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四明山为花果山最佳原型 孙悟空原来与宁波有缘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30 09:48:38报料热线:81850000

主讲人方东博士,青年学者,副研究馆员,地域文化专家。

《西游记》水帘洞的原型——潺湲瀑布,《四明山志》中称为潺湲洞

四明山中的石猴原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深远。随着对《西游记》研究的深入,以及各地文化旅游事业的推进,目前国内多个地方都认为自己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地,主要有连云港云台山、宜兴善卷洞、洛阳花果山、山西娄烦花果山、福建顺昌宝山之说,尤以连云港云台山最有说服力。

  然而我考察了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之说后,发现宁波四明山作为《西游记》花果山原型地比连云港云台山更有优势。

  四明山地处浙东东海之滨,是中国沿海经度最东的一座名山,自古便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四明山山系庞大,号称二百八十二峰,周围八百里,旧时跨余姚、慈溪(后涉四明山慈南山区划归余姚)、鄞县、奉化、新昌(后涉四明山黄泽划为嵊县)、嵊县、上虞七县,今属余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五境,主体大部分在余姚市境内。

  根据考证,宁波四明山作为《西游记》花果山的原型地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四明山地理环境与花果山完全吻合

  《西游记》第一回中写花果山即写到了它的地理方位,文曰:“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四明山在东海之滨,而赋中有“东海之处耸崇巅”之句,四明山之巅高1021米,与“东海之处耸崇巅”相吻合。

  赋中“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所提的银山在今四明山北部的观海卫境内,古称浪港山,因明代正统至嘉靖年间曾在此开采银矿,故名银山,山处海边,为四明山之北脉。下句“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则隐含了宁波之名,明代明州已改为宁波。

  而赋中再下句提及的“丹崖”,正是四明山的核心景观丹山赤水之丹山,丹山俗称丹崖,是一堵百余米高的悬崖绝壁,陡峭如屏,下临深涧。呈褐红色的绝壁与岩缝间生长的茂密杂树,红绿相间,天然壁画,蔚为壮观。崖壁上题刻有“丹山赤水”四字痩金字体古迹,为宋徽宗御笔。

  再看傲来国。关于傲来国的具体方位,《西游记》书中第三回有载:“我们这(花果)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那国界中有一王位,满城中军民无数,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

  四明山向东200里,正好有舟山岛。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面积400多平方公里,足可称国。然而在明代时期,由于倭寇入侵,舟山岛长期为倭寇所占,在明嘉靖年间尤盛,因此书中所称的“傲来国”可能为“倭来国”原型,傲、倭字形相似,字声也略同。《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作者肯定经闻过东南倭患,故在书中也写到了“孙悟空夺其国之兵器”之事,也算是一种变相抗倭吧。

  第二、四明山的鞠侯与孙悟空的原型仙石极为吻合

  鞠侯又称鞠猴,为四明山徐凫峰顶一石猴岩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载:“鞠侯,雪窦西十五里,为徐凫山,有鞠侯岩,以其形似,凿字名之,攒峰割日,哀瀑崩云,诚奇地也。皮、陆以连臂、断肠当之,何山无猿,而以此私一四明哉!”鞠侯岩自唐代已富盛名,中唐著名诗人皮日休有“鞠侯”诗曰:“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姻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诗中所称的“鞠侯国”、“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等句十足是“猴群满山”、“孙悟空渡海求仙”、“小猴摘供水果”等写照。

  鞠侯岩作为四明山的胜迹之一,历代为文人所吟颂,自唐宋以来唱和不绝,至清代更有康熙重臣高士奇作诗曰:“徐凫真异境,别是一重天。猿臂如相接,山形似倒悬。洞中留古雪,树杪落飞泉。到此尘寰隔,清都有列仙。”诗中所称“猿臂如相接,山形似倒悬”指出了“石如猿猴、岩形倒悬”的“仙石”形象,即孙悟空所生石猴的原型石。

