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象山
象山黄公岙村因影视而致富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21 07:16:12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群头”俞民岳(右三)和他手下的群众演员。记者 崔引 摄

  一片香樟伫立村头,翠叶苍苍,静候来客盈门;笔直整洁的公路,整齐漂亮的农家庭院,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走进象山县新桥镇黄公岙村,记者的第一印象是静谧和天然。但一旦亲近这个村庄,你又会感觉它有点与众不同。由于毗邻象山影视城,当地村民当群众演员、开影视客栈、办影视餐厅……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已经吃起了“旅游饭”、“文化饭”。

  这一改变缘于2005年,当年,著名导演张纪中偶然到访看中了离黄公岙村不远的一片滩涂平地和奇峰异峦,“造城”拍摄电视剧《神雕侠侣》,象山影视城开始平地崛起,黄公岙村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浙渐有了“影视第一村”的美誉。今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个2000人的村庄,看一看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究竟是怎样改变一个村庄的。

  影视客栈快成“一条街”

  黄公岙村地处象山大塘港东南侧,是进入象山影视城的必经之路。一进村,就看到七八株大香樟葱郁如华盖,村公路两旁是一排整齐漂亮的农家庭院,其中不少打出了“影视农家客栈”的招牌。

  吴仁弟是村里第一个开影视农家客栈的。他家几年前就盖了一幢漂亮的楼房,今年5月,镇里出台政策鼓励村民开客栈,规定首批开客栈的村民有每间客房5000元的补助。

  “一开始谁心里都没底,大家讨论的多,行动的少。但我看好未来的发展,报了名,投资30多万元对房子进行了装修。”吴仁弟说,他在自家4层小楼里开了13间客房,只在三楼留了一间房供自己住,成为影视客栈001号。开业不久就迎来了在影视城拍戏的《轩辕剑》剧组入住,第一笔生意就进账1万多元。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剧组入住,最近,《曹操》、《铠甲勇士》等好几个剧组开拍,有几百号人,影视城的酒店根本就容纳不了,很多分流到了离影视城步行仅10多分钟的黄公岙村。

  与吴仁弟家一路之隔,村民史久如、史悠马都在新盖的楼房里上下忙活。史久如把在县城的房子卖掉,花了120万元在老屋的地基上盖了一幢新楼房,有20间客房,正在进行后期的装修。而泥水工史悠马干脆自己动手,花了20多万元把自家的新楼改成了有12间客房的影视客栈。在村公路两旁,这样的农家客栈已经有了28家,共有床位100多个,大有“影视客栈一条街”之势。

  八成村民演过戏

  “明天凌晨5点我直接开车来接你,早点起床,剧组一早就开机呢!”记者碰到俞民岳的时候,他正焦急地给黄公岙村一位村民打电话。作为象山影视城一位名气不小的“群头”(群众演员召集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剧组组织群众演员。在昨天记者采访的20多分钟里,他的手机隔两三分钟就响一次。

  5年前,俞民岳在影视城做保安队长,当时张纪中在影视城拍《神雕侠侣》,急需十几个群众演员。俞民岳没花多少时间,就拉来了10多位村民。从此,只要一有剧组需要招群众演员,影视城的经理就会找俞民岳帮忙。时间一长,俞民岳一门心思做起了“群头”。现在,他手头上有两三百个群众演员资源,只要剧组提前两三天通知,他一个电话就能把这些群众演员全都安排到位。

  在俞民岳简陋的办公室,一面墙上贴着供剧组挑选的100多位群众演员的头像,另一面墙上贴着新版《水浒传》的一张剧照,上面一个人物正是俞民岳扮演的。俞民岳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好几部戏里演过将军、镖师、刽子手等形象。

  据统计,整个象山县当过群众演员的至少在3万人次以上,影视城周边常年活跃着1000多人的农民群众演员队伍。而黄公岙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子,近80%的村民都当过群众演员。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镜头前站一下,每天也能获得50元的收入。今年,到影视城拍摄的剧组有25个,预计全年将动用逾2万人次的群众演员。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演员”这个原本和村民们毫不相干的职业,突然也成了他们的身份之一。

  “起初,感觉做群众演员挺新鲜,但现在一点也不稀奇,只要你有时间,就可以当。”村民方绚淮在好几部戏里“出过镜”,她告诉记者,拍戏不只是种娱乐,更是一种别样的人生阅历。有没有台词不重要,露不露脸也不是重点,哪怕有个背影,也很满足。

  通过一次次的群众演员经历,也有人开始学习同是草根出身的王宝强,拍起戏来兢兢业业,成了剧组随时招呼的对象。有些“入戏过深”的村民直接扔下锄头进剧组当起了剧务。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黄公岙村因影视而致富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21 07:16:12

