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的一天,山西保德县。
龚学明走进了希望工程办公室,想找几名贫困学生资助,一位女干部瞟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谁知道你拿这些资料去做什么?”。
他又跑到县教育局,好几个干部说这事不归自己管。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公交车上,他的手机、钱包全部被偷,他饥肠辘辘,徘徊在黄河岸边。
“这么做,到底图什么?”龚学明怀疑起自己来。
他受到的冷遇远不止这些。好几次,他风尘仆仆地跑到贫困山区的有关部门,办事人员一看他的打扮就不是老板,爱理不理,有时,他会讨好地递上一根烟,以便对方给他提供助学便利。
几番受挫之后,龚学明发现搜集贫困学生资料通过学校更为便捷,于是,他便翻山越岭直接到最贫困的学校去找贫困生。老师们都很好客,执意请他吃饭,他每次都主动付钱。
他偶尔也会遇到不懂事的受助学生。
上个月,他带着慈溪爱心回访团去云南宁蒗看望受助孩子,一位慈溪资助人给了一名高一女生和她上大学的哥哥7000元,女生嫌太少,要8000元。
龚学明将女生叫到一边,谈了很久,女孩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他资助的学生中,也有人大学毕业后便不再和他联系。“他们工作忙,或许,不再想让周围的人知道他曾被资助过。”龚学明说。
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龚学明就会想到楼上是教室楼下是牛圈的学校,想到教室里背着咿呀学语的弟弟来上课的小女孩……这些让他的使命感占据了上风。
他的执着还源于爱心人士对他的支持和一些受助学生的纯朴表现。
“我决定赞助你的工作室,请你不要拒绝。”2010年初,龚学明的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北京一位爱心人士在网上看到他助学的事,要每年出资4万元给他做收集资料的经费。
他常会收到孩子们从山里寄来的礼物,有香菇,有亲手缝制的鞋垫,有时,还会收到受助孩子的退款,有的是不读书了,有的是找到勤工俭学岗位了。
“龚叔叔,实在抱歉啊,我到了慈溪,才知道你不是大老板,至今还借住在父母家中,可过去6年里,我常在信中向你讲困难。”
———摘自贫困生黄正娟发给龚学明的短信
编辑: 刘夏妍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