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李夫君正在绘图 ②李夫君画的乡村图 ③李夫君画的明清农具图
镇海骆驼街道朝阳村村民李夫君,今年61岁,凭借记忆和老人的描述,把几十年前的镇海乡村画得细致入微,连牛车、陵墓、古道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令人称奇。
和别人打赌画乡村
李夫君的第一幅作品是《庙王大队平面地图》,是2008年3月完成的。作品上画的是东起东海,南至堰头王,西邻清湖,北到藤山,实际涵盖面积为1.13平方公里的上世纪60年代“地图”。这幅“地图”,画得细致入微,房屋、河流、漕泊、牛车、坟墓等标注得一清二楚。
一位普通农民怎么会想到画这个?李夫君笑着告诉记者,这跟他无意间和别人打了个赌有关。
2008年,李夫君家门前开始修水泥路。有一次,他仔细看了勘探人员绘制的地图,感叹了一句:“其实画起来挺简单的嘛!”这话被一名村民听见了,嘲笑他吹牛皮。老李的认真劲上来了,当即跟他打了个赌——画不出来,我就给你5000元!
第二天中午,李夫君骑车在村里兜了一圈,回家就开始动笔。从下午1点半到3点,短短一个多小时,他的首张自绘地图出炉了。画完后,他拿给村里有点文化的老人评点,老人们看后都觉得不错,只是稍稍替他纠正一些细节。
还原村落历史图景
李夫君从此着魔。铅笔、白纸、尺子、橡皮是他的主要工具。一开始,他的“地图”画得并不工整,用来绘制的纸张也比较小。后来,随着思路逐渐清晰明朗,他的技术越来越好,拿出的成品也更加精致。
老李记忆力很好,年轻时跑过运输,50年前骆驼乃至镇海周边地区,哪里有几个河埠头都记得一清二楚。想想现在的地图,书店、报刊亭里随处能买,为了让自己的“地图”更有意义,他决定还原几十年前的朝阳村和周边原貌,凭记忆绘制家乡的历史图景。
“比例尺我靠自己以前的步测和行车里程进行评估,其它风物则是由儿时的记忆和父辈老人们的描述来还原。”老李说。
就这样,李夫君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历史。他画过的“地图”形式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丰富。像旧时慈溪县图、澥浦至贵驷路景图、上世纪40年代的清河乡地图及费家、楼家、李家等6个村庄的村落图,名门望族的陵墓构造图等,有的地图经他反复修改完善,已成为村里老人怀念旧时风貌的好图鉴。
画完明清农具再绣图
画了一些“地图”后,老李又有了新想法:“我要把明清时期的一些农业劳作方法和工具还原出来。后人有用就拿去看看,没有用的话,我打算留给小侄子玩。”
李夫君说,他十几岁就参加劳动,那时候的农具很多,许多是从明清流传下来的,相当古老。他对这些农具很有兴趣,每样都摸过、使用过,仔细地研究过,至今记忆深刻。
“除了平时常见的碾子、石磨,还有一些现在难以见到的捣子头、双篓箩等,这些都是大户人家才用得到的,平时老百姓家里根本没有,也用不上。”说起这些来,老李如数家珍。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绘出了含清代农用皮头铣在内的30种农具使用构造图。
老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画完农具,又想着去刺绣了。他说自己年轻时在绣品厂工作过,有些刺绣的底子。现在他能想到的“地图”、农具都画完了,就琢磨着去把朝阳村的“地图”给绣出来。
“可能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这些东西能勾起我年轻时的回忆,也让和我差不多年纪或年长的人,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老李说,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会一直坚持下去。
宁波晚报记者 马涛 通讯员 曹阳 文/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