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两千万民工失业返乡近年罕见 成各级政府新挑战
稿源: 东方网  | 2009-03-02 07:55:22

  安徽:

  “凤还巢”工程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安徽报道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始终重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大力组织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大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召唤农民工“返乡创业”

  如今,马士永在安徽省阜南县已是“小有名气”。而数年前,马士永还是一个刚“出道”的农民工。在温州市梅头镇,他涉足洁具加工行业,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创办的企业由生产半成品发展到生产成品,并将产品远销至欧、美市场。

  2000年,安徽省正式启动了“凤还巢”工程,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发展,把“走出去”的农民工视作凤凰,把家乡建设成他们的栖巢,通过上门邀请、优化环境、优惠政策、全程服务等措施,建立起一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2003年,阜南县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真诚召唤异地他乡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马士永满怀着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决定返乡创业。

  经过认真考察后,马士永随后与阜南县工业园区签订协议,投资2000万元创办了雪雨洁具有限公司。在园区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下,马士永的“雪雨洁具”很快就建成投产。2007年,已实现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

  而家乡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良好的投资环境,令马士永感慨不已。很快,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了和他一样在外“闯荡”的同行、同乡。2007年,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在温州梅头镇从事洁具生产的数十名同乡和周边县市的朋友,纷纷来到阜南工业园区创办洁具企业。

  据阜南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有30多家洁具企业签约入驻园区,总投资4亿元以上,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亿元以上,将占据园区的“半壁江山”,在园区形成一个占地300余亩颇具规模的“洁具产业园”。

  据悉,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阜南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投资企业享有从第一笔销售收入起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一免两减半”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全免;在周转资金方面,返乡创办企业如有资金上的困难,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贴息优惠贷款支持等。

  目前,阜南农民工回乡创业者正成倍递增。已由2004年的50多家,增加到2006年的230多家。2008年,这一数字则达到500多家,总投资近3亿元,吸纳了3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年完成产值近6亿元。

  “打工经济”转向“创业经济”

  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一直是我国农民工劳务输出的几大重要“源头”之一。据统计,劳务输出数量也由2002年的65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165万人,净增509万人,年均递增70万人。

  同时,农民工劳务输出收入已成为促进安徽地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测算,2008年该省劳务输出净收入总额约为700亿元,务工收入已占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60%以上。

  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巩固“凤还巢”工程取得的成果,安徽省在2007年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专项补助资金,实施“创业扶持工程”,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扶持措施,在全省建成创业园124个、创业街123条,并叠加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徽全省已有70余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30余万,吸纳22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其中,2008年返乡创业农民工5.26万人,创办经济实体14706个,带动就业27.25万人。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勇表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为地域经济大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持久活力,极大地拓宽了农村转移就业的渠道,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他指出,目前安徽省农民工就业正在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的特征也更加明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