
而“中华文化标志城”冠“中华”大名也就罢了,但该“标志”究竟标志今天的文化还是历史的文化?这个实在值得思考。倘使标志今天的文化,显然是对我国当今多元化文化的否认,更标志着我国文化的一种倒退以及一些为政者思想的倒退;倘使标志古代的文化也有些勉强(应该标志古代的,从图中全是古建筑可以看出),儒家文化自春秋战国诞生至满清灭亡这段历史里,虽不少朝代奉为正统文化,但毕竟也被不少朝代所摒弃,秦朝的“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典型。再说我国的文化仅从比春秋早两千多年的夏朝开始计算就诞生了不少标志性的优秀文化典范。如果我们仅从悠悠历史中截取某个文化片段,然后叫嚣“这代表中华文化”,这究竟是某些人的无知或还是在藐视我国的悠久而大一统的多元文化?
至少耗资300亿,面积达300平方公里,这些庞大数字的出现仅仅因为某个从政者于某日某时的建一个文化城的“突发奇想”,实在是好笑。更可笑的是,一些决策者随即不顾100余政协上书反对也不顾众多人民激愤,硬铁心要建。这让笔者十分怀疑这些决策者通不过类似浙江的公务员法律考试,因为他们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人大、政协一边站,群众意见更是顶个屁!在济宁,我说了算。当然,这些决策者会说,这个工程是经过不少专家以及上级领导的论证和肯定的,但笔者在此仅想说,关于这样的大事,还该多争取民众意见。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有人力财最终都还是来源于人民,而“允许有争论,但项目肯定要建”的说法,显然是对群众不信任,更是对民众意见的一种强奸和漠视。
十七大精神要求每一个从政者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撇开济宁较落后的经济远不足以建设文化城的局面不说,当地村民为建城还不许盖新房,更不听“一边倒的反对”,这不得不让笔者十分怀疑一些官员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有很大问题。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