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蛟龙”号潜航员付文韬现场热情解说“深潜”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1-12 07:42:25报料热线:81850000

付文韬在现场向观众介绍“蛟龙”号 王勇 摄

  ■聚焦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蛟龙”号1/2模型,而一旁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互动体验区,更是围了个水泄不通。原来,曾多次驾驶“蛟龙”号进行深潜的潜航勇士付文韬也来到了现场,正向宁波市民介绍自己下潜深海的故事,以及蕴藏在潜水器里的种种奥秘。

  80后小伙是“国宝”级潜航员

  昨天,付文韬以一身蓝色的下水服装亮相。80后的他一脸阳光帅气,是我国首批公开选拔并自行培训的潜航员,是我国“国宝”级潜航员。

  今年七八月份,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蛟龙号”海试团队,在东太平洋成功完成了5000米级深海试验,最大深度达到5188米,并相继完成了海底影像的收集、标志物布放、地形测绘、生物采集等多项任务,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迈入国际第一梯队。他告诉记者说,在“蛟龙”号5次下潜中,他作为右试航员兼任主驾驶参与了3次下潜任务。从2009年开始,付文韬一共下潜了18次,而作为主驾驶他就下潜了9次。

  “潜航员不仅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对身高、体重、年龄等有严格的要求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做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付文韬告诉记者说,从2007年春天开始,他接受了长达2年半的潜航员训练。如今每次执行潜航任务,他都保持一种冷静沉着的心态。

  跟宁波市民热情说“深潜”

  在现场,面对宁波市民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疑问,付文韬知无不言,热情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我很好奇,你们深潜时,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特意赶来会展中心观看“蛟龙”号模型的项大爷问道。付文韬介绍说,他们每次下海都要准备一个大包,里面准备了各种食物,还有生命支持系统如氧气瓶等,“但是这些东西只能提供我们3天半的正常生活,而目前我们每深潜一次的时间控制在10个小时左右,所以正常生活都是有保障的。”

  “听说潜水器下海都是由电池提供动力,那要是电用完了怎么办?”付文韬指着一旁的“蛟龙”号模型对市民说,潜水器在下海时会装上4块压载铁,来提供潜水器下降的重力。当潜水器快接近海底时,他们会抛弃其中两块压载铁,以使潜水器保持稳定。当潜水器要上升时,再把另外两块压载铁抛弃。“当然,我们用的银锌电池,用上几个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况且像手机一样,电池还可以设置省电模式等。”

  深潜时海上海下温度的差异也是市民问得最多的问题。对此,付文韬解释说,随着潜水器从海上深潜到海底,水温变化有20多摄氏度。因为潜水器体积有限,所以没有安装温控设备,对潜航员来说,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基础,这时他们也会及时增添衣服。

  深海取物最有意思是“抓活的”

  一边忙着解答市民的提问,付文韬还一边现场当起了讲解员。

  “看,这些都是从海底取样回来的多金属结核物,它里面能提取出铜、镍等物质。”付文韬指着一旁的样品对众人说,这些物质的提取就必须用到“蛟龙”号前端的两个机械手。

  付文韬说,深海取样最有意思的任务是“抓活的”,在与深海生物的斗智斗勇中取胜,采集到深海生物样本。

  “我的第一个猎物,是一个长约3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海参。看上去,它就像一个‘白萝卜’。”付文韬在距离七八米时发现了它,提前将机械手手爪张开并对准它,靠近时手爪一关闭,就抓到了,并把它放进生物篮里。

  据他透露,预计明年四五月份,“蛟龙”号将力争潜入海底7000米,推动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继续迈进。宁波晚报记者 徐文燕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蛟龙”号潜航员付文韬现场热情解说“深潜”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1-12 07:42:25

付文韬在现场向观众介绍“蛟龙”号 王勇 摄

  ■聚焦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蛟龙”号1/2模型,而一旁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互动体验区,更是围了个水泄不通。原来,曾多次驾驶“蛟龙”号进行深潜的潜航勇士付文韬也来到了现场,正向宁波市民介绍自己下潜深海的故事,以及蕴藏在潜水器里的种种奥秘。

  80后小伙是“国宝”级潜航员

  昨天,付文韬以一身蓝色的下水服装亮相。80后的他一脸阳光帅气,是我国首批公开选拔并自行培训的潜航员,是我国“国宝”级潜航员。

  今年七八月份,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蛟龙号”海试团队,在东太平洋成功完成了5000米级深海试验,最大深度达到5188米,并相继完成了海底影像的收集、标志物布放、地形测绘、生物采集等多项任务,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迈入国际第一梯队。他告诉记者说,在“蛟龙”号5次下潜中,他作为右试航员兼任主驾驶参与了3次下潜任务。从2009年开始,付文韬一共下潜了18次,而作为主驾驶他就下潜了9次。

  “潜航员不仅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对身高、体重、年龄等有严格的要求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做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付文韬告诉记者说,从2007年春天开始,他接受了长达2年半的潜航员训练。如今每次执行潜航任务,他都保持一种冷静沉着的心态。

  跟宁波市民热情说“深潜”

  在现场,面对宁波市民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疑问,付文韬知无不言,热情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我很好奇,你们深潜时,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特意赶来会展中心观看“蛟龙”号模型的项大爷问道。付文韬介绍说,他们每次下海都要准备一个大包,里面准备了各种食物,还有生命支持系统如氧气瓶等,“但是这些东西只能提供我们3天半的正常生活,而目前我们每深潜一次的时间控制在10个小时左右,所以正常生活都是有保障的。”

  “听说潜水器下海都是由电池提供动力,那要是电用完了怎么办?”付文韬指着一旁的“蛟龙”号模型对市民说,潜水器在下海时会装上4块压载铁,来提供潜水器下降的重力。当潜水器快接近海底时,他们会抛弃其中两块压载铁,以使潜水器保持稳定。当潜水器要上升时,再把另外两块压载铁抛弃。“当然,我们用的银锌电池,用上几个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况且像手机一样,电池还可以设置省电模式等。”

  深潜时海上海下温度的差异也是市民问得最多的问题。对此,付文韬解释说,随着潜水器从海上深潜到海底,水温变化有20多摄氏度。因为潜水器体积有限,所以没有安装温控设备,对潜航员来说,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基础,这时他们也会及时增添衣服。

  深海取物最有意思是“抓活的”

  一边忙着解答市民的提问,付文韬还一边现场当起了讲解员。

  “看,这些都是从海底取样回来的多金属结核物,它里面能提取出铜、镍等物质。”付文韬指着一旁的样品对众人说,这些物质的提取就必须用到“蛟龙”号前端的两个机械手。

  付文韬说,深海取样最有意思的任务是“抓活的”,在与深海生物的斗智斗勇中取胜,采集到深海生物样本。

  “我的第一个猎物,是一个长约3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海参。看上去,它就像一个‘白萝卜’。”付文韬在距离七八米时发现了它,提前将机械手手爪张开并对准它,靠近时手爪一关闭,就抓到了,并把它放进生物篮里。

  据他透露,预计明年四五月份,“蛟龙”号将力争潜入海底7000米,推动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继续迈进。宁波晚报记者 徐文燕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