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萍萍父母早逝,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一个瘦小的小女孩,穿着一双开裂的球鞋,脚趾伸出鞋帮,见到有人看她,满脸通红,脚趾使劲往里缩,可鞋子太小,脚趾缩不回去。
龚学明第一次见到叶萍萍,就拉着叶萍萍的手,到附近一家杂货店一口气买了好几双鞋。“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爸爸,供你读书,谁欺负你,你就说你的爸爸在慈溪。”龚学明对叶萍萍说。
在兰巨乡,读不起书的孩子还有很多,那一年,龚学明又资助了当地17名贫困生。
1999年,经一位在贵州支教的慈溪教师介绍,龚学明开始到贵州黔东南州助学,之后4年,他往返慈溪和贵州近十次,资助了70多名贵州贫困生。
2003年9月,龚学明来到云南宁蒗宁利乡拖垃坪村小学助学。
用原木围起来的教室里,几个衣着单薄的孩子膝盖上搁着一块木板上课。贫困,深深震撼了龚学明。
听说有个浙江人来助学,附近的校长们送来了一批批的贫困生资料。
“怎么办?”龚学明此时已结对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花去20多万元,还负债6万元。
看着校长们期待的眼神,龚学明收下了307份贫困生资料,当场支付了25名贫困生当年的学费,并承诺剩下282名学生的助学款尽快汇来。
回到慈溪的第二天下午,龚学明在慈溪影剧院门口挂了一个“爱心助学”的横幅,用照片展示自己的所见,一位企业家一次资助了20名贫困生。
“我找到帮助更多孩子的办法了!”龚学明欣喜若狂。
从此,每到双休日,龚学明就到慈溪闹市区设摊,做“助学红娘”。
400名、500名、800名,1800名……龚学明推介出去的贫困生一年比一年多。在龚学明的牵线下,8年来,已有5600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我市爱心人士资助。
“如果说我走上助学之路是一次偶然的善举,那么支撑我在这条路上走过15年的则是一种使命感。”
——摘自龚学明的日记
编辑: 刘夏妍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