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2009年宁波市食品安全报告的台前幕后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0-13 09:55:35

  每项检验不认产品只认编号

  检验设备原值3亿多元

  一棵菜就有179个检测项目

  如果一棵菜拿去做检验,你知道最多要做几个项目吗?

  答案有点令人咋舌,是179个。

  这么多的检测项目是怎么进行的?10月9日下午,记者特地来到了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分中心,对食品检测的工序进行了采访。

  这一分中心是全市36个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和省计量认证的法定资质食品检验机构之一,对粮食、水产品、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豆制品、食用油、酒类、饮料、饮用水等各类食品中的1400多个项目具备检测能力,基本满足我市食品检验检测需要。

  食品质检的第一道程序是“收样”。

  每一个送检产品都被分类编号后,贴上专属标签,之后,被发送到各个实验室。因此,实验人员对样品原来的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品牌等都无从知晓,惟一能够识别样品的只有像身份证号一样的标签编号,检测记录和最后发出的质检报告也都完全对应此编号。

  样品贴签编号后,工作人员会根据不同待检产品进行具体检测项目的派发。通过内部局域网,实验室工作人员可在电脑上找到自己负责的检测项目。

  这种“不认产品只认编号”、抽检分离的方式,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分中心内有一盒样品室,这个样品室俨然一个“小型超市”。“货架”上,所有在检、待检和留存的样品,均按照标准要求或包装明示的存储条件,进行分区储存保管。室内配有精密的测控温装置,对有特殊温度要求的样品,还设有专用冷藏库(0~4℃)和冷冻库(≤-18℃)进行存储,以保证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产品品质。

  走进实验室,第一感觉是特别干净。

  记者看到,室内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检测液剂和检测工具,检验员穿着白褂衣,表情专注,一丝不苟。仪器运转时发出的“嘀哒”声是这里的主旋律。

  在微生物实验室,记者被检验员挡在了门外。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3名检测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拿着仪器认真测量。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做大肠菌群的确诊试验。为防止试验室的环境受外界感染,也为保障整个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因此,微生物室必须全封闭。

  实验人员告诉记者,该分中心采用世界一流的检测设备、应用我国先进的检测标准对各类食品进行检测;并多次参加了国际权威的FAPAS能力验证,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如食品中各类元素的分析,实验室利用顶尖的离子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仪器,检测范围几乎涵盖了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其中食品中有限量要求的铅、砷、汞、铬等成为被检测频率最高的几种元素。同时目前该分中心能对蔬菜水果中的近500种农药残留、水产品中近百种的药物残留等项目进行检测。

  实验人员以饮用水为例给记者演示了检验的全过程。

  看似简单的饮用水,其检测过程非常复杂,检测人员需要4至5人。

  根据国家标准,对水的检测项目包括了细菌学指标、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其中,每一个小项都需经过专门的设备检测,然后登记原始数据,根据检测结果与饮用水标准相对照,进行仔细分析,写成报告,确定是否达标,由负责人授权签字,最后公布检测结果。

  检测食品从取样到确定检验方式,再到形成报告,其中的流程往往有几十道。完成时间短则一天,长则一个月。但一般情况下,检测结果在半个月之内都能出来。

  据了解,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和省计量认证的法定资质食品检验机构36家,检验和管理人员1200余名。其中,中高级技术职务分别占40%、20%,硕士、博士占10%;检验设备原值达人民币3亿多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