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偏远村庄飘荡越剧声
文化站长说,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新人新思路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27 07:54:44报料热线:81850000

3天大戏,几乎场场爆满(图为演出现场)。记者 张明明 摄

  11月23日至25日,慈溪观海卫镇东山头村越剧团连续三天给村里送上戏曲表演。宁静的乡村夜晚,传出一阵阵悠扬的曲乐声……这支队伍4年前成立时才七八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到20多人、每年在本村和周边乡镇演出30场以上的规模。

  忙碌的一家三口

  25日中午刚吃过中饭,东山头村村民邵爱萍就来到村活动室化妆室,为傍晚将登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做准备。

  邵爱萍从小喜欢越剧,为了这3天的大戏,她早上去上班,下午专门请了假,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虽然我们这是草台班子,也没有工资好拿,但大家都喜欢唱两句,能上台表演,我们就开心。”邵爱萍一边化妆一边说,这次的化妆师是慈溪城里请来的,所以,大家的表演热情比平时更高。一旁的许多演员也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准备,努力把这场戏演好。

  31岁的楼小林在慈溪农产品批发市场做会计。晚上表演结束,她还要半夜赶到城区上班。“批发市场都是半夜经营的,我这里表演结束后,正好直接去上班,一点都不耽误。”

  在邵爱萍化妆的同时,她丈夫也在不远处忙碌着——因为会烧一手好菜,剧团伙食是由他来负责的。邵爱萍女儿今年23岁,对妈妈的爱好非常支持,妈妈化妆时,她则在一旁细心准备着各种头饰和道具。

  瘸腿的越剧团长

  在东山头村活动室里,一名消瘦的中年男子,不停地忙上忙下。他叫方夏道,今年60出头,是这支乡村剧团的团长。

  “哪里叫什么团长,给剧团忙上忙下打杂而已。”方夏道自嘲道。

  方夏道是个戏曲迷,但年轻时的一次意外,右腿落了残疾,无法登台表演,就号召一帮志趣相投的村民成立了乡村越剧团。

  东山头村是慈溪观海卫镇的一个偏远乡村,村里3700多人中,老人占了很大比重,传统的越剧在村里自然非常受欢迎。因此,剧团在村里一亮相,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方夏道最初组建这支剧团时,虽然只有七八个人,但剧团已成立,就立即吸引了一批戏曲爱好者加盟,现在已经发展到20多人,每年演出30多场次的规模。

  乡村的文化大餐

  下午5点多,邵爱萍和同伴们来到村篮球场的戏台上,在后场做准备。天开始暗下来,带着些许寒意,但台下却热闹非凡,村民陆续聚拢,有三四百人。

  5点半,80岁的吴明松坐到台下。“我们老年人非常欢迎,最好日日来演出。”老人声音响亮、一脸笑容地说。

  一个60岁左右的戏迷,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看戏,坐在三轮车上,抬头观看,“这几天感冒了,但看戏不能错过。”

  6点半,台上帷幕拉开,演出正式开始。

  慈溪观海卫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沈国旺说,这样的演出,在整个观海卫,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沈国旺其实是个大忙人。在观海卫镇像这样的演出或者露天电影等其他文化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像东山头村这样的业余剧团,在观海卫镇就有17个,演出人员共有348人。因此,他几乎每天都要东奔西跑。

  “对村级的自发文艺团队组织,每年公开演出达到6场(次)以上的,我们会按照社会效益进行评价考核,并分别进行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沈国旺说,整个文化站每年有300多万元经费,一直在尽力扶持和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

  基层站长的担忧

  沈国旺说,如何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他现在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文化站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图书管理员,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来做,很难有精力和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沈国旺说,这次我们的3天大戏,主要观众也都是40岁以上的村民,大多数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戏曲兴趣不是太大。

  沈国旺扳着手指说,他已经50多岁了,也很难有好的思路来进行创新,而慈溪几个乡镇的文化站长,大多和他年龄相仿,少数的年轻站长多是兼任的,工作重心并不在文化站。

  “我们需要年轻的血液,需要年轻人带来新的思路。但是,说实话,我们的庙现在还太小,请不来有能耐、有想法的文艺人才。”沈国旺说,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一批沉得住肯吃苦的年轻文艺工作者。

  慈溪社会科学院专家表示,2011年慈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生活水平改善,势必意味着对精神需求的增加。”专家表示,目前情况来看,慈溪的群众文化需求增长较快,各个社会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也逐渐加大。

  年轻人与老年人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专家表示,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道路上,首先要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其次要在满足差异化的需求上,寻求新办法。

