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到2015年,中心城区防洪设防标准达到100年一遇,24小时降雨24小时排出;地震速报时间缩短为15分钟以内,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覆盖全市……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宁波市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明确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出发点。
《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市卫生院前急救点除老三区外达到4个以上,中心城区防洪设防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实现24小时降雨24小时排出。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规划》指出,到2015年,气象重点区域监测站点间距达到3—5公里,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和种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80%以上,影响宁波的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4小时在100km以内、48小时在200km以内;地震速报时间缩短为15分钟以内,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覆盖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测报点县(市)级覆盖率达到100%,重点生态区域、著名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区等预防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森林火灾监测重点林区有效覆盖率将达70%以上。《规划》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强防灾减灾“九项能力”建设。
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通讯员 陈绍友 王真彪
相关链接
九个基础防灾设施系统将建设
《规划》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强防灾减灾“九项能力”建设。其中基础设施系统是防灾减灾能力的基本保障,“十二五”期间,主要建设项目如下:
1.防洪建设工程。加固新建干流堤防,整治奉化江、姚江干流堤防,综合治理防洪配套设施,提高堤坝防洪能力。
2.排涝河道建设工程。通过实施姚江东排(二期)、北仑小浃江、镇海东排南线、慈溪四灶浦、余姚陶家路江(二期)工程,以及北仑沿山大河、鄞州九曲河、宁波国家高新区大东江水系整治等区域排涝工程,整治江河排涝系统,综合治理小流域河道等。
3.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4.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
5.避难(灾)场所建设工程。在市、区两级建设17个露天敞开式避难场所,有效用地184.6公顷,容纳灾民74.4万人。
6.中心粮库及大型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7.地质灾害搬迁工程。
8.千和环保溢油应急抢险和船舶废弃物接收码头工程。
9.消防站建设项目。建设海曙徐家漕、江东彩虹路、江北庄桥等20个消防站。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