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四明山下的小剧种姚剧:给点阳光就灿烂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12 06:57:24报料热线:81850000

  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有个姚剧表演专业班,一个班17个学生。每个星期,寿建立会在绍兴呆上两三天,他负责教授这些学生姚剧的唱腔、音乐和念白。

  寿建立是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姚剧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说起这些孩子,他的眼睛泛出了光芒:“他们是姚剧的未来。”

  璞玉还得细细雕琢

  在招收这些学生之前,余姚姚剧团的演员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我们演员年龄大部分都在40岁左右,最年轻的也已经30多岁了。”

  两年前的那次招生,称得上兴师动众。所有报名的孩子,需要经过两个月的考前培训,再通过3场考试,才能进姚剧这扇“门”。

  “我们姚剧的舞台语言是以余姚方言为基础的。光是这一点,就让不少外地学生知难而退了。”寿建立说,最后入选的17名学生中,16名余姚人,1名慈溪人。

  但是,寿建立后来发现,即便是教这些土生土长的余姚孩子念白,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会讲余姚方言了。”寿建立说。

  戏曲界有句俗语叫“千金念白四两唱”,说的是念白的重要。寿建立是个认真的人,学生们表演念白时即使出现细微的瑕疵,他都要一一纠正。

  “他们已经是一块块‘璞玉’了,但还得好好‘雕琢’。”寿建立对这批学生寄予了厚望。有时,他也会语重心长地跟这些学生谈心:“你们不只是学一门技艺,你们身上还肩负着一个剧种传承的重任。”

  这8个女学员、9个男学员在学校接受3年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后,将回到余姚开始演中学、学中练的实习期,全面接触姚剧这一戏种的舞台表演。

  创新的背后是传统

  在余姚艺术剧院二楼走廊的一块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姚剧团的最新“动向”:11月28日—30日,低塘影剧院,3天3场;12月1日—2日,丈亭影剧院,2天3场;12月5日—17日,余姚龙山剧院……“我们几乎天天有演出。”寿建立说。

  像这些赴各乡镇的演出,剧场里基本都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过道和走廊也站满了观众。“锣鼓响,脚底痒。余姚的很多乡村有看戏的传统,我们在某个乡镇影剧院里演出两天、三天,有些村民每天都会赶着来看!”寿建立介绍说,姚剧虽然是余姚的一个小剧种,但观众遍及余姚及周边的慈溪、鄞州、上虞、绍兴等地,在农村有一批铁杆戏迷。所以,姚剧的演出市场是不用担心的。

  这些年,寿建立把主要精力放在剧目上。余姚姚剧团的突破点是创新剧目,《鸡公山风情》关注山区脱贫,《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主题是农村环保,《兰花女》说的是家庭美德和山区种植结构调整,《母亲》讲富裕起来的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王阳明》把余姚先贤王阳明搬上了舞台,《五月杨梅红》塑造了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农村林管员形象……姚剧团一直保持着一两年推出一台新戏的稳健步子。

  “传统戏剧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传统戏剧的根。”寿建立说。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别看姚剧现在那么闹猛,事实上,跟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姚剧也曾经历过一个低潮期。电视等一些强势媒体的介入,使得姚剧的生存环境寒气逼人。

  1988年,正是姚剧发展颇为艰难的时候,市场萎缩,演出少,收入不高,一些演员离开姚剧团另谋生路了,“我告诉留下来的人: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会有出路。”

  10多年后,也真应了寿建立的这句话。令他自豪的是,当一些剧团艰难经营,有的剧种甚至成为“绝唱”时,姚剧却长唱不衰;当许多剧团为上演剧目发愁时,余姚姚剧团却新戏不断,台台叫好又叫座;当有的剧团为生计四处奔波时,余姚姚剧团一年的演出有200场左右。

  在坚持以农村、以本土为主的经营前提下,姚剧也没有固步自封,这些年,姚剧还走进了北京、上海甚至香港、日本;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30多所著名大学的校园,姚剧也受到了现代观众们的热情追捧。今年2月,作为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剧目,大型历史姚剧《王阳明》赴台湾巡回演出。“我们在台湾演出5场,场场满座。”回忆起那段经历,寿建立依然有些激动。

  宁波晚报记者梅薇

  记者感言

  姚剧,这个四明山下的小剧种,一直焕发着灿烂的艺术生命。

  试究姚剧团做到这一点的原因,不外乎是:姚剧团于1998年和余姚越剧团、余姚龙山剧场一起并入余姚市艺术剧院名下,很早就进行了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营销机制的改革;姚剧团一直得到余姚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还为它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如成立姚剧研究会,研究表演、声腔、人才培养等;几代姚剧人的共同努力,像寿建立,15岁进姚剧团,如今50多岁了,用他自己的话是“将近40年了,我转来转去就没转出过剧团周围这50米的距离”……

  如今,新一代的姚剧演员已经在培养了,但寿建立这位姚剧的传承人、余姚市艺术剧院的“掌门人”又在考虑编剧、导演等二度创作的人才问题了,这方面的人才剧团自己很难培养,他建议把相关计划纳入“十二五”规划。正是这样的未雨绸缪,姚剧才一步步稳健地走到了现在。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四明山下的小剧种姚剧:给点阳光就灿烂

