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夫妻搭档,合做草席 黄古林草席名扬四方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13 12:48:51报料热线:81850000

  黄古林草席,曾名“宁席”、“甬席”、“明席”,主要品种有麻筋席、纱筋席和软筋席,尤以白麻筋席迭面平直、编织紧密、硬朗挺括、吸汗力强而闻名。

  黄古林,原是浙东水乡古村,紧靠在汉唐时代已经形成的广德湖。由于村中将广德湖野生灯芯草培植为席草,故以席和草著名,千年之前织成草席,成为床上或炕上铺设用品。如今,说到草席,恐怕宁波周边知道“黄古林”的人都不在少数!

  夫妻搭档,合做草席

  天气渐渐转凉,普通老百姓家里夏日睡的凉席也都纷纷收纳入柜。可是,宁波最有名的草席之乡——鄞州古林镇的草席制作,却并没有停歇。近日,记者随意走进古林镇仲一村的一户人家,就发现夫妻两人正忙碌着制作草席。夫妻搭档,十分默契。

  他们正在进行的,是草席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编织。夫妻俩一个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的侧面叉草……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流畅,几乎没有间隙,也没有停顿。这需要多少年的合作,才会有这样默契?

  夫妻两人,丈夫叫郑华定,妻子叫康小菊,都已经年过半百。“我们今天一早5点不到就开始了,一幅一米八宽的草席,要8个小时才能完成。”康小菊在休息的间歇,向记者介绍。“从小,他们就在父母身边看到大人们做草席的每个流程,耳濡目染,年纪小小就会做了。”

  在隔壁的房间里,放置着几筒他们刚做完不久的草席,都是有人专门来订做的。说起黄古林草席的优点,康小菊如数家珍:“耐磨就不说了,用上十年都不会坏的。而且夏季,你出汗再多,席子的颜色只会慢慢发红,却不会烂……”

  历史悠远,名扬四方

  黄古林草席的编织历史悠远。1973年冬在宁波鄞县古林镇芦家桥史前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的碳化草席碎片,就可以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这里定居并开始利用野生灯芯草编织草席。

  据宋代宝庆《四明志》记载,唐朝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宁波草席已传到高丽,距今已有1300年。据明朝《成化四明郡志》记载:“鄞西多种席草,民以织席为业,著四方,曰:明席。”

  20世纪20年代,鄞县人史翔熊为抵制日本软席输入,扩大草席外销,曾用甘蔗或芭蕉叶柄纤维编织甘露席;用席草编织纱经双花席,使席草编织工艺品种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席行向宁波和上海辐射,当时,宁波城厢有30多家席行,几乎都是黄古林一带人开设的。较有名气的是:念条街上的“水天吉”、“水协兴”,中马路的“震安祥”、“万亿”,大道头的“安吉”、“安泰”,宫后街的“任恒泰”等等。后到上海经商的席行是:石路的“德大”、“万茂”,新闻路的“顺利”,虹口的“仁泰”,金陵中路的“正大”等。有的甚至在天津、汉口开设分号。

  新中国成立后,草席作为家庭主要副业,生产和流通有更大发展。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名黄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大会的各国首脑,从此“黄古林草席”更是名扬四方。2000年在泰国举行的国际农博会上又荣获银奖。

  工艺复杂,环环紧扣

  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首先就是要备料,草席的主要原料是席草,席草于头年的10月~11月种植在水田,到次年7月上、中旬收割,通过三朝翻晒后,把干草捆成30斤左右一把,用早稻草覆盖贮藏备用,保管时严防通风受潮。除了席草为主料外,支撑加强的经线采用苧麻或络(绿)麻,搓纺成细绳,且有粗细之分。

  编织则必须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这是古林草席有异于其他各地的独特制法。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叉草人把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间,将草送入筋内,马上将“替臂”拉回,压扣人立即把“扣”压下,同时得把伸露在席筋处的草根拗进。

  最后就是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平放在桌面上,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编织后的草往一个方向推,使草紧靠一起,席子就更结实,然后把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最后卷成筒状。

  青黄不接,大力保护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鄞西一带家家织席,因此它的技艺传承也是集体传承,户户承续。一般农户人家孩子在七八岁时就跟随父母开始织席,耳濡目染,从简单的操作逐渐到独自操作,可以说人人都会。但是,现在草席手工编织人员年龄都在六七十乃至80余岁,而且人数逐年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时期。

  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鄞州区已将古林草席编织列入重点保护项目,并报送列入宁波市级、浙江省级保护项目。古林镇的仲一村被确定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村里80岁高龄的编织能手袁阿兰为传承人。古林镇中学还编制了《古林市场草席编织》教材并向学生授课,同时,建立了黄古林草席编织室、陈列室。目前该校已经成为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古林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可见,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还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 通讯员 陈素君/文 记者 王 鹏/摄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夫妻搭档,合做草席 黄古林草席名扬四方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13 12:48:51

  黄古林草席,曾名“宁席”、“甬席”、“明席”,主要品种有麻筋席、纱筋席和软筋席,尤以白麻筋席迭面平直、编织紧密、硬朗挺括、吸汗力强而闻名。

  黄古林,原是浙东水乡古村,紧靠在汉唐时代已经形成的广德湖。由于村中将广德湖野生灯芯草培植为席草,故以席和草著名,千年之前织成草席,成为床上或炕上铺设用品。如今,说到草席,恐怕宁波周边知道“黄古林”的人都不在少数!

