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昨天,记者从宁波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截至昨天,今年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306份,96%以上的报告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不良反应排名前十的药品均为注射剂,其中前九为抗菌药物。
“这说明人们的合理安全用药知识亟待提高,滥用抗菌素现象必须尽快扭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建苗昨天表示。
目前已知不良反应报告7306份
昨天,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28日,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306份,其中96%以上的报告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
据介绍,不良反应排名前十位的药品均为注射剂,其中前九位为抗菌药物,它们分别是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氨曲南、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在7306份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良反应报告为4962份,占总报告数的67.92%,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报告1908份,占总报告数的26.12%。
抗菌药物超过六成
陈建苗介绍,连续三年对全市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一年比一年多,而主要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超过六成都是抗菌药物。
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居前的是抗感染药物,全年总共有5750例报告,有36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占总报告数的63.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居前的是抗感染药物,全年总共有6864例报告,433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占总报告数的63.1%。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居前的是抗感染药物,有49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占总报告数的63.5%,全年总共有7760例报告。
据调查,宁波抗菌药物95%以上销售量发生在医院,零售药店只占5%。该局还曾做过一次调查,消费者到药店买的抗生素,95%是用来治疗感冒,5%是用来治疗腹泻。“老百姓得了感冒或拉肚子,到了药店一般都是自己指名要买什么抗菌药,比方头孢类的药物,其实九成感冒不用吃抗菌药物。”陈建苗说。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徐迎庆昨天说,现在市民到医院治病常常主动要求打吊针,觉得只要一输液肯定好得快。其实,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一直高居榜首,而且存在被感染等风险。
如何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如果这个病能够口服给药就不注射,能肌注的就不静脉输液。”徐迎庆说。他提醒要慎用抗菌药物,不自行购买,多数抗菌药物是处方药物,而应有病先就医,凭处方购药;不主动要求,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不良反应药品并非假药
陈建苗说,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或者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其实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或意料之外的反应。
“患者用药后发生了疑似不良反应,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药物,咨询医生、药师。”徐迎庆说,非处方药使用前必须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要注意禁忌症;使用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有的人看了说明书后觉得上面对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介绍比较详细,就误认为这种药不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还有,到医院看病时,一定要把过去的病史等情况向医生说清楚。”徐迎庆说。
宁波晚报记者 蔡铁锋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