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作业写广告词:家长被“雷倒”,老师有“深意”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0-21 13:37:26报料热线:81850000

  10月18日晚,镇海仁爱中学一位学生家长在“东方论坛”上发帖,称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列举湖北恩施州两个熟悉的景区,并为其中一个景区写一句广告词。

  “宁波的初中生做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估计连他们学校的老师自己都不会做!”这位家长对老师出此题目大呼“晕倒”,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该试题竟来自湖北恩施地区初三学生毕业考试试题。

  这一帖子引起网友的高度关注,截至昨日晚上6时,网友的点击率已达到2.3万余人次,已有70条跟帖评论。老师为什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记者就此采访了当事老师。

  家长质疑

  这样的作业有什么意义?

  这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女儿的一道语文作业题,这道题目标着“(2010年湖北恩施改编)语文实验题”字样。内容是:恩施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恩施州旅游推介活动,请你参加到以下活动中来。(一)请列举你熟悉的恩施州内两个旅游风景区;(二)从你列举的景区中,选出最熟悉的一个,写一则广告词(不超过20字)。

  这位家长说,孩子放学后不会做这道题,于是向他请教。“我一看题目就晕倒,让她把宁波的知名风景名胜区写两个上去,至于看到的最多的广告词,那就是‘宁波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这位家长说,可是他女儿死活不肯这样写,说会被老师扣分的,坚持要上网搜索,“可就算搜出来了正确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激辩

  反对方:教师不能随便拿来

  此帖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不少网友批评教师不应该如此布置作业。

  网友xiaoer820826认为,“这应该是湖北当地的一次考试试题,是给湖北当地的学生考试用的,但是该校的老师估计连题目都没看,直接从网上下载了试卷,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把这个题目换成宁波的旅游景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了。”

  网友多米拉噶认为:“说明一点,老师出题是随便拿来的,拿来主义。”

  支持方:让学生拓展一些知识

  也有网友支持教师的做法,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署名“虫虫特攻队”的网友认为:“如果老师设计这个题目的意图,是想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搜集资料,然后完成这样的练习,那么,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开放性的题目。我觉得远远比做些死记硬背的题目要好,因为孩子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些地理知识,旅游知识,还能了解一些广告知识。”

  “我觉得,有可能想让学生拓展一些知识。如果出的是宁波的,也许有人会说宁波的谁都知道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作业写广告词:家长被“雷倒”,老师有“深意”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0-21 13:37:26

  10月18日晚,镇海仁爱中学一位学生家长在“东方论坛”上发帖,称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列举湖北恩施州两个熟悉的景区,并为其中一个景区写一句广告词。

  “宁波的初中生做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估计连他们学校的老师自己都不会做!”这位家长对老师出此题目大呼“晕倒”,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该试题竟来自湖北恩施地区初三学生毕业考试试题。

  这一帖子引起网友的高度关注,截至昨日晚上6时,网友的点击率已达到2.3万余人次,已有70条跟帖评论。老师为什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记者就此采访了当事老师。

  家长质疑

  这样的作业有什么意义?

  这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女儿的一道语文作业题,这道题目标着“(2010年湖北恩施改编)语文实验题”字样。内容是:恩施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恩施州旅游推介活动,请你参加到以下活动中来。(一)请列举你熟悉的恩施州内两个旅游风景区;(二)从你列举的景区中,选出最熟悉的一个,写一则广告词(不超过20字)。

  这位家长说,孩子放学后不会做这道题,于是向他请教。“我一看题目就晕倒,让她把宁波的知名风景名胜区写两个上去,至于看到的最多的广告词,那就是‘宁波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这位家长说,可是他女儿死活不肯这样写,说会被老师扣分的,坚持要上网搜索,“可就算搜出来了正确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激辩

  反对方:教师不能随便拿来

  此帖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不少网友批评教师不应该如此布置作业。

  网友xiaoer820826认为,“这应该是湖北当地的一次考试试题,是给湖北当地的学生考试用的,但是该校的老师估计连题目都没看,直接从网上下载了试卷,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把这个题目换成宁波的旅游景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了。”

  网友多米拉噶认为:“说明一点,老师出题是随便拿来的,拿来主义。”

  支持方:让学生拓展一些知识

  也有网友支持教师的做法,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署名“虫虫特攻队”的网友认为:“如果老师设计这个题目的意图,是想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搜集资料,然后完成这样的练习,那么,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开放性的题目。我觉得远远比做些死记硬背的题目要好,因为孩子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些地理知识,旅游知识,还能了解一些广告知识。”

  “我觉得,有可能想让学生拓展一些知识。如果出的是宁波的,也许有人会说宁波的谁都知道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