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山高万丈松,祥符殿阁郁葱茏。登临徒觉心神旷,信是东来第一峰。”
宁波没有人不知道北郊灵山山坳东来峰上被称为“江南一绝”的古建筑瑰宝保国寺。
它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2013年,这座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的古建筑群将迎来它的千岁生日。
但是,宁波很少有人知道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
这位57岁的文保一线老兵,24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守望着这座精湛绝伦的文化遗存,延续着这个殿内“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不积尘”的千年之谜;他领着职工早出晚归辛勤地护卫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山林,让这片茂密林麓成为宁波的一块“绿肺”,成为宁波人节假日探幽寻古的胜地。
有职工说:余如龙不善言谈,很淳朴很“土”。也有职工说:他事事亲力亲为,处处勤俭节约;他以身作则,勤奋好学,埋头苦干,是我们的领路人。
■不情不愿,他走进了保国寺
24年前走进保国寺,从此与文保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对余如龙来说是完全没有料到的事。
1978年,从部队特种车辆维修厂复员回到老家宁波,他干上了老本行,凭着过硬的技术,他越干越顺手。1986年底,承包了江北四运汽车修理厂的余如龙成了大家羡慕的“万元户”。
他的名声也传到了保国寺。1987年年初,中山公园园林管理处所辖的保国寺园林小组并入保国寺文保所,新单位购买了一辆汽车,需要一位精通驾驶和修理技术的专业人员。一纸调令,余如龙被“挖”到了保国寺。
要放弃红红火火的汽修厂,去当一个月收入只有38元的司机,还要“发配”到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的乡下,余如龙一开始并不情愿。但是,自己出生在灵山脚下,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自己是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来到了保国寺。
这一年,余如龙33岁。一个技术精湛的汽车修理工,“半路出家”成为文保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从此他的事业和他热爱的这片土地连在了一起,和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这座古建筑群连在了一起。
■夯实基础,他把职工拧成了一股绳
1990年,通过竞聘上岗,余如龙成为保国寺文保所副所长。
管辖着方圆400亩山林、28.8公顷的土地和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全所却只有13个正式编制,大量的是外聘人员。文保人员和园林工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吵架、打架之事常有,不服气、谋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服气者甚至半夜两点多砸碎了余如龙家的玻璃窗。
如何管理团队?“我要像管理工厂一样,自己带头干,没有私心杂念,给大家做一个榜样。”余如龙暗暗地告诉自己。
首先做的是修路。原来的沙石路,路面窄、山路崎岖,雨水一冲又软又滑,行走十分不便。为解决经费困难,余如龙吃住在山上,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就着陡峭的山势,挖开坚硬的山石,手上不知磨出多少血泡,脚上不知磨穿多少双鞋,一块一块的山石被铺平,一米一米的道路在延伸。2年后,一条3公里长的崭新石板盘山道路出现在大家面前。
古建筑最怕什么?火!消防工作是头等大事。除带领大家日夜巡山、通宵值守,关键还必须保证消防用水。可当时保国寺仅有一个不足100立方米的蓄水池,靠雨天积水。消防备用水源不足,这成了悬在余如龙心里的一块巨石。
思来想去,他下决心引慈江河水上山。为节省开支,他带领全体员工参与建设,1000多米长的水管是他们一节节地接上山的,近600立方米的蓄水池是他们一锹锹挖出来的。
当时保国寺是从附近村庄拉的电线,电压在160伏以下,灯光时明时暗,展厅的正常用电得不到保证。于是,余如龙一次次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到电力部门申请专用变压器,很快,专用线路铺好了,电力不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路、水、电等基础工作做好了,保国寺文保安全的基础得到了夯实,余如龙身先士卒、踏实勤劳的工作作风也被大家看在眼里,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伙的心拧到了一起。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稳定了,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了。”余如龙用他的吃苦耐劳赢得了每一位职工的心。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