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全面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争创我市科学发展新优势,现就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的客观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区域范围。慈东滨海区规划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东与镇海区接壤,南与江北区相连,西接掌起镇,北临杭州湾,涵盖面积140.86平方公里的龙山镇行政区域(含规划面积42.17平方公里的慈东工业区)和待围垦的面积约27平方公里海域。
(二)现实基础。规划建设的慈东滨海区位于我市东部,是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平台。在近年来我市聚力推进慈东工业区开发建设、慈东片区行政区划调整、龙山镇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以及省级中心镇建设的基础上,慈东滨海区基础设施条件、城镇综合功能、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整合统筹力度不断加大,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为推进该区域更高水平的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区域海岸线长约13公里,沿海滩涂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具备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所需要的良好基础条件和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
(三)机遇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慈东滨海区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致力于以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升级为重要支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率先发展,产业发展正进入大调整、大变革、大重组的时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今年获国务院批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也以“一核两带十区十岛”为平台着力打造浙江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作为“十区”之一的慈东产业集聚区将面临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宁波化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毗邻的慈东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联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杭州湾新区体制调整后我市区域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将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慈东工业区将成为我市“十二五”时期最重要、最具潜力的产业大平台;随着杭甬高速复线、沿海北线慈东段、长邱线改建工程、宁波轻轨3号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我市“东融”宁波都市区的条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慈东滨海区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慈东滨海区当前发展面临产业层次相对不高、新城建设相对滞后、区镇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快等亟需深化解决的问题,有必要在体制机制上继续创新和完善,为区域进一步统筹整合和加快整体提升发展创造条件。
因此,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重点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实施我市“一个引领、五大突破”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牢牢把握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引领、五大突破”战略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一代产业新区为重点,以龙山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统筹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统筹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力争通过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慈东滨海区重点打造成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建成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山海交相辉映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新城。
(五)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产城融合、统筹发展。按照建设产业高地、滨海新城的要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加快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坚持产业联动、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实现以二产为主体的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坚持“东融宁波”、联动发展。积极呼应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开发,主动承接宁波都市产业功能,扩大开放合作,在跨行政区域合作中加快开发进度、提升建设水平。坚持“生态立区”、集约发展。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区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开发建设理念,以高起点定位、高强度投入、高品质环境为导向,加快推进资本、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进一步改善创业创新环境。
(六)功能定位。根据我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重点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的总体要求,慈东滨海区的功能定位是:宁波海洋经济重点突破区、省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
——宁波海洋经济重点突破区。以慈东工业区为依托,以杭州湾海域开发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蓝色经济”,加快构建优势明显、布局合理、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体系,努力建设成为宁波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成为海陆联动、高端发展的海洋经济重点突破区。
——省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立足区位、产业和环境优势,坚持低碳、绿色、环保产业导向,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切实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
——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和城乡均衡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努力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促进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集聚和新城开发带动人口集聚,全面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由“镇”向“城”跨越,努力打造成为慈溪东部集先进制造、商贸居住、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城市。
(七)功能区块。根据慈东滨海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该区域重点开发建设的功能区块,主要包括慈东工业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龙山新城,现代农业生态区,龙山和三北—范市城镇居住区以及文化生态旅游区。
(八)发展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联动开发、统筹发展”的思路,慈东滨海区的发展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目标(2011-2015年)。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初具规模,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居住人口达到15万以上;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良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中期目标(2016-2020年)。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慈东工业区、龙山新城等开发基本成型,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宁波海洋经济重点突破区、省内一流的生态工业园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基本实现。
——远期目标(2021-2030年)。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全面建成,成为宁波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建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编辑: 宁丁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