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今后极端天气出现将更频繁
稿源: 中国经济周刊  | 2009-03-23 07:34:09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在“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这一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下,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努力开展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自然灾害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据权威机构统计,自然灾害在1990年至2000年,造成人员伤亡4500人,经济损失占GDP的3.4%,2001年至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8%。

  面对种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虽然也在努力地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但在巨大的损失和公众质疑面前,防灾减灾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究竟需要怎样的防灾培训?信息员制度应该如何建立?部门分工管理该如何进行?巨灾保险怎么才能发挥作用?……

  对话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我国未来极端气候趋势仍在上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南焱/北京报道

  3月23日,国际气象日,这个常常被许多人忽视的节日,实际上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小到暴风雨,大到飓风等这些与气象相关的灾害,不仅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在当今极端天气日益呈上升的趋势下,在气象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3月1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灾害频发的背后

  《中国经济周刊》:造成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许小峰: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暖也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越来越大。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表明,预计今后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也指出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随着未来经济总量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我国气象灾害承载的脆弱性也在增加,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很大威胁,防御气象灾害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必须高度重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极端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

  许小峰:一是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不断提高准确率和时效性;二是要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在第一时间把气象灾害的信息发给所有人群;三是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工作,让百姓知道怎么去预防,怎么采取避灾、自救的方法减少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让自然灾害对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许小峰:要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作用,着力加强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当前,在国际防灾减灾机制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许小峰:美国的保险机制很好。比如,气象部门发布了台风警报,保险公司就要组织参保人员撤离,参保人员一旦不按规定撤离,出现了事故,保险公司就不承担责任。这是通过保险公司的投保来约束。

  《中国经济周刊》:与国际相比,我们在灾害预防上的优势是什么?

  许小峰: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二是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灾害发生后,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等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三是建立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