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镇海低碳科普馆先进科技引领现代低碳生活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03 08:01:51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已经成为人类亟须发展的一种生活态度。

  而在我们身边,也已有了不少用先进科技来诠释低碳理念的先行者或宣传者。镇海的低碳科普馆和宁波诺丁汉大学里的碳零排放楼就是其中的典型。

  低碳科普馆里觅新奇

  镇海的低碳科普馆位于该区环保分局的一楼大厅,虽然这里交通并不方便,但是一到周末,就有成群结队的市民带着孩子络绎赶来。而吸引他们的,正是科普馆中眼花缭乱的低碳科技和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

  走进科普馆,一颗偌大的地球模型就在正厅当中旋转,运用球形投影技术,描绘了地球曾经的美丽。同时,随着地球的转动,也展示了因工业发展使地球环境日渐破坏的景象。

  像这样运用投影技术展示低碳生活对环保事业重要性的展示,在科普馆内随处可见。而最受市民喜爱的,则是科普馆内一些互动的展示项目。采访时,一位住在宁波城区的市民陈忠文正兴致勃勃地在科普馆内骑着固定自行车。他骑的速度越快,自行车前面的一排灯就亮得越多。“灯亮得多,意味着发的电越多。”科普馆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原来这是一个利用骑车带来的动能来进行发电的展项。陈忠文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有辆汽车,来到科普馆之后,才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骑自行车既健身,又环保,还可以发电。”陈忠文笑着说道,现在他每周基本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自己估算着这样每周可以减少碳排放1000多克。

  在“骑车发电”展项旁边,一个“碳足迹转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个大型的轮盘,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某一行为对应多少碳排放量,例如自驾车每公里会排放多少碳量?坐火车每公里又会排放多少碳量?轻轻转动这个大圆盘,就能一目了然。

  科普馆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正厅边上的那个“低碳小屋”。“低碳小屋”用竹子作为主要建材,墙体及窗玻璃选用隔热保温材料,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而门外的太阳能电板和小型风车,则可以发电满足居家用电需要。

  走进小屋,里面的家居全都采用了大量的节能低碳产品,例如藤制家具取材天然不破坏生态环境;节能电器让人们轻松实现节能减排;纸书架、再生纸、炭雕画则把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一细节。

  科普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镇海的这个低碳科普馆是宁波首座以宣传低碳理念打造的科普馆。自今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周都会接待大量的学生和家庭前来参观。

  不少市民反映说,以前只知道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做才算是低碳。这个科普馆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着眼,像低碳服装、低碳食品、垃圾分类等,可以说给市民真正上了一堂生动的低碳课。

  神奇大楼70米深处采地热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里,一座5层的建筑很是吸引眼球。它的外形呈“折子形”,从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显得与众不同,外墙全都用玻璃和隔热网打造。而这个建筑也并非仅仅只有5层楼和亮丽的外形这么简单,在外围的两排太阳能电板和一片翠绿的草坪都从属于这座建筑。这就是国内首座碳零排放大楼,它的神奇在于建筑内所有的能耗不光全都自给自足,而且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能常年保持恒温,最大限度减低能耗。

  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3年多来这座建筑到底有多低碳?效果好不好?近日,记者在该楼主任、教授乔大宽的引领下,参观了这座碳零排放大楼。

  乔大宽介绍说,这幢大楼运用的技术,英国诺丁汉大学早在2000年就用于类似的“生态楼”上。而现在建造的这幢大楼,在原先的技术基础上,运用更多学科前沿的技术成果。

  “整个建筑的设计,旨在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采用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将建筑对自然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乔大宽说。

  太阳能发电在如今来说并不稀奇,但是由于太阳能发电在持续性和数量上的限制,使其很难大规模投入使用在大型建筑上。乔大宽告诉记者,要用好太阳能,有两个关键的原则,一是建筑本身能耗要最大限度的低,其次,太阳能的利用率要最大程度的多。把这两面结合好,将太阳能运用到大型建筑中,并非是件难事。

  根据近两年实际运行的结果测算,这幢楼每年实际耗电大约在435万千瓦,而设计时该楼的最大限度耗能也就450万千瓦。如今每年通过太阳能和风能,能发电480万千瓦左右,不仅完全能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还能供应给其他教学楼。

  除了太阳能、风能发电,该大楼最神奇的还在于不使用空调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记者采访时,正巧是一个阴天,虽然室外温度不低,但给人阴冷的感觉。不过走在大楼内,浑身竟有一股舒适的暖意,脱掉衣服也不觉冷。乔大宽指着楼内的天花板对记者说,奥妙就在这里。

  原来,大楼之所以能常年恒温,是因为采用了地热能。乔大宽告诉记者,大楼每层天花板都密布着“S”形的管道,这些管道一直通到地下70米深处采集地热能。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热量被传输到这些管道中,进而带暖了天花板,使得室内常年达到恒温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是,大楼完全利用自然界现有资源,不给自然界增添任何负担,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乔大宽说。经过近2年的实际测算,这幢碳零排放大楼实际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0多吨,比预计要超出近5%。未来25年,该大楼预计可节约448.9吨煤,减少1081.8吨碳排放。 宁波晚报记者 李廷振 通讯员 尚立峰 胡敏/文 许天长/摄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镇海低碳科普馆先进科技引领现代低碳生活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03 08:01:51

