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衢族大黄鱼(本地大黄鱼)闽东族大黄鱼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继率先攻克本地大黄鱼繁育养难题之后,本地大黄鱼(也即岱衢族大黄鱼)产业化在宁波全面启动,而有正宗东海海区血统、肉质更鲜美的人工养殖本地大黄鱼的产量将大为增加,并且口感将全面接近野生鱼。
目前市场上的大黄鱼基本是“闽东族”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有“海水国鱼”的美名。因其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大黄鱼分为“闽东族”和“岱衢族”。
其中“闽东族”大黄鱼主要分布在浙南、福建和广东沿海,“岱衢族”大黄鱼主要分布在浙北舟山岱衢洋渔场,是历史上东海大黄鱼的主要代表。岱衢族大黄鱼因其体色金黄、肉质鲜嫩和历史记忆等因素,更受浙江、上海一带消费者欢迎。
但是,由于滥捕等多方面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岱衢族大黄鱼已形不成渔汛。
从1996年开始,我市在象山港内的西坞港、奉化桐照海域以及象山崇堍港等区域大规模养殖“闽东族”大黄鱼。然而,“闽东族”大黄鱼经过10多代的近亲繁殖,种质严重退化,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多发、商品鱼品质低下,商品价格不高。
目前,宁波市场上的商品鱼,基本上来源于我市及周边地区和福建养殖的“闽东族”大黄鱼。
市场对野生大黄鱼的需求巨大
事实上,在岱衢族大黄鱼产量迅速下降的同时,我市的科研单位开展了岱衢族大黄鱼野生种鱼的采捕、保活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实施岱衢族大黄鱼品种培育方面的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300余万元,在大黄鱼原种保存、良种选育、脱脂加工等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岱衢族大黄鱼产业化进程却并不顺当。
“采捕野生岱衢族大黄鱼作为亲本,投入高、风险大,相关苗种企业想干不敢干。”据一业内人士透露,最终推动岱衢族大黄鱼产业化的还是浙江、上海等地区对野生大黄鱼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野生大黄鱼与养殖野生大黄鱼20-30倍的价差。
本地大黄鱼产业化全面启动
2007年,宁波市科技局实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市科技经费资助50万元,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建设原良种活体保存库,对大黄鱼等重要养殖种类的原种与良种的活体进行保存。
前不久,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等10家单位承担的《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资助,中央财政补助165万元;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4家单位承担、宁波大学竺俊全教授为主持人的《岱衢族大黄鱼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11年度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资助,市财政科技经费计划补助100万元;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单位承担、吴雄飞研究员为主持人的《岱衢族大黄鱼科技创新团队》,列入2011年度宁波市第二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建议名单,3至5年内计划给予100万元-300万元科技项目经费支持。
“这意味着,岱衢族大黄鱼产业化、商业化在宁波全面启动。”业内人士称,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目的是解决产业化中的技术难题。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