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搭建“阳光家园”平台 帮助智障者就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18 09:38:51报料热线:81850000

  不久前,河南黑窑使用智障“奴工”事件,通过媒体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智障者沦为奴工的事件陆续浮出水面,一再挑战着公众脆弱的神经。如何由政府提供良性合理的机制平台,帮助其实现正规就业的梦想,这已是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做工作”的心愿

  “我想做工作,我想要洗碗,端盘子。”19岁的军军是一名四级智障残疾人。他没有数字的概念,分不清钱币面额的大小,一个人坐公交车会紧张。但他和正常人一样,喜欢唱歌,喜欢看综艺频道,喜欢聊QQ,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说笑。

  智障者一般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往往表现为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交往能力差等特点。

  目前,我市持证的智障残疾人为14567人,绝大多数的智障者居家安养,由家人提供或购买家政服务。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处在16岁-45岁法定就业年龄段的中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病情稳定),经过教育或者康复培训,有愿望和能力参与就业。他们能够看新闻了解时事,自己动手做午餐,考取初级面点师证书,也有不少像指挥家舟舟一样的智障人士,拥有待人发掘的独特才华。

  通过工作融入社会,获得来自社会的认同,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我们对残疾人士的尊重。

  企业得转变观念

  相比其他残疾类别,智障人士的就业难度更大,这是业内的共识。

  主观上,智障者走向社会时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教育一般侧重在生活和交流等基本能力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不少社区向企业推荐员工后,智障人士会因不能适应工作等原因被一再退回。

  客观上,企业对智障群体仍有顾虑。智障群体并没有属于自己特殊口径的招工优惠,不少企业更愿意聘用聋哑或者肢残人士,满足其成为助残就业“福利企业”的条件,以便享受税收优惠。

  但事实上,不少智障员工很优秀,他们没有薪金要求,认真做好手头的工作,洗车子、端盘子也比其他人更加用心。三级智残的双胞胎肖宗状、肖宗元年年被评为麦当劳的“优秀员工”。

  “经过培训,中轻度智障者完全可以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甚至会比一些普通人更加负责,更加任劳任怨。”市残联教育就业部吴道涛主任表示,希望更多企业主转变观念,呼吁社会共同来解决智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撑起就业“保障”伞

  “在宁波,对智障人士的重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群体将引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据吴道涛介绍,宁波在智障者就业上有一些好的经验。

  粘标签,把螺丝钉分袋,串珠做工艺品……在布置得像幼儿园一样缤纷的场所,智障者通过机构提供的生产流水线工作,月末得到自己的“工资”收入。目前,市级挂牌确认的残疾人日间照料式托养机构已有24家,覆盖了我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它们依托街道(乡镇)、社区,除康复照料外,还兼有庇护工场、工(农)疗、职业培训等辅助性服务功能,可直接向企业推荐经过培训的智障者就业。

  去年起,我市还统一搭建起“阳光家园”的平台,对符合标准的机构按不同规模,给予每家5万-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其生产产品也作为专产、专管的庇护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范围。

  此外,我市还有8个“工疗机构”,通过在企业内开辟一个车间,专门为智障、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工作。宁波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2008年刚成立工疗车间时,是浙江省第一家获批的残疾人工疗机构。目前,该企业已接受精神残疾人数24人,智力残疾38名,超过企业职工总人数的一半。

  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黄 合 通讯员 张 胜 董建亚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搭建“阳光家园”平台 帮助智障者就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1-11-18 09:38:51

  不久前,河南黑窑使用智障“奴工”事件,通过媒体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智障者沦为奴工的事件陆续浮出水面,一再挑战着公众脆弱的神经。如何由政府提供良性合理的机制平台,帮助其实现正规就业的梦想,这已是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做工作”的心愿

  “我想做工作,我想要洗碗,端盘子。”19岁的军军是一名四级智障残疾人。他没有数字的概念,分不清钱币面额的大小,一个人坐公交车会紧张。但他和正常人一样,喜欢唱歌,喜欢看综艺频道,喜欢聊QQ,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说笑。

  智障者一般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往往表现为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交往能力差等特点。

  目前,我市持证的智障残疾人为14567人,绝大多数的智障者居家安养,由家人提供或购买家政服务。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处在16岁-45岁法定就业年龄段的中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病情稳定),经过教育或者康复培训,有愿望和能力参与就业。他们能够看新闻了解时事,自己动手做午餐,考取初级面点师证书,也有不少像指挥家舟舟一样的智障人士,拥有待人发掘的独特才华。

  通过工作融入社会,获得来自社会的认同,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我们对残疾人士的尊重。

  企业得转变观念

  相比其他残疾类别,智障人士的就业难度更大,这是业内的共识。

  主观上,智障者走向社会时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教育一般侧重在生活和交流等基本能力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不少社区向企业推荐员工后,智障人士会因不能适应工作等原因被一再退回。

  客观上,企业对智障群体仍有顾虑。智障群体并没有属于自己特殊口径的招工优惠,不少企业更愿意聘用聋哑或者肢残人士,满足其成为助残就业“福利企业”的条件,以便享受税收优惠。

  但事实上,不少智障员工很优秀,他们没有薪金要求,认真做好手头的工作,洗车子、端盘子也比其他人更加用心。三级智残的双胞胎肖宗状、肖宗元年年被评为麦当劳的“优秀员工”。

  “经过培训,中轻度智障者完全可以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甚至会比一些普通人更加负责,更加任劳任怨。”市残联教育就业部吴道涛主任表示,希望更多企业主转变观念,呼吁社会共同来解决智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撑起就业“保障”伞

  “在宁波,对智障人士的重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群体将引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据吴道涛介绍,宁波在智障者就业上有一些好的经验。

  粘标签,把螺丝钉分袋,串珠做工艺品……在布置得像幼儿园一样缤纷的场所,智障者通过机构提供的生产流水线工作,月末得到自己的“工资”收入。目前,市级挂牌确认的残疾人日间照料式托养机构已有24家,覆盖了我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它们依托街道(乡镇)、社区,除康复照料外,还兼有庇护工场、工(农)疗、职业培训等辅助性服务功能,可直接向企业推荐经过培训的智障者就业。

  去年起,我市还统一搭建起“阳光家园”的平台,对符合标准的机构按不同规模,给予每家5万-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其生产产品也作为专产、专管的庇护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范围。

  此外,我市还有8个“工疗机构”,通过在企业内开辟一个车间,专门为智障、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工作。宁波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2008年刚成立工疗车间时,是浙江省第一家获批的残疾人工疗机构。目前,该企业已接受精神残疾人数24人,智力残疾38名,超过企业职工总人数的一半。

  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黄 合 通讯员 张 胜 董建亚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