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深入解读宁波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28 10:25:57

  宁波“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

  陈利权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对宁波“十二五”期间发展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加牢固。《建议》提出这样的总体目标,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浙江省对宁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较好地坚持了自身发展目标的连续性。

  科学发展居前列。这是基于宁波发展的良好基础、特色优势,结合浙江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浙江省在科学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而提出的。浙江省是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最早省份之一,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浙江省的科学发展总水平居全国第四,列各省区第一。宁波作为浙江省的重点发展地区,一方面近几年来为浙江省在科学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已经作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今后五年,宁波将在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在浙江省科学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上理应作出更大的努力。

  全面小康新愿景。提出这一目标既符合国家对长三角地区发展和省委对全省“十二五”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宁波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根据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测定结果,2009年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4.6%,2005年到2009年我市每年平均提高1.7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可望达到97.6%以上。从这样的进度来看,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积极稳妥、符合实际的。从“十一五”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二五”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反映了宁波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建成”和“惠及全市人民”,具体而言,就是经过五年努力,力争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公众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得到合理控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显著提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实现未来目标的基础更牢固。《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是宁波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牢固基础的五年。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宁波实际作出的极具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1992年,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城市规划调整会议,首次提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构想。同年召开的中共宁波市第八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了把宁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1999年,中共宁波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宁波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标志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要求更高,时间更为紧迫,任务极其艰巨。因此,尽管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十三五”时期力求实现的目标,但是“十二五”时期必须为此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