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北仑
北仑:一对老搭档“对敲”10多年坚守打铁铺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1-23 09:56:08报料热线:81850000

胡振乔(穿夹克者)和张兆军(挽袖者)正在打铁。

上图:打铁铺的产品下图:铁匠的手上满是老茧。

  壮汉挥动着铁锤,胡子拉碴,光着膀子,在有节奏的打铁声中,挥汗如雨,浑身鼓鼓的肌肉被膛火映衬得格外有力……听到“打铁铺”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跃出这样一幅画面。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进,这曾经兴旺的店铺,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记者昨天走访的北仑霞浦打铁铺,或许算不上最后一家,但它的的确确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稀缺品”,或许有一天,它也将走进博物馆。

  记者走访的打铁铺,在霞浦河西工业区(毛家桥)向东100米处。由于拆迁原因,它刚从北仑霞浦街道老街挪出来,原本因靠当地八柱桥而起的“八柱桥打铁铺”的店名,看来没法用了,这让一对十来年的老搭档感到有些不习惯。

  打铁铺很简陋,远远能看到墙上用蓝色粉笔写了“淬火”两字,进门瞅见的是一堆排得齐齐整整的铁器:镰刀、锄头、钉耙、屠夫剁肉用的大砍刀,还有一些农具已经不太常见,叫不上名。

  铺子深处,就能见到打铁的工具了:烘炉,墩子,巨大的铁锤随意放在地上,炉面上放了十几把铁钳。一高一矮两名老铁匠,身居这样的环境中,身上似乎弥漫出一股特别的气息。

  停下手中的活儿,他们很豪爽地做了自我介绍。两人都是霞浦人,稍矮些的叫胡振乔,今年61岁,河东村人;另一位叫张兆军,今年55岁,山前村人。从1995年打铁铺开张,两个人已经叮叮当当地“对敲”了十多年,一言一行中,默契得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

  叮叮当当“对敲”十多年

  俗话说,人生苦差三大桩: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一直以来都是男人的事业和男子气的象征,因为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也不愿打铁。

  两位师傅见记者十分好奇,二话不说,将刚灭了火的烘炉又呼呼地生起火来。鼓风机一吹,烘炉里的火苗很快就活跃起来,不一会儿就将铺里的白墙照得暖暖的。

  胡师傅挑了块合适的材料,一边跟记者讲述做学徒时的艰辛,一边熟练地演示起了制作锄头的具体过程。张师傅也没闲着,往烘炉里添完煤后,就将巨大的锤子握在了手上。很快,铁块被煨红,胡师傅把它钳了出来,放到了铁墩子上。两人分别抡起一大一小的铁锤有节奏地敲打起来。

  这个时候,记者仿佛听到的是一支交响曲:鼓风机呼呼地吹着,叮当的铁锤敲打声,铿锵有力。这曲子一奏响,吸引了边上修整房屋的工人们,他们不时地往铺子里瞅几眼,脸上乐呵呵的。

  打铁声仿佛是一支交响曲

  巨大的铁锤似乎长了眼睛:在铁块迅速冷凝、恢复黑色的过程中,他们的每一锤都那么精准。两人配合默契,不需言语交流,就能打出希望的形状。

  胡师傅说,按照老底子的规矩,大锤子是学徒工抡的,小锤子是师傅拿的,由师傅用铁钳掌控铁块在铁墩上的位置,并用小锤子修整大锤敲出的基本形状。

  记者试着拿起大铁锤,感觉有七八公斤重,连着抡,吃不消。即便有力气,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敲不到精准的地方,更别说沿着钢板用铁锤敲打出一条条直线,并进一步“裁”成一个个小铁条。

  张师傅解释说,别看板锄很粗糙,制作工序可不简单,要经过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等多道工序。以前打铁的工序更复杂,对铁匠的手艺要求更高,现在因为机器有一些简单的改进,活儿好做些了。

  许多人认准了他们的手艺

  常年打铁,两名老铁匠的身上也留下了诸多“铁证”:伸出手来,黑乎乎的,满手都是老茧。两人笑着说,洗不干净了,就得这么一直黑了。

  两人一般都是早上7点半到店里,中午11点多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一个下午才回家,每周只休息一天。遇到急着要帮忙的活儿,会稍微加加班。

