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吉利集团高速发展势头不减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1 08:58:40报料热线:81850000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的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浙江吉利集团完美演绎的“自主创新”,令人惊叹不已。近年来,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感受到市场凉意、面临严峻发展形势,而吉利却像一辆马力强劲的汽车,在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跑越欢!

  吉利集团高速发展势头不减,究竟依靠什么样的动力?

  “牛市调头”全力创新

  由价格优势向技术领先转变,多项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8年,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临海下线,初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吉利,采取的是低价策略,以价格优势争抢市场。依靠“你便宜,我就比你更便宜”的路子,吉利确实也打开了一片市场。

  但是,吉利的决策者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弱点:价格竞争的路早晚会走不通。早调头,抓技术创新,抓质量服务,企业方能长盛不衰。

  在国内车市一片繁荣、企业普遍乐观的情况下,吉利毅然“牛市调头”。2007年5月,吉利集团在国内汽车企业中率先宣布,将实施由“价格优势”向“技术领先”的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吉利集团每年销售收入的10%左右,都投入研发,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汽车企业纷纷缩减投资的2008年,吉利的研发投入仍超过10亿元。

  从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CVVT先进发动机,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个实现产业化的自动变速箱,再到独创的爆胎安全控制系统BMBS,短短几年间,吉利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让人刮目相看。同时,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方面也取得新突破。截至去年底,吉利已拥有各种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270余项。“技术吉利”成为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2010年1月,“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民生关怀凝聚人心

  从“问题解决票”到“信息反馈墙”,员工心气顺企业“元气”旺

  吉利公司技术部的员工胡增辉最近心情舒畅,他在一张“问题解决票”上填写的“取消备胎支座”合理化建议,很快被采纳,每年可创造效益44万元,他自己也获得了公司奖励。

  同样受益于“问题解决票”的员工,在吉利比比皆是。

  在吉利集团各个厂区,放置了一沓沓这种空白的“问题解决票”,一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可以取一张票,填写意见建议。

  “问题解决票”、“信息反馈墙”,是吉利集团关爱员工、发挥员工主人翁意识的独特风景之一。2010年,公司员工共提出有效问题12391条,有效解决比例为99.88%;今年1至8月,员工提出有效问题9589条,有效解决率达到100%。

  “伤了员工的心,就是伤了企业的‘元气’。”李书福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员工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保障员工权益、保护员工积极性,彰显民生关怀,企业发展就有了“元动力”,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近些年,吉利集团关爱“大家庭”里的员工,办了不少实事:企业投资新建员工公寓,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员工;与当地优质幼儿园合作,创办企业幼儿园;在综合楼专门建造员工综合活动场,包括棋牌、乒乓球、台球、健身房、卡拉OK等文体设施;连续几年安排大巴,免费送外地员工回家过年。

  员工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尊严和乐趣。吉利集团为员工开辟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通道,设有管理、工程技术、制造、营销与服务、运营等5大类66个岗位序列,每个岗位序列有10个岗位层级,每个层级有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技能等四大通道,员工凭着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兴趣可以自主选择。

  有了企业与员工的“同向合力”、凝心聚力,吉利的发展显现出充沛的“元气”。2010年,吉利集团全年实现整车销售41.5万辆,同比增长25.8%,增幅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吉利集团高速发展势头不减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01 08:58:40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的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浙江吉利集团完美演绎的“自主创新”,令人惊叹不已。近年来,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感受到市场凉意、面临严峻发展形势,而吉利却像一辆马力强劲的汽车,在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跑越欢!

  吉利集团高速发展势头不减,究竟依靠什么样的动力?

  “牛市调头”全力创新

  由价格优势向技术领先转变,多项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998年,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临海下线,初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吉利,采取的是低价策略,以价格优势争抢市场。依靠“你便宜,我就比你更便宜”的路子,吉利确实也打开了一片市场。

  但是,吉利的决策者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弱点:价格竞争的路早晚会走不通。早调头,抓技术创新,抓质量服务,企业方能长盛不衰。

  在国内车市一片繁荣、企业普遍乐观的情况下,吉利毅然“牛市调头”。2007年5月,吉利集团在国内汽车企业中率先宣布,将实施由“价格优势”向“技术领先”的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吉利集团每年销售收入的10%左右,都投入研发,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汽车企业纷纷缩减投资的2008年,吉利的研发投入仍超过10亿元。

  从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CVVT先进发动机,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个实现产业化的自动变速箱,再到独创的爆胎安全控制系统BMBS,短短几年间,吉利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让人刮目相看。同时,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方面也取得新突破。截至去年底,吉利已拥有各种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270余项。“技术吉利”成为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2010年1月,“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民生关怀凝聚人心

  从“问题解决票”到“信息反馈墙”,员工心气顺企业“元气”旺

  吉利公司技术部的员工胡增辉最近心情舒畅,他在一张“问题解决票”上填写的“取消备胎支座”合理化建议,很快被采纳,每年可创造效益44万元,他自己也获得了公司奖励。

  同样受益于“问题解决票”的员工,在吉利比比皆是。

  在吉利集团各个厂区,放置了一沓沓这种空白的“问题解决票”,一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可以取一张票,填写意见建议。

  “问题解决票”、“信息反馈墙”,是吉利集团关爱员工、发挥员工主人翁意识的独特风景之一。2010年,公司员工共提出有效问题12391条,有效解决比例为99.88%;今年1至8月,员工提出有效问题9589条,有效解决率达到100%。

  “伤了员工的心,就是伤了企业的‘元气’。”李书福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员工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保障员工权益、保护员工积极性,彰显民生关怀,企业发展就有了“元动力”,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近些年,吉利集团关爱“大家庭”里的员工,办了不少实事:企业投资新建员工公寓,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员工;与当地优质幼儿园合作,创办企业幼儿园;在综合楼专门建造员工综合活动场,包括棋牌、乒乓球、台球、健身房、卡拉OK等文体设施;连续几年安排大巴,免费送外地员工回家过年。

  员工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尊严和乐趣。吉利集团为员工开辟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通道,设有管理、工程技术、制造、营销与服务、运营等5大类66个岗位序列,每个岗位序列有10个岗位层级,每个层级有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技能等四大通道,员工凭着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兴趣可以自主选择。

  有了企业与员工的“同向合力”、凝心聚力,吉利的发展显现出充沛的“元气”。2010年,吉利集团全年实现整车销售41.5万辆,同比增长25.8%,增幅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