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丹崖
民间所传此山(四明山中心——五朵山)即为关押孙悟空的五行山原型
道教第九洞天——四明山洞天
第四、四明山的洞天和福地与《西游记》所载洞天和福地吻合
《西游记》在第一回写水帘洞时写到石猴(孙悟空)进入洞后,“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道家所称主要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一般的话一座名山为一个洞天或福地,在全国名山之中,既是道家洞天又是道家福地的可谓少之又少。然四明山正是其中之一,为道家“第九洞天”和“第六十三福地”。据盛唐道士司马承祯《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所撰列:“第九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又有“第六十三福地,茭湖渔澄洞,在古姚州西。始皇先生(皇初平)曾隐此处。”(明末黄宗義所著《四明山志》也均有载)
从《西游记》文中所称花果山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与四明山的洞天福地正相吻合,分别为一山一洞,即四明山的“四明山洞天,茭湖洞福地”。
第五、四明山道佛文化与《西游记》崇佛尊道的文化背景吻合
四明山自古便是道家名山。由于地处华东及东南沿海最东端,古人出于对神奇飘渺的海上仙山的向往寻求,历史上的求仙、访道者均认为这里是离海中仙山最近的地方,晋孙绰有《游天台山赋》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宅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历代以来,四明山求仙文化便兴盛不衰,早在秦代,秦始皇就来此以求神仙,乃至两汉魏晋,四明山更成为道教圣地、神仙宅窟,这里有刘阮遇仙、刘纲夫妇升仙、虞洪遇仙人丹丘子、王可交卖仙药、章全素化砚成金、俞叟作术周吕生、剡客梨州遇仙等众多的神仙逸事;又有梅福、魏伯阳、于吉、葛洪、皇初平、陶弘景、吴筠、施肩吾等著名道人在此的炼丹遗址;特别是在唐代及宋元时期,四明山道教宫殿恢弘,唐玄宗、宋徵宗等两次敕封敕建道观,使四明山位列天下道教名山前列,与五岳、峨嵋、庐山等齐名,当时主持四明道观的崔街、昊真阳、毛永贞等均为著名道士。
在《西游记》第一回文中,介绍花果山时所称“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十洲指的是道教所称的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海中十大仙境,三岛指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中三神山,均与道教有极大关系,这与四明山的道教名山和东海之脉背景正相吻合。
四明山的佛教文化也较为兴盛,杖锡、梨洲、雪窦为唐代四明三大名寺,至宋代雪窦寺更成为佛教“五山十刹”之一,宋理宗赵昀曾御书为“应梦名山”,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是东南最为盛名的名刹之一。
四明山东侧的普陀山为著名的洛迦山观世音道场,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四明山道佛名山的优势可谓与《西游记》文化中崇佛尊道的背景极为吻合。也对孙悟空的求道成仙文化及归依成佛等有重要影响。
第六、四明山是孙悟空原型的主要流传地
在四明山北部的原余姚县孙家境一带,至今仍流传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是他们的祖宗“孙鬼头”。
“孙鬼头”是余姚一带民间流传的一个人物,据说他相貌奇特,尖嘴猴腮,双瞳碧色,身高不满六尺,貌类侏儒,然而机智聪明,爱打抱不平,又以善于捉弄人而闻名,这与孙悟空的形象较为相似。在中国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孙鬼头历史与传说》一书中记载有他“戏弄豆腐店老板”、“施计报复村姑”等系列故事,与孙悟空爱捉弄人的特点相当吻合。
“孙鬼头”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为明万历年间的刑部主事孙如法。刑部主事可谓与孙悟空之弼马温差不多的小官,但由于孙如法曾在朝廷上反对神宗皇帝借册封郑贵妃并拟立郑妃之子福王为皇太子的事件,被民间称为大闹皇宫,此后虽然孙如法被贬谪潮阳尉,然最终福王也没当上皇太子。
孙家境的族人认为“孙如法大闹皇宫,搅了郑贵妃的如意好事”,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的原型。
孙如法的曾祖父孙燧,曾任刑部主事、右副都御史等职,祖父孙陞,为南京礼部尚书;父亲孙鑨,为吏部尚书,都是明朝颇有名望的官宦。孙家境还有这样的传说,说《西游记》的作者曾受到过孙氏家族的恩惠,故后经过加工,把“孙鬼头”作为了孙悟空的原型。“鬼头”之意正有顽皮、捣蛋、恶作剧以及机智灵活等特点,与孙悟空之形象正相吻合。而姓氏亦同,确实也是一证。
第七、吴承恩曾祖做过余姚县训导,吴承恩与四明山也有渊源
历史上《西游记》的作者有多种版本,而吴承恩只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经胡适与鲁迅考证而得出。
根据吴承恩故居的《吴氏家谱》所载,吴承恩的高祖吴鼎是个平民,曾祖吴铭做过浙江余姚县的儒学训导,祖父吴贞是国子监监生,做到了浙江仁和县的儒学教谕,而吴承恩到四十五岁时还仅是一员秀才,后来“入贡”并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读了十多年后,才至浙江长兴县任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从以上资料来看,吴承恩家族与浙江蛮有渊源,而其曾祖吴铭曾任职余姚,并主管教育,肯定跟余姚一些名门望族有过交情,吴承恩在六十岁高龄的时候还能到长兴县去当官,没有一定的背景是不可想象的。
明代的四明山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吴承恩稍早的王阳明和稍晚的徐霞客都曾留踪四明山中,四明山对吴承恩来说应该也是向往的,并且也应该寻踪此山之中。从《西游记》花果山中所提及的杨梅、桃子、樱桃、红杏、西瓜、柿子、芋栗、银杏等水果,这些都是四明山一带的主要特产,而杨梅更是其他地方少有的名果,因此可以推测并了解吴承恩是到过余姚和四明山的。
此外,四明山与《西游记》有渊源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中提到的蟠桃园,应该与四明山桃花坑一带的东岙桃园有一定关系,东岙桃园是奉化水蜜桃的发源地,也是四明山唐诗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清末民初编纂的《四明栖霞王氏宗谱》中录有古人的一首桃花坑诗,诗中提到了蟠桃会:“岩边笑指云深处,依旧桃花满千树。谁知应梦在名山,几度春风等闲去。上人谈无坐花下,我亦从之入蓬社。石潭神龙听法去,天雨宝花如斗大。回头欲见徐凫仙,拍手招我青崖巅。他年来赴蟠桃会,石上共话三生缘。”可见四明山桃园与《西游记》中的蟠桃园也有一定渊源。
又如,在第五回中,因孙悟空搅乱天宫后,玉皇大帝大怒,派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四大天王及十万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孙悟空,文中所载:“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大捍刀,飞云掣电;楮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
我们可以看到,在花果山上孙悟空的手下所用的兵器主要有六样,而其中却有“四明铲”,四明铲是四明山一带所独有的狩猎工具,而被武装到了花果山的队伍中,可见四明山与花果山之渊源。
当然,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肯定有作者想象的成分,而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区域和人文优势,像《西游记》这样一部长篇巨作的完成,作者应该跑过很多地方,也肯定吸纳了各个方面的传闻或资料,是一种集大成的整合工程。
但是在目前的评估中,根据我们所知的各个花果山原型地,四明山应该是最领先的,是《西游记》花果山的最佳原型地。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