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2月3日电(记者 陈春园)从务工地浙江慈溪返回老家的江西广丰农民工余园花,通过当地政府的帮助,在县里一家成衣厂找到了工作,第一个月上班就拿到了1500元工资。
余园花说:“由于今年外贸形势不好,慈溪许多成衣厂经营艰难,自己的工资也由原来的2000元跌到600元。”她说以后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
像余园花一样,目前中国许多返乡农民回到老家后,都有了“落地生根”的想法。中国各级政府纷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回乡就业创业。
20多年前,为了谋生就业,中国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务工,形成特有的中国农民工现象。到目前为止,中国约有2.3亿农民工,其中外出人员约有1.2亿。这股“劳动大军”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然而,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由于中国沿海一些企业纷纷倒闭,农民工纷纷“下岗”,一些人待在城里无事可做,又难以承受不菲的生活费用,只好返回老家另谋出路。
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实行补贴等,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外出农民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也促使一些人毅然放弃“城市梦”,收拾铺盖卷回老家。
尽管目前还没有全国农民工返乡的确切统计人数,但从一些省份发布的数据来看,返乡规模仍然不小。根据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的数据,江西在外省打工人员为680万人,目前回到家乡的是30万人;安徽跨省农民工有820多万,目前已有40万人返回输出地;中国劳务第一输出大省河南省有1100多万人在省外务工,目前平均每天返乡的有6万人左右……
年关未至,各地火车站已提前进入忙碌状态。在全国农民工四大中转站之一的南昌火车站,搬运工齐贵金对记者说:“从上个月开始,从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回来的旅客明显增多,我每天揽的活也突然多了起来。”
不过,对于突如其来的返乡现象,中国不少官员认为这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次契机。江苏涟水县委书记李卫平说:“每年春运期间的农民工潮,本质上是社会劳动力的一种畸形流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着阶段的合理性。但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的,现在机会来了!”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东部地区打工,涟水县留守人口“老人化”程度十分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
李卫平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四种选择,一是留乡务农,二是留乡创业,三是留乡在当地企业就业,四是寻机继续外出务工。“弄清楚了这四种选择,引导农民工留乡发展经济也就有的放矢了!”李卫平说。
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均已形成共识化“危”为“机”,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并增加各种就业机会,出台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留下来”。
江西省南昌市从帮思想、帮温饱、帮就业、帮创业、帮维权五个方面着手,在全市1151个村及时开展了“万名党员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
从今年年初开始,安徽安排资金1.5亿元,在全省兴建了10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帮助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并带动乡邻就业。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晓玲说:“安徽省还将加大专门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力度,在今年全省2万多创业培训计划基础上,明年计划安排覆盖5万人的培训项目。”
重庆市为畅通农民工返乡创业渠道、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决定在农民工创业用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政府扶持,计划到2012年,实现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8万人,把重庆打造成农民工返乡的“创业之都”。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加快进行的安居工程、医疗文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以及对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支持等,都将为农民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编辑: 夏玲君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