  两人满头大汗地抡打了十几分钟,锄头上用于固定的铁环才刚打出个样子,后面的工序还有很多。胡师傅说,一天,只能做到打10个板锄的工作量。板锄每个二三十元,扣去成本,赚不了多少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也到不了100元,“我俩敲打一天,不如一名泥水工一天挣的。”

  让胡师傅他们颇感欣慰的是,尽管老铺子拆了,店名也没有了,还是会有不少人慕名找到新开的铺子来订货。北仑柴桥片区有大量的花木地,很多农民都用惯了本地的锄头,不喜欢用机械生产的产品。他们认为胡师傅他们打的铁器不仅结实耐用,还有技术含量。来订货的还有附近的一些小杂货店,他们拿到货后,摆在铺子里作为特色产品售卖。

  两名老铁匠也因此一如既往地打着铁器,他们说,还真没想过要换个行当。

  希望留个“样本”给后人看看

  虽说打铁铺就这么有条不紊地经营着,可两名铁匠还是觉得非常遗憾,因为这份倾注了他们多年心血的行业恐怕后继无人了。

  说起学徒经历,胡师傅记忆犹新。1971年2月11日,21岁的他在霞浦农机厂做了铁匠学徒。“那时候可是热门活,一个厂有12个铁匠师傅,一个师傅才带一个学徒。”胡师傅说。

  六年的学徒生涯,胡振乔终于将自己锻打成了一名老师傅。1995年,他在霞浦八柱桥旁开起了铁匠铺。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兆军成了他的搭档,两个人就一起搭档打铁十余年。

  张师傅说,原来的老铁匠年纪都大了,有的人因为没什么生意就不开铺子了,他担心后继无人,一是因为这活儿苦,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另一个原因是收入不高,他们也出不起钱来招学徒。一年年下来,打铁的只有他们俩,缺了谁铺子都没法开张,要么一起继续坚持,要么就放弃了回家养老。

  “儿女们过得都不错,我们现在打铁,其实就是在店里按时锻炼身体,习惯了,放不下了。”胡师傅打趣道。

  “干一行,爱一行。感情深了,就思忖着能有后来人。”两位师傅说,为留个“样本”给后人看看,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扶持一下,他们会非常乐意带学徒的。

  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张芬娜/文 徐佳伟/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北仑:一对老搭档“对敲”10多年坚守打铁铺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1-23 09:56:08

胡振乔(穿夹克者)和张兆军(挽袖者)正在打铁。

上图:打铁铺的产品下图:铁匠的手上满是老茧。

  壮汉挥动着铁锤,胡子拉碴,光着膀子,在有节奏的打铁声中,挥汗如雨,浑身鼓鼓的肌肉被膛火映衬得格外有力……听到“打铁铺”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跃出这样一幅画面。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进,这曾经兴旺的店铺,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记者昨天走访的北仑霞浦打铁铺,或许算不上最后一家,但它的的确确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稀缺品”,或许有一天,它也将走进博物馆。

  记者走访的打铁铺,在霞浦河西工业区(毛家桥)向东100米处。由于拆迁原因,它刚从北仑霞浦街道老街挪出来,原本因靠当地八柱桥而起的“八柱桥打铁铺”的店名,看来没法用了,这让一对十来年的老搭档感到有些不习惯。

  打铁铺很简陋,远远能看到墙上用蓝色粉笔写了“淬火”两字,进门瞅见的是一堆排得齐齐整整的铁器:镰刀、锄头、钉耙、屠夫剁肉用的大砍刀,还有一些农具已经不太常见,叫不上名。

  铺子深处,就能见到打铁的工具了:烘炉,墩子,巨大的铁锤随意放在地上,炉面上放了十几把铁钳。一高一矮两名老铁匠,身居这样的环境中,身上似乎弥漫出一股特别的气息。

  停下手中的活儿,他们很豪爽地做了自我介绍。两人都是霞浦人,稍矮些的叫胡振乔,今年61岁,河东村人;另一位叫张兆军,今年55岁,山前村人。从1995年打铁铺开张,两个人已经叮叮当当地“对敲”了十多年,一言一行中,默契得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

  叮叮当当“对敲”十多年

  俗话说,人生苦差三大桩: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一直以来都是男人的事业和男子气的象征,因为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也不愿打铁。

