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助学红娘"龚学明:15年圆了5700名孩子上学梦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05 09:44:30报料热线:81850000

龚学明在宁蒗走访贫困学子。

  40岁的龚学明助学之路已经走了15年,由于成绩卓著、故事感人,入围“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前天夜里,记者联系他时,他正在忙着整理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贫困学子的资料。“这些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真替他们高兴。”龚学明说。

  牵线组织,宁蒗山区援建希望小学

  2008年3月,龚学明成立了助学联络办公室,取名“蓝天下爱心工作室”,聘请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结对助学工作。至今,经他搭桥联系资助的贫困学生达5700名。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龚大哥”或“助学红娘”。

  宁蒗位于云南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是个贫困县。去年春天,宁蒗遭遇大旱,有的地方庄稼颗粒无收,一些孩子读不起书。在此之前,龚学明曾到当地助学过,该县慈善站的何兴祥站长便向他求助。去年4月份,在龚学明的牵线下,何站长带着宁蒗330名贫困学子的资料来到慈溪。随后,龚学明和其他志愿者在慈溪、宁波等地设摊推介宁蒗贫困学子。很快,宁波市民和330名宁蒗贫困学子结成了助学对子。

  今年暑假,资助宁蒗贫困学子的部分慈溪市民想去看望他们去年资助的孩子。于是,龚学明放下了手头工作,于7月9日带领33名爱心人士组成助学探访团前往宁蒗。在宁蒗,简陋的学校、朴实的孩子打动了爱心人士,他们产生了在当地援建学校的想法。经龚学明和当地政府联系,33名爱心人士中的部分人和当地政府达成了援建一所投资200余万元希望小学的意向。

  送走助学探访团后,龚学明和6名慈溪志愿者继续留在宁蒗,花了整整10天时间,深入到宁蒗最贫困的山区,共收集了500余名贫困学子的资料。之后,在龚学明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下,这500多名学生又找到了资助人。如今,由龚学明发起的对宁蒗爱心助学活动还在进行中。

  收入不多,助学路上走了15年

  助学之路龚学明已经走了15年。他回忆说,自己首次助学是1996年,当时他在慈溪城区经营一家小吃店,与来自浙江龙泉的厨师闲聊时,得知龙泉还有许多孩子读不起书,于是他拿出1000元钱,与龙泉市兰巨乡大赛小学的叶萍萍、付丹结成了助学对子,从此开始了他的助学之路。

  第二年10月,龚学明只身坐长途汽车去龙泉看望叶萍萍、付丹。那次,他又与17名龙泉学生结成了助学对子。从龙泉回来后,龚学明心里有了个计划,要在5年内资助100名贫困学生,然后用自己助学的经历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助学。龚学明当时一年的收入也就1.5万元左右,妻子在一家工厂上班,收入不高。而资助100名学生,按最少每人每年200元算,也得2万元一年。虽然明知实施这一计划相当艰难,可龚学明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这以后,他十赴龙泉、三赴贵州,还到了陕西、山西、贵州、云南等地。助学对象也不断增加,每年的助学负担越来越重。由于他把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学,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省钱,把烟也戒了。

  从10年前开始,龚学明的助学事迹经报道后,逐渐为广大市民所了解,很多爱心人士联系龚学明。此后,他成立工作室,开办个人助学网站,专门为愿意助学的各方人士牵线搭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和认可,也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追随他加入到助学活动中。

  其中快乐,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对于这次成为“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龚学明看得很淡。他说,一切随缘吧,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问心无愧就行了。

  龚学明说,他觉得只有把钱花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才值得,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就是最需要的人。“为了他们,我愿意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因为我知道付出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其中的快乐,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龚学明先后获得宁波十大优秀青年、浙江省慈善奖、宁波市学雷锋标兵、宁波首届志愿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助学红娘"龚学明:15年圆了5700名孩子上学梦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05 09:44:30

龚学明在宁蒗走访贫困学子。

  40岁的龚学明助学之路已经走了15年,由于成绩卓著、故事感人,入围“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前天夜里,记者联系他时,他正在忙着整理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贫困学子的资料。“这些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真替他们高兴。”龚学明说。

  牵线组织,宁蒗山区援建希望小学

  2008年3月,龚学明成立了助学联络办公室,取名“蓝天下爱心工作室”,聘请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结对助学工作。至今,经他搭桥联系资助的贫困学生达5700名。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龚大哥”或“助学红娘”。

  宁蒗位于云南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是个贫困县。去年春天,宁蒗遭遇大旱,有的地方庄稼颗粒无收,一些孩子读不起书。在此之前,龚学明曾到当地助学过,该县慈善站的何兴祥站长便向他求助。去年4月份,在龚学明的牵线下,何站长带着宁蒗330名贫困学子的资料来到慈溪。随后,龚学明和其他志愿者在慈溪、宁波等地设摊推介宁蒗贫困学子。很快,宁波市民和330名宁蒗贫困学子结成了助学对子。

  今年暑假,资助宁蒗贫困学子的部分慈溪市民想去看望他们去年资助的孩子。于是,龚学明放下了手头工作,于7月9日带领33名爱心人士组成助学探访团前往宁蒗。在宁蒗,简陋的学校、朴实的孩子打动了爱心人士,他们产生了在当地援建学校的想法。经龚学明和当地政府联系,33名爱心人士中的部分人和当地政府达成了援建一所投资200余万元希望小学的意向。

  送走助学探访团后,龚学明和6名慈溪志愿者继续留在宁蒗,花了整整10天时间,深入到宁蒗最贫困的山区,共收集了500余名贫困学子的资料。之后,在龚学明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下,这500多名学生又找到了资助人。如今,由龚学明发起的对宁蒗爱心助学活动还在进行中。

  收入不多,助学路上走了15年

  助学之路龚学明已经走了15年。他回忆说,自己首次助学是1996年,当时他在慈溪城区经营一家小吃店,与来自浙江龙泉的厨师闲聊时,得知龙泉还有许多孩子读不起书,于是他拿出1000元钱,与龙泉市兰巨乡大赛小学的叶萍萍、付丹结成了助学对子,从此开始了他的助学之路。

  第二年10月,龚学明只身坐长途汽车去龙泉看望叶萍萍、付丹。那次,他又与17名龙泉学生结成了助学对子。从龙泉回来后,龚学明心里有了个计划,要在5年内资助100名贫困学生,然后用自己助学的经历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助学。龚学明当时一年的收入也就1.5万元左右,妻子在一家工厂上班,收入不高。而资助100名学生,按最少每人每年200元算,也得2万元一年。虽然明知实施这一计划相当艰难,可龚学明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这以后,他十赴龙泉、三赴贵州,还到了陕西、山西、贵州、云南等地。助学对象也不断增加,每年的助学负担越来越重。由于他把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学,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省钱,把烟也戒了。

  从10年前开始,龚学明的助学事迹经报道后,逐渐为广大市民所了解,很多爱心人士联系龚学明。此后,他成立工作室,开办个人助学网站,专门为愿意助学的各方人士牵线搭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和认可,也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追随他加入到助学活动中。

  其中快乐,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对于这次成为“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龚学明看得很淡。他说,一切随缘吧,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问心无愧就行了。

  龚学明说,他觉得只有把钱花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才值得,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就是最需要的人。“为了他们,我愿意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因为我知道付出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其中的快乐,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龚学明先后获得宁波十大优秀青年、浙江省慈善奖、宁波市学雷锋标兵、宁波首届志愿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