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日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获批成立。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已成立的4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中设立的首个水下考古工作站,也是宁波水下考古在全国创造的又一个“第一”。
作为江海交融的港口城市,宁波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核心港,不仅陆地,水下也潜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如国家文物局文保与考古司司长关强所期待的:“如果宁波基地在东海水下发现反映我国海洋文明史、海上交通开拓史的更多历史文物,那么必然为东方大港走向国际、重写‘海丝’辉煌提供历史支撑。”
回首13年来宁波水下考古之路,其在机构建设、人才储备与业务能力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宁波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与亮点,关强评价:“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走在了全国前列。”
机构建设创造诸多全国“第一”
精彩回放:2010年7月29日,总投资6.2亿元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在北仑奠基。将于2013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宁波基地,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发掘、出水文物修复、水下文物展示、科研人员培训和相关课题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将翻开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国内第一家水下考古工作站,到第一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水下考古创造的诸多全国“第一”令人刮目相看:成立国内第一家水下考古工作站,第一个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举办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和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修班,率先提议、实施将水下文物普查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率先制定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普查技术标准规范,召开全国第一次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与总结会……
宁波水下考古已经从单一的水下考古走向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承担着东海海域水下考古及相关研究工作,而且以丰富的水下考古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模式,成为维护国家领海和水域文化遗产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才储备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精彩回放:2010年11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队员林国聪、王光远走出国门,远赴非洲肯尼亚,参加由商务部援助的“中肯水下考古合作”项目,在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在肯尼亚拉穆群岛等地走访当地居民、查询文献资料并下水探摸,发现多处沉船遗址和水下文物点。
这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以水陆并举的形式开展对非考古援助,也是宁波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走出亚洲,参加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标志着宁波水下考古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培养与建设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务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是宁波水下考古工作的一大目标。至今,宁波水下考古人才储备已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总共12名水下考古、科技保护队员中,我市拥有9名;全国共6名水下考古教练,宁波有1名;全国9名水下考古潜水长,宁波也占了1名。今年2至3月,林国聪、王光远又赴菲律宾参加中国水下考古第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获得国际认证,成为全国首批水下考古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和技术沉船潜水员。
2010年上半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参加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写及论证;2010年10月至11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许超作为“南海秋季科学考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项目的主要承担人,全程参加考察工作,沿途收获岛礁水文、地理、地质及水下文化遗产埋藏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宁波水下考古人才已成为我国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考古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
精彩回放:2008年至2009年,我市水下考古人员在象山海域发现一艘清代道光年间木质沉船,并采集出水了玉印、西班牙银币、日本铜币、青花瓷、铜器、锡盒、陶罐等各类文物490余件,这标志着浙江水下考古和水下文物普查有了历史性突破。
宁波参与了几乎所有国内重大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调查项目。1998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开展象山港水下考古调查与探测探摸工作,开启了浙江沿海水下考古工作。“十一五”期间,再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全面启动了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
除了在全国率先将水下文物普查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序列,宁波还率先制定出适用于浙江的水下考古技术规范标准,得到国家文物局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过1500余人次的地面调查,共发现了近200条水下文物线索,确认7处沉船遗址、3处疑似沉船遗址和11处水下文物点,初步摸清了浙江沿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及其分布规律。此外,宁波水下考古发掘的足迹还遍布沿海各地——福建连江定海白礁沉船遗址、东山岛郑成功战船遗址、平潭“碗礁1号”,西沙“华光礁1号”,山东沿海,广东“南澳1号”……
因为宁波水下考古的出色成绩,国家多次把高规格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培训放在宁波举行,安排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宁波实地考察、学习。今年6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就在宁波举办了“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11月,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海洋局又在宁波联合主办了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修班”。
今年4月,象山海域清代木质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已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这是宁波市和浙江省第一个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根据计划,渔山沉船将于2012年至2013年间实施抢救性发掘,出水后还计划申报国家文物科技保护课题,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沉船修复室内边进行保护复原,边陈列展示,让公众共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宁波日报本报记者陈朝霞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