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15 07:27:06

  (35)加快文化产业升级。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改造,积极发展影视创作、数字传媒、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重点文化项目、文化区块、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文化中介机构。深化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强宁波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6)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和文艺家工作室扶持工程建设。

  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37)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内外开放体制机制。深化县(市)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创城乡一体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管理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卫星城市试点镇改革,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实现由“镇”向“城”转变。深化中心镇改革,增强中心镇内生发展能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

  (38)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民间投资实现新跨越、再创新优势。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39)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对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和改造,加大对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深化燃气、水、电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40)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科学实行事业单位分类,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清理、削减和规范非行政许可项目,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财政投入,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社会民生。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41)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培育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制,率先形成主体多元、责任明晰、合作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42)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巩固提升开放型经济优势。着力提高出口产品创新、创牌、创标准能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建设服务外包大市。鼓励进口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新材料,培育轻工、化工、金属、纺织服装等重要原料进口交易市场,发挥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对各地产业转型中的促进作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深化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引进区域性总部机构和职能性总部机构,加大智力引进力度。推动更多企业加快境外投资创业步伐,加强境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经贸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资源开发,获取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打造一批本土跨国企业。拓展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承包资格和能力的实力型企业。优化外派劳务结构,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建设。

  (43)扩大区域合作交流。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强优质资源要素的共建共享,发挥宁波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推动提升浙东经济区合作,着力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实现与舟山、台州、绍兴、嘉兴等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区位、港口、产业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及其他国内重点城市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发建设,继续做好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宁波帮”的作用,加强与港澳台经贸、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