  两位师傅见记者十分好奇,二话不说,将刚灭了火的烘炉又呼呼地生起火来。鼓风机一吹,烘炉里的火苗很快就活跃起来,不一会儿就将铺里的白墙照得暖暖的。

  胡师傅挑了块合适的材料,一边跟记者讲述做学徒时的艰辛,一边熟练地演示起了制作锄头的具体过程。张师傅也没闲着,往烘炉里添完煤后,就将巨大的锤子握在了手上。很快,铁块被煨红,胡师傅把它钳了出来,放到了铁墩子上。两人分别抡起一大一小的铁锤有节奏地敲打起来。

  这个时候,记者仿佛听到的是一支交响曲:鼓风机呼呼地吹着,叮当的铁锤敲打声,铿锵有力。这曲子一奏响,吸引了边上修整房屋的工人们,他们不时地往铺子里瞅几眼,脸上乐呵呵的。

  打铁声仿佛是一支交响曲

  巨大的铁锤似乎长了眼睛:在铁块迅速冷凝、恢复黑色的过程中,他们的每一锤都那么精准。两人配合默契,不需言语交流,就能打出希望的形状。

  胡师傅说,按照老底子的规矩,大锤子是学徒工抡的,小锤子是师傅拿的,由师傅用铁钳掌控铁块在铁墩上的位置,并用小锤子修整大锤敲出的基本形状。

  记者试着拿起大铁锤,感觉有七八公斤重,连着抡,吃不消。即便有力气,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敲不到精准的地方,更别说沿着钢板用铁锤敲打出一条条直线,并进一步“裁”成一个个小铁条。

  张师傅解释说,别看板锄很粗糙,制作工序可不简单,要经过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等多道工序。以前打铁的工序更复杂,对铁匠的手艺要求更高,现在因为机器有一些简单的改进,活儿好做些了。

  许多人认准了他们的手艺

  常年打铁,两名老铁匠的身上也留下了诸多“铁证”:伸出手来,黑乎乎的,满手都是老茧。两人笑着说,洗不干净了,就得这么一直黑了。

  两人一般都是早上7点半到店里,中午11点多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一个下午才回家,每周只休息一天。遇到急着要帮忙的活儿,会稍微加加班。

  两人满头大汗地抡打了十几分钟,锄头上用于固定的铁环才刚打出个样子,后面的工序还有很多。胡师傅说,一天,只能做到打10个板锄的工作量。板锄每个二三十元,扣去成本,赚不了多少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也到不了100元,“我俩敲打一天,不如一名泥水工一天挣的。”

  让胡师傅他们颇感欣慰的是,尽管老铺子拆了,店名也没有了,还是会有不少人慕名找到新开的铺子来订货。北仑柴桥片区有大量的花木地,很多农民都用惯了本地的锄头,不喜欢用机械生产的产品。他们认为胡师傅他们打的铁器不仅结实耐用,还有技术含量。来订货的还有附近的一些小杂货店,他们拿到货后,摆在铺子里作为特色产品售卖。

  两名老铁匠也因此一如既往地打着铁器,他们说,还真没想过要换个行当。

  希望留个“样本”给后人看看

  虽说打铁铺就这么有条不紊地经营着,可两名铁匠还是觉得非常遗憾,因为这份倾注了他们多年心血的行业恐怕后继无人了。

  说起学徒经历,胡师傅记忆犹新。1971年2月11日,21岁的他在霞浦农机厂做了铁匠学徒。“那时候可是热门活,一个厂有12个铁匠师傅,一个师傅才带一个学徒。”胡师傅说。

  六年的学徒生涯,胡振乔终于将自己锻打成了一名老师傅。1995年,他在霞浦八柱桥旁开起了铁匠铺。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兆军成了他的搭档,两个人就一起搭档打铁十余年。

  张师傅说,原来的老铁匠年纪都大了,有的人因为没什么生意就不开铺子了,他担心后继无人,一是因为这活儿苦,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另一个原因是收入不高,他们也出不起钱来招学徒。一年年下来,打铁的只有他们俩,缺了谁铺子都没法开张,要么一起继续坚持,要么就放弃了回家养老。

  “儿女们过得都不错,我们现在打铁,其实就是在店里按时锻炼身体,习惯了,放不下了。”胡师傅打趣道。

  “干一行,爱一行。感情深了,就思忖着能有后来人。”两位师傅说,为留个“样本”给后人看看,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扶持一下,他们会非常乐意带学徒的。

  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张芬娜/文 徐佳伟/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