  中国宁波网讯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已经成为人类亟须发展的一种生活态度。

  而在我们身边,也已有了不少用先进科技来诠释低碳理念的先行者或宣传者。镇海的低碳科普馆和宁波诺丁汉大学里的碳零排放楼就是其中的典型。

  低碳科普馆里觅新奇

  镇海的低碳科普馆位于该区环保分局的一楼大厅,虽然这里交通并不方便,但是一到周末,就有成群结队的市民带着孩子络绎赶来。而吸引他们的,正是科普馆中眼花缭乱的低碳科技和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

  走进科普馆,一颗偌大的地球模型就在正厅当中旋转,运用球形投影技术,描绘了地球曾经的美丽。同时,随着地球的转动,也展示了因工业发展使地球环境日渐破坏的景象。

  像这样运用投影技术展示低碳生活对环保事业重要性的展示,在科普馆内随处可见。而最受市民喜爱的,则是科普馆内一些互动的展示项目。采访时,一位住在宁波城区的市民陈忠文正兴致勃勃地在科普馆内骑着固定自行车。他骑的速度越快,自行车前面的一排灯就亮得越多。“灯亮得多,意味着发的电越多。”科普馆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原来这是一个利用骑车带来的动能来进行发电的展项。陈忠文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有辆汽车,来到科普馆之后,才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骑自行车既健身,又环保,还可以发电。”陈忠文笑着说道,现在他每周基本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自己估算着这样每周可以减少碳排放1000多克。

  在“骑车发电”展项旁边,一个“碳足迹转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个大型的轮盘,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某一行为对应多少碳排放量,例如自驾车每公里会排放多少碳量?坐火车每公里又会排放多少碳量?轻轻转动这个大圆盘,就能一目了然。

  科普馆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正厅边上的那个“低碳小屋”。“低碳小屋”用竹子作为主要建材,墙体及窗玻璃选用隔热保温材料,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而门外的太阳能电板和小型风车,则可以发电满足居家用电需要。

  走进小屋,里面的家居全都采用了大量的节能低碳产品,例如藤制家具取材天然不破坏生态环境;节能电器让人们轻松实现节能减排;纸书架、再生纸、炭雕画则把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一细节。

  科普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镇海的这个低碳科普馆是宁波首座以宣传低碳理念打造的科普馆。自今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周都会接待大量的学生和家庭前来参观。

  不少市民反映说,以前只知道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做才算是低碳。这个科普馆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着眼,像低碳服装、低碳食品、垃圾分类等,可以说给市民真正上了一堂生动的低碳课。

  神奇大楼70米深处采地热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里,一座5层的建筑很是吸引眼球。它的外形呈“折子形”,从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显得与众不同,外墙全都用玻璃和隔热网打造。而这个建筑也并非仅仅只有5层楼和亮丽的外形这么简单,在外围的两排太阳能电板和一片翠绿的草坪都从属于这座建筑。这就是国内首座碳零排放大楼,它的神奇在于建筑内所有的能耗不光全都自给自足,而且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能常年保持恒温,最大限度减低能耗。

  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3年多来这座建筑到底有多低碳?效果好不好?近日,记者在该楼主任、教授乔大宽的引领下,参观了这座碳零排放大楼。

  乔大宽介绍说,这幢大楼运用的技术,英国诺丁汉大学早在2000年就用于类似的“生态楼”上。而现在建造的这幢大楼,在原先的技术基础上,运用更多学科前沿的技术成果。

  “整个建筑的设计,旨在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采用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将建筑对自然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乔大宽说。

  太阳能发电在如今来说并不稀奇,但是由于太阳能发电在持续性和数量上的限制,使其很难大规模投入使用在大型建筑上。乔大宽告诉记者,要用好太阳能,有两个关键的原则,一是建筑本身能耗要最大限度的低,其次,太阳能的利用率要最大程度的多。把这两面结合好,将太阳能运用到大型建筑中,并非是件难事。

  根据近两年实际运行的结果测算,这幢楼每年实际耗电大约在435万千瓦,而设计时该楼的最大限度耗能也就450万千瓦。如今每年通过太阳能和风能,能发电480万千瓦左右,不仅完全能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还能供应给其他教学楼。

  除了太阳能、风能发电,该大楼最神奇的还在于不使用空调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记者采访时,正巧是一个阴天,虽然室外温度不低,但给人阴冷的感觉。不过走在大楼内,浑身竟有一股舒适的暖意,脱掉衣服也不觉冷。乔大宽指着楼内的天花板对记者说,奥妙就在这里。

  原来,大楼之所以能常年恒温,是因为采用了地热能。乔大宽告诉记者,大楼每层天花板都密布着“S”形的管道,这些管道一直通到地下70米深处采集地热能。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热量被传输到这些管道中,进而带暖了天花板,使得室内常年达到恒温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是,大楼完全利用自然界现有资源,不给自然界增添任何负担,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乔大宽说。经过近2年的实际测算,这幢碳零排放大楼实际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0多吨,比预计要超出近5%。未来25年,该大楼预计可节约448.9吨煤,减少1081.8吨碳排放。 宁波晚报记者 李廷振 通讯员 尚立峰 胡敏/文 许天长/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