“群头”俞民岳(右三)和他手下的群众演员。记者 崔引 摄

  一片香樟伫立村头,翠叶苍苍,静候来客盈门;笔直整洁的公路,整齐漂亮的农家庭院,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走进象山县新桥镇黄公岙村,记者的第一印象是静谧和天然。但一旦亲近这个村庄,你又会感觉它有点与众不同。由于毗邻象山影视城,当地村民当群众演员、开影视客栈、办影视餐厅……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已经吃起了“旅游饭”、“文化饭”。

  这一改变缘于2005年,当年,著名导演张纪中偶然到访看中了离黄公岙村不远的一片滩涂平地和奇峰异峦,“造城”拍摄电视剧《神雕侠侣》,象山影视城开始平地崛起,黄公岙村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浙渐有了“影视第一村”的美誉。今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个2000人的村庄,看一看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究竟是怎样改变一个村庄的。

  影视客栈快成“一条街”

  黄公岙村地处象山大塘港东南侧,是进入象山影视城的必经之路。一进村,就看到七八株大香樟葱郁如华盖,村公路两旁是一排整齐漂亮的农家庭院,其中不少打出了“影视农家客栈”的招牌。

  吴仁弟是村里第一个开影视农家客栈的。他家几年前就盖了一幢漂亮的楼房,今年5月,镇里出台政策鼓励村民开客栈,规定首批开客栈的村民有每间客房5000元的补助。

  “一开始谁心里都没底,大家讨论的多,行动的少。但我看好未来的发展,报了名,投资30多万元对房子进行了装修。”吴仁弟说,他在自家4层小楼里开了13间客房,只在三楼留了一间房供自己住,成为影视客栈001号。开业不久就迎来了在影视城拍戏的《轩辕剑》剧组入住,第一笔生意就进账1万多元。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剧组入住,最近,《曹操》、《铠甲勇士》等好几个剧组开拍,有几百号人,影视城的酒店根本就容纳不了,很多分流到了离影视城步行仅10多分钟的黄公岙村。

  与吴仁弟家一路之隔,村民史久如、史悠马都在新盖的楼房里上下忙活。史久如把在县城的房子卖掉,花了120万元在老屋的地基上盖了一幢新楼房,有20间客房,正在进行后期的装修。而泥水工史悠马干脆自己动手,花了20多万元把自家的新楼改成了有12间客房的影视客栈。在村公路两旁,这样的农家客栈已经有了28家,共有床位100多个,大有“影视客栈一条街”之势。

  八成村民演过戏

  “明天凌晨5点我直接开车来接你,早点起床,剧组一早就开机呢!”记者碰到俞民岳的时候,他正焦急地给黄公岙村一位村民打电话。作为象山影视城一位名气不小的“群头”(群众演员召集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剧组组织群众演员。在昨天记者采访的20多分钟里,他的手机隔两三分钟就响一次。

  5年前,俞民岳在影视城做保安队长,当时张纪中在影视城拍《神雕侠侣》,急需十几个群众演员。俞民岳没花多少时间,就拉来了10多位村民。从此,只要一有剧组需要招群众演员,影视城的经理就会找俞民岳帮忙。时间一长,俞民岳一门心思做起了“群头”。现在,他手头上有两三百个群众演员资源,只要剧组提前两三天通知,他一个电话就能把这些群众演员全都安排到位。

  在俞民岳简陋的办公室,一面墙上贴着供剧组挑选的100多位群众演员的头像,另一面墙上贴着新版《水浒传》的一张剧照,上面一个人物正是俞民岳扮演的。俞民岳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好几部戏里演过将军、镖师、刽子手等形象。

  据统计,整个象山县当过群众演员的至少在3万人次以上,影视城周边常年活跃着1000多人的农民群众演员队伍。而黄公岙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子,近80%的村民都当过群众演员。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镜头前站一下,每天也能获得50元的收入。今年,到影视城拍摄的剧组有25个,预计全年将动用逾2万人次的群众演员。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演员”这个原本和村民们毫不相干的职业,突然也成了他们的身份之一。

  “起初,感觉做群众演员挺新鲜,但现在一点也不稀奇,只要你有时间,就可以当。”村民方绚淮在好几部戏里“出过镜”,她告诉记者,拍戏不只是种娱乐,更是一种别样的人生阅历。有没有台词不重要,露不露脸也不是重点,哪怕有个背影,也很满足。

  通过一次次的群众演员经历,也有人开始学习同是草根出身的王宝强,拍起戏来兢兢业业,成了剧组随时招呼的对象。有些“入戏过深”的村民直接扔下锄头进剧组当起了剧务。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