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一:
防灾培训为何不受重视
无论是气象灾害,还是地震灾害,预防培训是防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培训的好坏直接影响灾害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效果。
因为对防灾环节培训关注程度的不同,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结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邻近震中北川县的桑枣中学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而2300多名师生在地震时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冲到操场上,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而在当时,校长叶志平正在绵阳出差。
桑枣中学的师生能够在惊恐中不慌乱,快速而敏锐的撤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该中学建立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应急撤离方案。正因为平时防灾教育的深入,才创造了没有人员伤亡的奇迹。而与该校紧邻的北川中学及其他学校却伤亡惨重。
为什么在灾区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王杰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防灾教育培训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少数学校完全是因为学校领导的个人观念在起作用,只有在制度上有保证,才会有全局的效果。
最先提出要建立防灾减灾大部制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罗道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未纳入教育部的考核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学校的意愿,而大多数高校很少会进行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地震灾害的应急训练也几乎没有,气象灾害就更不用说了。有的只是每学期新生到校时进行消防教育,消防培训的力度大,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的公安系统在推动。如果把应急安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来考核,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早在2006年,国家减灾委和教育部就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加大防灾救灾知识普及的意见通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从政府层面已经非常重视,但执行效果并非尽人意。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舆论直指地震局,认为地震局在防灾防震知识走进校园没有落到实处。而地震局则认为,要让防灾防震走进校园走进课本,仅靠地震局是无能为力的,要做好的话还要和教育部协调,否则很难实现。
日前,中国气象局与安徽省政府联合推出一套气象灾害培训教材,在安徽中小学试点效果非常好。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当前的培训之所以没有做好,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政府没有重视,如果政府重视了,培训一定会见效的,安徽就是典型个案,这套教材能在安徽产生很好效果是因为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重视。”
困惑二:
信息员制度如何建立
2006年,中国气象局在安徽省铜陵市进行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试点并与2007年在全国进行推行,到目前,义务信息员人数已达到36万人,遍及全国乡村,这些人都是志愿者,他们的职责是将重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给百姓,做好预防;做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将与农业相关的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民,以便他们安排好农事;将当地发生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气象科普的宣传等。
据了解,这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取得成效,但这项有利于防灾减灾的工作,目前也面临困惑。2008年,中国气象局颁布了一个关于气象信息员的文件,即《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但该意见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信息员制度对于防灾来说成效非常明显,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安徽、福建、浙江等省的气象信息员队伍成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浙江省德清县的乡村气象信息员们开展实地测量,协助绘制了精细到村的“雪情分布气象图”,为科学抗雪减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据悉,中国气象局要用3至5年的时间在中国100万个行政村中,都设置一名气象信息员,建立100万人左右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初步满足农村防灾减灾的需要。
这种建立气象信息员队伍的想法得到了很多部委纷纷效仿。据悉,目前民政、林业、水利等部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员体系。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资源的分散造成信息员专业化素质不高,由于都是义务,不稳定因素增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气象局信息员制度非常适合地震局的群测群防工作,如果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局有这样的信息员网络,及时将自然现象的变化上报,这对地震预报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要让气象信息员兼任地震信息工作是有难度的,没有资金投入是很难做到的。”
许小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很多部门都建有自己的信息员,在乡村这些部门的信息职能最好是一个人兼职,但现实情况是各自再建立一个网络,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应该在国家层面有一个指导政策,让所有部门在每个村的防灾减灾信息职能都落在一个人身上,让这些人也有收入,让他们稳定,否则这支队伍就会很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