  东南商报记者 张明明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偏远村庄飘荡越剧声

文化站长说,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新人新思路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1-27 07:54:44

3天大戏,几乎场场爆满(图为演出现场)。记者 张明明 摄

  11月23日至25日,慈溪观海卫镇东山头村越剧团连续三天给村里送上戏曲表演。宁静的乡村夜晚,传出一阵阵悠扬的曲乐声……这支队伍4年前成立时才七八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到20多人、每年在本村和周边乡镇演出30场以上的规模。

  忙碌的一家三口

  25日中午刚吃过中饭,东山头村村民邵爱萍就来到村活动室化妆室,为傍晚将登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做准备。

  邵爱萍从小喜欢越剧,为了这3天的大戏,她早上去上班,下午专门请了假,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虽然我们这是草台班子,也没有工资好拿,但大家都喜欢唱两句,能上台表演,我们就开心。”邵爱萍一边化妆一边说,这次的化妆师是慈溪城里请来的,所以,大家的表演热情比平时更高。一旁的许多演员也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准备,努力把这场戏演好。

  31岁的楼小林在慈溪农产品批发市场做会计。晚上表演结束,她还要半夜赶到城区上班。“批发市场都是半夜经营的,我这里表演结束后,正好直接去上班,一点都不耽误。”

  在邵爱萍化妆的同时,她丈夫也在不远处忙碌着——因为会烧一手好菜,剧团伙食是由他来负责的。邵爱萍女儿今年23岁,对妈妈的爱好非常支持,妈妈化妆时,她则在一旁细心准备着各种头饰和道具。

  瘸腿的越剧团长

  在东山头村活动室里,一名消瘦的中年男子,不停地忙上忙下。他叫方夏道,今年60出头,是这支乡村剧团的团长。

  “哪里叫什么团长,给剧团忙上忙下打杂而已。”方夏道自嘲道。

  方夏道是个戏曲迷,但年轻时的一次意外,右腿落了残疾,无法登台表演,就号召一帮志趣相投的村民成立了乡村越剧团。

  东山头村是慈溪观海卫镇的一个偏远乡村,村里3700多人中,老人占了很大比重,传统的越剧在村里自然非常受欢迎。因此,剧团在村里一亮相,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方夏道最初组建这支剧团时,虽然只有七八个人,但剧团已成立,就立即吸引了一批戏曲爱好者加盟,现在已经发展到20多人,每年演出30多场次的规模。

  乡村的文化大餐

  下午5点多,邵爱萍和同伴们来到村篮球场的戏台上,在后场做准备。天开始暗下来,带着些许寒意,但台下却热闹非凡,村民陆续聚拢,有三四百人。

  5点半,80岁的吴明松坐到台下。“我们老年人非常欢迎,最好日日来演出。”老人声音响亮、一脸笑容地说。

  一个60岁左右的戏迷,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看戏,坐在三轮车上,抬头观看,“这几天感冒了,但看戏不能错过。”

  6点半,台上帷幕拉开,演出正式开始。

  慈溪观海卫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沈国旺说,这样的演出,在整个观海卫,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沈国旺其实是个大忙人。在观海卫镇像这样的演出或者露天电影等其他文化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像东山头村这样的业余剧团,在观海卫镇就有17个,演出人员共有348人。因此,他几乎每天都要东奔西跑。

  “对村级的自发文艺团队组织,每年公开演出达到6场(次)以上的,我们会按照社会效益进行评价考核,并分别进行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沈国旺说,整个文化站每年有300多万元经费,一直在尽力扶持和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

  基层站长的担忧

  沈国旺说,如何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他现在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文化站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图书管理员,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来做,很难有精力和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沈国旺说,这次我们的3天大戏,主要观众也都是40岁以上的村民,大多数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戏曲兴趣不是太大。

  沈国旺扳着手指说,他已经50多岁了,也很难有好的思路来进行创新,而慈溪几个乡镇的文化站长,大多和他年龄相仿,少数的年轻站长多是兼任的,工作重心并不在文化站。

  “我们需要年轻的血液,需要年轻人带来新的思路。但是,说实话,我们的庙现在还太小,请不来有能耐、有想法的文艺人才。”沈国旺说,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一批沉得住肯吃苦的年轻文艺工作者。

  慈溪社会科学院专家表示,2011年慈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生活水平改善,势必意味着对精神需求的增加。”专家表示,目前情况来看,慈溪的群众文化需求增长较快,各个社会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也逐渐加大。

  年轻人与老年人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专家表示,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道路上,首先要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其次要在满足差异化的需求上,寻求新办法。

  东南商报记者 张明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