  鞠,意弯曲,侯通猴,岩即石,鞠侯岩形指未出生的石猴,而徐凫峰则为慢慢升仙之峰,徐意慢,凫指成仙得道。因此徐凫峰、鞠侯岩很可能为孙悟空所生石猴的原型。

  第三、花果山水帘洞名称与四明山的潺湲洞相吻合

  在《西游记》第一回中写到水帘洞:“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于是石猴(孙悟空)率先跳了进去,发现了这个水帘洞。

  以上诗文“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之句,可知水帘洞瀑布名为潺湲瀑布。

  四明山上也有潺湲瀑布,又称潺湲洞。潺湲洞是四明山主要胜迹之一,与鞠侯、石窗等一起在唐代起便被列为“四明九题”,明末所著《四明山志》载曰:“潺湲洞,余姚之白水宫是也。天宝间,从大兰移祠宇观于此。始刘、樊居潺湲洞侧,师事白君,因其故居也。”又载:“白水山,飞瀑注壑。奔扬滞沛,数里之内,时有雾露沾人,所谓潺湲洞也。初,白君有仙术,隐于洞侧……。”

  潺湲洞历代所著诗文甚多。元代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明代沈明臣也留下了“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

  潺湲洞瀑布从两峰之间的53米高处飞泻而下,似一道飞帘,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震地,极为壮观。瀑下有一岩洞,即潺湲洞。潺湲洞旁翠竹扶摇,与上诗文极其映衬。因此四明山潺湲洞实可能为花果山水帘洞之原型。

  在四明山上还存有一水帘洞,在鹁鸪岩,在20米高的飞瀑之下有一处洞口宽35米、高3米、深11米的水帘洞,洞內可容纳300多人。据说该水帘洞比连云港市花果山的水帘洞还要大三倍多。

  由于水帘洞是花果山的核心景观,四明山潺湲洞瀑布与《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水帘洞相吻合一致,这是四明山是花果山原型的最主要佐证。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四明山为花果山最佳原型 孙悟空原来与宁波有缘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0-30 09:48:38

主讲人方东博士,青年学者,副研究馆员,地域文化专家。

《西游记》水帘洞的原型——潺湲瀑布,《四明山志》中称为潺湲洞

四明山中的石猴原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深远。随着对《西游记》研究的深入,以及各地文化旅游事业的推进,目前国内多个地方都认为自己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地,主要有连云港云台山、宜兴善卷洞、洛阳花果山、山西娄烦花果山、福建顺昌宝山之说,尤以连云港云台山最有说服力。

  然而我考察了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之说后,发现宁波四明山作为《西游记》花果山原型地比连云港云台山更有优势。

  四明山地处浙东东海之滨,是中国沿海经度最东的一座名山,自古便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四明山山系庞大,号称二百八十二峰,周围八百里,旧时跨余姚、慈溪(后涉四明山慈南山区划归余姚)、鄞县、奉化、新昌(后涉四明山黄泽划为嵊县)、嵊县、上虞七县,今属余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五境,主体大部分在余姚市境内。

  根据考证,宁波四明山作为《西游记》花果山的原型地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四明山地理环境与花果山完全吻合

  《西游记》第一回中写花果山即写到了它的地理方位,文曰:“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四明山在东海之滨,而赋中有“东海之处耸崇巅”之句,四明山之巅高1021米,与“东海之处耸崇巅”相吻合。

  赋中“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所提的银山在今四明山北部的观海卫境内,古称浪港山,因明代正统至嘉靖年间曾在此开采银矿,故名银山,山处海边,为四明山之北脉。下句“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则隐含了宁波之名,明代明州已改为宁波。

  而赋中再下句提及的“丹崖”,正是四明山的核心景观丹山赤水之丹山,丹山俗称丹崖,是一堵百余米高的悬崖绝壁,陡峭如屏,下临深涧。呈褐红色的绝壁与岩缝间生长的茂密杂树,红绿相间,天然壁画,蔚为壮观。崖壁上题刻有“丹山赤水”四字痩金字体古迹,为宋徽宗御笔。

