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榨菜村”:又到一年榨菜飘香时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5-01 09:18:31

  以前挑着榨菜四处吆喝,如今甩手交给合作社

  从18岁开始,今年已69岁的徐志年可以说与榨菜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榨菜对徐志年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赖以生存的农产品,更像是一位老朋友,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感情。

  和李家洋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徐志年种植榨菜、腌制榨菜的手艺是从他父亲那儿学来的。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徐志年就跟着父亲学习种榨菜。他说,李家洋榨菜是门传统手艺,虽然学起来不难,但是要种得好、腌得香,得花点心思才行。

  在李家洋村,榨菜的腌制方法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奇怪的是,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各家腌制出来的榨菜有时也会出现口味不同的情况。而徐志年的榨菜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同一水准,口味始终在村中占据领先位置。他说,其实这里面也没什么窍门,就是“踩”榨菜时一定要用力,尽可能多“踩”一点时间。因为“踩”榨菜很累,多踩了脚会痛,所以有些人想偷个懒少踩几下,那样的话就会影响到榨菜的味道和口感了。“关键还是要会吃苦。”徐志年笑着对记者说。

  说起吃苦,徐志年想到了以前卖榨菜的经历。“以前我们种榨菜的是要自己负责销售的,种出来多少就要想办法把它们全都卖掉。”徐志年告诉记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一个人挑着担子四处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榨菜。

  那时,徐志年家里只有四分田,大概能产5000斤左右的生榨菜,这些生榨菜腌制后有1200多斤。虽然产量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可是要把这些榨菜全都卖掉,花的力气是如今的10倍还要多。

  每天凌晨4点,徐志年就挑起了60多斤的担子,到邱隘的农贸市场去卖榨菜。李家洋村到邱隘有8公里左右的路程,现在开车10分钟就能到达,但是在当时,徐志年要走上将近2个小时。徐志年说,邱隘还是离李家洋村最近的一个农贸市场,有时村里榨菜产量高了,家家户户都有榨菜积压下来,那他们就必须到远一点的镇上,如少白、小港等地去卖榨菜。

  “最远的一次是到宁波开明街,那时深夜1点起床,几个村民借一辆手推车,走了20公里的路,卖完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

  虽然苦了一点,但好在李家洋村的榨菜远近还是有点名气,不管到哪里卖榨菜,老百姓只要一听说是李家洋村的榨菜,就会络绎不绝地过来买。徐志年告诉记者,由于是传统工艺做出来的榨菜,他们的榨菜比一般榨菜要贵一些,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斤榨菜的价格是3角2分,相当于半斤猪肉的价格。“要知道那时白菜价格每斤也只有五六厘呢。”有时榨菜卖得还有剩,徐志年就会换几斤猪肉回家,一家人像过节一样,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

  如今,李家洋村成立了合作社,像徐志年这样的种植户再也不用跟从前一样为榨菜的销路劳心劳力了。“现在我们种多少榨菜全都给合作社,合作社去负责销路,我们只管把牢榨菜的质量和口味,其余的都不用费心了。”徐志年笑称现在的榨菜种植户们好比甩手掌柜,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很多种植户都恨不得自己能多承包几亩榨菜田,这样一年到头,收入或许就能翻一番。

  “可惜我现在体力跟不上了,如果我再年轻15岁,肯定要种几亩榨菜,让生活过得再好一些。”徐志年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