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洗衣是个技术活人员培训行业标准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从市12315了解到,从今年1月1日以来,12315已受理548件有关干洗服务的申诉,消费者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洗涤的衣物褪色、串色、洗破、缩水、没有洗干净、丢失;因干洗店关门、搬迁、转让等造成消费者预付卡不能正常使用,送洗的衣物取不到;干洗预付卡过期不能用等。
据工商部门分析,洗染服务的申诉不断上升有三大因素:(1)洗染服务行业发生的消费纠纷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往往是“冬暖夏凉”。(2)准入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多为小规模经营,承担风险能力弱。(3)一些洗衣店不讲信誉,以质次价高的洗涤剂混充专业洗涤剂、以水洗代干洗,极易造成洗衣时出现问题。
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北分局12315投诉科瞿宏敏介绍,由于干洗行业缺乏规范和标准,他们在处理投诉时一般是根据《消法》和干洗店自身对社会的承诺做依据。
她认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干洗的工艺流程并不了解,因此干洗店是否真正按标准的洗涤流程操作,采用的是否是合格的洗涤剂等,消费者一概不知,而且干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杨乐芳教授认为,洗衣涉及到很专业的纺织知识,专业洗涤人员必须懂得服装布料的特性,能根据衣服的质地、颜色确定干洗或水洗。在洗涤护理时,对温度、用水、熨烫更有严格的讲究,但目前干洗市场的技术质量令人担忧,也是导致纠纷投诉的原因之一。
“衣服到底是干洗的还是水洗的?衣服到底是穿坏的还是洗坏的?衣物的破损程度该如何认定?衣服究竟洗得干净不干净?”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很难量化,也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去认定,要减少洗衣纠纷,使干洗行业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最关键还是要出台行业规则和标准,尤其是洗涤中的标准,同时对干洗店进行人员培训和监督管理。
一点沟通
有的衣物洗坏乃洗涤标识错误所致
收衣、分类、洗涤前处理、干洗、烘干、熨烫、消毒包装……正规干洗店都有这样一个流程。不过,有时候,即便严格按照程序来,也会洗坏衣服。
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衣服的洗涤说明标识错误有关。比如一件棉衣,标识“表示”不能水洗,只能干洗,但该棉衣摸上去虽极为柔软,但中间夹层内有一个防雨布似的内衬,这种面料就不能干洗,一洗发硬,再不能穿。
“每年都会碰上几例,但多数都是杂牌,名牌衣物很少见。”正章干洗店负责人说,为维护品牌形象,这类厂商对面料、成品衣物都会事先检测,看其适合哪种洗涤方式,然后再进行标识,那么,按照这样的洗涤符号去洗,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怕就怕,标识错误,防不胜防。
温馨提醒
干洗衣物拿回家别忘了先通通风
拿回家的干洗衣物,一定要先拿掉防尘塑料套,在通风处晾一段时间,让衣物上的干洗剂挥发掉,直到没有异味后再收藏、再穿,才不会对身体有害。
宁波日报记者 王 佳 通讯员 应 珺 刘勤奋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