  再看傲来国。关于傲来国的具体方位,《西游记》书中第三回有载:“我们这(花果)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那国界中有一王位,满城中军民无数,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

  四明山向东200里,正好有舟山岛。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面积400多平方公里,足可称国。然而在明代时期,由于倭寇入侵,舟山岛长期为倭寇所占,在明嘉靖年间尤盛,因此书中所称的“傲来国”可能为“倭来国”原型,傲、倭字形相似,字声也略同。《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作者肯定经闻过东南倭患,故在书中也写到了“孙悟空夺其国之兵器”之事,也算是一种变相抗倭吧。

  第二、四明山的鞠侯与孙悟空的原型仙石极为吻合

  鞠侯又称鞠猴,为四明山徐凫峰顶一石猴岩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载:“鞠侯,雪窦西十五里,为徐凫山,有鞠侯岩,以其形似,凿字名之,攒峰割日,哀瀑崩云,诚奇地也。皮、陆以连臂、断肠当之,何山无猿,而以此私一四明哉!”鞠侯岩自唐代已富盛名,中唐著名诗人皮日休有“鞠侯”诗曰:“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姻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诗中所称的“鞠侯国”、“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等句十足是“猴群满山”、“孙悟空渡海求仙”、“小猴摘供水果”等写照。

  鞠侯岩作为四明山的胜迹之一,历代为文人所吟颂,自唐宋以来唱和不绝,至清代更有康熙重臣高士奇作诗曰:“徐凫真异境,别是一重天。猿臂如相接,山形似倒悬。洞中留古雪,树杪落飞泉。到此尘寰隔,清都有列仙。”诗中所称“猿臂如相接,山形似倒悬”指出了“石如猿猴、岩形倒悬”的“仙石”形象,即孙悟空所生石猴的原型石。

  鞠,意弯曲,侯通猴,岩即石,鞠侯岩形指未出生的石猴,而徐凫峰则为慢慢升仙之峰,徐意慢,凫指成仙得道。因此徐凫峰、鞠侯岩很可能为孙悟空所生石猴的原型。

  第三、花果山水帘洞名称与四明山的潺湲洞相吻合

  在《西游记》第一回中写到水帘洞:“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于是石猴(孙悟空)率先跳了进去,发现了这个水帘洞。

  以上诗文“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之句,可知水帘洞瀑布名为潺湲瀑布。

  四明山上也有潺湲瀑布,又称潺湲洞。潺湲洞是四明山主要胜迹之一,与鞠侯、石窗等一起在唐代起便被列为“四明九题”,明末所著《四明山志》载曰:“潺湲洞,余姚之白水宫是也。天宝间,从大兰移祠宇观于此。始刘、樊居潺湲洞侧,师事白君,因其故居也。”又载:“白水山,飞瀑注壑。奔扬滞沛,数里之内,时有雾露沾人,所谓潺湲洞也。初,白君有仙术,隐于洞侧……。”

  潺湲洞历代所著诗文甚多。元代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明代沈明臣也留下了“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

  潺湲洞瀑布从两峰之间的53米高处飞泻而下,似一道飞帘,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震地,极为壮观。瀑下有一岩洞,即潺湲洞。潺湲洞旁翠竹扶摇,与上诗文极其映衬。因此四明山潺湲洞实可能为花果山水帘洞之原型。

  在四明山上还存有一水帘洞,在鹁鸪岩,在20米高的飞瀑之下有一处洞口宽35米、高3米、深11米的水帘洞,洞內可容纳300多人。据说该水帘洞比连云港市花果山的水帘洞还要大三倍多。

  由于水帘洞是花果山的核心景观,四明山潺湲洞瀑布与《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水帘洞相吻合一致,这是四明山是花果山原型的最主要佐证。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