稿源: 宁波晚报 2011-12-12 06:57:24

  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有个姚剧表演专业班,一个班17个学生。每个星期,寿建立会在绍兴呆上两三天,他负责教授这些学生姚剧的唱腔、音乐和念白。

  寿建立是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姚剧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说起这些孩子,他的眼睛泛出了光芒:“他们是姚剧的未来。”

  璞玉还得细细雕琢

  在招收这些学生之前,余姚姚剧团的演员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我们演员年龄大部分都在40岁左右,最年轻的也已经30多岁了。”

  两年前的那次招生,称得上兴师动众。所有报名的孩子,需要经过两个月的考前培训,再通过3场考试,才能进姚剧这扇“门”。

  “我们姚剧的舞台语言是以余姚方言为基础的。光是这一点,就让不少外地学生知难而退了。”寿建立说,最后入选的17名学生中,16名余姚人,1名慈溪人。

  但是,寿建立后来发现,即便是教这些土生土长的余姚孩子念白,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会讲余姚方言了。”寿建立说。

  戏曲界有句俗语叫“千金念白四两唱”,说的是念白的重要。寿建立是个认真的人,学生们表演念白时即使出现细微的瑕疵,他都要一一纠正。

  “他们已经是一块块‘璞玉’了,但还得好好‘雕琢’。”寿建立对这批学生寄予了厚望。有时,他也会语重心长地跟这些学生谈心:“你们不只是学一门技艺,你们身上还肩负着一个剧种传承的重任。”

  这8个女学员、9个男学员在学校接受3年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后,将回到余姚开始演中学、学中练的实习期,全面接触姚剧这一戏种的舞台表演。

  创新的背后是传统

  在余姚艺术剧院二楼走廊的一块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姚剧团的最新“动向”:11月28日—30日,低塘影剧院,3天3场;12月1日—2日,丈亭影剧院,2天3场;12月5日—17日,余姚龙山剧院……“我们几乎天天有演出。”寿建立说。

  像这些赴各乡镇的演出,剧场里基本都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过道和走廊也站满了观众。“锣鼓响,脚底痒。余姚的很多乡村有看戏的传统,我们在某个乡镇影剧院里演出两天、三天,有些村民每天都会赶着来看!”寿建立介绍说,姚剧虽然是余姚的一个小剧种,但观众遍及余姚及周边的慈溪、鄞州、上虞、绍兴等地,在农村有一批铁杆戏迷。所以,姚剧的演出市场是不用担心的。

  这些年,寿建立把主要精力放在剧目上。余姚姚剧团的突破点是创新剧目,《鸡公山风情》关注山区脱贫,《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主题是农村环保,《兰花女》说的是家庭美德和山区种植结构调整,《母亲》讲富裕起来的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王阳明》把余姚先贤王阳明搬上了舞台,《五月杨梅红》塑造了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农村林管员形象……姚剧团一直保持着一两年推出一台新戏的稳健步子。

  “传统戏剧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传统戏剧的根。”寿建立说。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别看姚剧现在那么闹猛,事实上,跟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姚剧也曾经历过一个低潮期。电视等一些强势媒体的介入,使得姚剧的生存环境寒气逼人。

  1988年,正是姚剧发展颇为艰难的时候,市场萎缩,演出少,收入不高,一些演员离开姚剧团另谋生路了,“我告诉留下来的人: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会有出路。”

  10多年后,也真应了寿建立的这句话。令他自豪的是,当一些剧团艰难经营,有的剧种甚至成为“绝唱”时,姚剧却长唱不衰;当许多剧团为上演剧目发愁时,余姚姚剧团却新戏不断,台台叫好又叫座;当有的剧团为生计四处奔波时,余姚姚剧团一年的演出有200场左右。

  在坚持以农村、以本土为主的经营前提下,姚剧也没有固步自封,这些年,姚剧还走进了北京、上海甚至香港、日本;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30多所著名大学的校园,姚剧也受到了现代观众们的热情追捧。今年2月,作为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剧目,大型历史姚剧《王阳明》赴台湾巡回演出。“我们在台湾演出5场,场场满座。”回忆起那段经历,寿建立依然有些激动。

  宁波晚报记者梅薇

  记者感言

  姚剧,这个四明山下的小剧种,一直焕发着灿烂的艺术生命。

  试究姚剧团做到这一点的原因,不外乎是:姚剧团于1998年和余姚越剧团、余姚龙山剧场一起并入余姚市艺术剧院名下,很早就进行了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营销机制的改革;姚剧团一直得到余姚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还为它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如成立姚剧研究会,研究表演、声腔、人才培养等;几代姚剧人的共同努力,像寿建立,15岁进姚剧团,如今50多岁了,用他自己的话是“将近40年了,我转来转去就没转出过剧团周围这50米的距离”……

  如今,新一代的姚剧演员已经在培养了,但寿建立这位姚剧的传承人、余姚市艺术剧院的“掌门人”又在考虑编剧、导演等二度创作的人才问题了,这方面的人才剧团自己很难培养,他建议把相关计划纳入“十二五”规划。正是这样的未雨绸缪,姚剧才一步步稳健地走到了现在。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