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地震的预报差异
《中国经济周刊》:气象的预报机制与地震的预报机制有何不同?
许小峰:地震是不可以公开发布预警信号的,但气象可以。
对于重大的气象灾害,如暴风雨,电视台、电台是有责任播出的,但是地震必须要向政府汇报。另外,地震预报比气象难。我们现在对于暴雨的移动是可以算出来的,但对地震的预报目前还做不到。无论从监管还是预测地震都是不成熟的,虽然气象也存在报不准的时候,但是不论怎样,总体上来讲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气象在预报出灾害信息到灾害的发生一般是10分钟或半个小时,但是地震是按秒来算的,提前10秒可能就会起作用。但地震的发生常常是“出乎意料”,所以很难防范。
《中国经济周刊》:“5.12汶川地震”给我们防灾减灾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你认为我们对灾害的普及教育该如何进行?
许小峰: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特征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四川是地震频发区,就要多进行地震防灾的教育培训。其次要提升个人的自我防范意识。我国每年西南山区因雷电死亡的人数平均在400人,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自我防范意识差。第三要普及自救知识。我们不能否定部队的救援,但是真正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救援的是自救。
气象事业不缺钱只缺人才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的气象预报和预防在国际上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许小峰:从科研上来讲,我们国家的气象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在预报准确率和服务工作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中国经济周刊》:造成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许小峰:造成落后的原因是科技人才的短缺。气象是一个高科技领域,人才支撑着科研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国家气象的整体水平要提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在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当中,人才流失是重要因素。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仍在第一线工作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2000年以后毕业的在第一线都挑起了大梁,我们必须要引进人才。
《中国经济周刊》:将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许小峰:着力造就学科带头人队伍,制定并实施“双百计划”。引进、培养各100名左右在气象及相关领域有所建树、被国内同行公认、在国际和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把他们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解决业务科研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切实发挥其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并以此带动创新团队的建设。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国家在对气象事业的资金投入情况如何?
许小峰:资金最为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1998年,亚洲金融危爆发,同年,我国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由于当时国家提出拉动内需的目标,之后,中国的气象发展赶上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1998年开始,国家对气象的投入开始明显增加,2001年到现在,财政投入每年都增加1%,2001~2005年每年投入20多亿元,2005~2009年是30~40亿元。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自然灾害之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南焱/北京报道
2009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在今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题下,环境与生存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无论是气象灾害,还是地震灾害的频发,防灾减灾更是人们无法绕开的话题。
中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1%,地震灾害占7%,海洋灾害占8%,农林牧生物灾害占6%,其他灾害占8%。而气象灾害中,旱灾排在首位占53%,洪涝灾害位列第二占28%,风雹8%,冷冻7%,台风4%。
自然灾害已经给中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气象局透露,1990年至2000年,造成人员伤亡4500人,经济损失占GDP的3.4%,2001年至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8%,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在2008年,我国南方遭受冰冻雨雪灾害,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22个省市,受灾人口达到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元。2008年,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淮河流域启用10个行洪区分洪,安徽、江苏、河南共有3037万人受灾,61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328.3万公顷,倒塌房屋1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71.9亿元。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在浙江仓南县登陆,造成411人死亡,16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96.5亿元。
从1991年到2005年,我国年均仅气象灾害受灾人口就达3.87亿人,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4947.1万公顷。1992年至2006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59亿元。1991年至2005年,由气象灾害造成人员死亡4398人;仅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占我国GDP的2.8%。
自然灾害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依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