  夫妻搭档,合做草席

  天气渐渐转凉,普通老百姓家里夏日睡的凉席也都纷纷收纳入柜。可是,宁波最有名的草席之乡——鄞州古林镇的草席制作,却并没有停歇。近日,记者随意走进古林镇仲一村的一户人家,就发现夫妻两人正忙碌着制作草席。夫妻搭档,十分默契。

  他们正在进行的,是草席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编织。夫妻俩一个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的侧面叉草……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流畅,几乎没有间隙,也没有停顿。这需要多少年的合作,才会有这样默契?

  夫妻两人,丈夫叫郑华定,妻子叫康小菊,都已经年过半百。“我们今天一早5点不到就开始了,一幅一米八宽的草席,要8个小时才能完成。”康小菊在休息的间歇,向记者介绍。“从小,他们就在父母身边看到大人们做草席的每个流程,耳濡目染,年纪小小就会做了。”

  在隔壁的房间里,放置着几筒他们刚做完不久的草席,都是有人专门来订做的。说起黄古林草席的优点,康小菊如数家珍:“耐磨就不说了,用上十年都不会坏的。而且夏季,你出汗再多,席子的颜色只会慢慢发红,却不会烂……”

  历史悠远,名扬四方

  黄古林草席的编织历史悠远。1973年冬在宁波鄞县古林镇芦家桥史前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的碳化草席碎片,就可以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这里定居并开始利用野生灯芯草编织草席。

  据宋代宝庆《四明志》记载,唐朝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宁波草席已传到高丽,距今已有1300年。据明朝《成化四明郡志》记载:“鄞西多种席草,民以织席为业,著四方,曰:明席。”

  20世纪20年代,鄞县人史翔熊为抵制日本软席输入,扩大草席外销,曾用甘蔗或芭蕉叶柄纤维编织甘露席;用席草编织纱经双花席,使席草编织工艺品种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席行向宁波和上海辐射,当时,宁波城厢有30多家席行,几乎都是黄古林一带人开设的。较有名气的是:念条街上的“水天吉”、“水协兴”,中马路的“震安祥”、“万亿”,大道头的“安吉”、“安泰”,宫后街的“任恒泰”等等。后到上海经商的席行是:石路的“德大”、“万茂”,新闻路的“顺利”,虹口的“仁泰”,金陵中路的“正大”等。有的甚至在天津、汉口开设分号。

  新中国成立后,草席作为家庭主要副业,生产和流通有更大发展。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名黄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大会的各国首脑,从此“黄古林草席”更是名扬四方。2000年在泰国举行的国际农博会上又荣获银奖。

  工艺复杂,环环紧扣

  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首先就是要备料,草席的主要原料是席草,席草于头年的10月~11月种植在水田,到次年7月上、中旬收割,通过三朝翻晒后,把干草捆成30斤左右一把,用早稻草覆盖贮藏备用,保管时严防通风受潮。除了席草为主料外,支撑加强的经线采用苧麻或络(绿)麻,搓纺成细绳,且有粗细之分。

  编织则必须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这是古林草席有异于其他各地的独特制法。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叉草人把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间,将草送入筋内,马上将“替臂”拉回,压扣人立即把“扣”压下,同时得把伸露在席筋处的草根拗进。

  最后就是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平放在桌面上,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编织后的草往一个方向推,使草紧靠一起,席子就更结实,然后把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最后卷成筒状。

  青黄不接,大力保护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鄞西一带家家织席,因此它的技艺传承也是集体传承,户户承续。一般农户人家孩子在七八岁时就跟随父母开始织席,耳濡目染,从简单的操作逐渐到独自操作,可以说人人都会。但是,现在草席手工编织人员年龄都在六七十乃至80余岁,而且人数逐年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时期。

  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鄞州区已将古林草席编织列入重点保护项目,并报送列入宁波市级、浙江省级保护项目。古林镇的仲一村被确定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村里80岁高龄的编织能手袁阿兰为传承人。古林镇中学还编制了《古林市场草席编织》教材并向学生授课,同时,建立了黄古林草席编织室、陈列室。目前该校已经成为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古林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可见,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还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 通讯员 陈素君/文 记者 王 鹏/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