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海曙"救助访问员":为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12 09:52:42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在海曙区的各个社区里,活跃着一群“救助访问员”,他们不是专职社区工作者,而是由社区内热心帮困的义工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救助队伍。哪里有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培育发展社区救助访问员队伍

  老徐,早年下岗,妻子患有严重眼疾,无工作能力。儿子遭遇车祸,对原本生活拮据的老徐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王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并热心社区帮困救助。2009年她加入了救助访问员队伍,从此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关注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拾自信。参与社会成为了她的另一职业。

  在得知情况后小王主动上门访问,并与老徐一家进行了谈心交心。

  根据小王提供的有关老徐的实际情况,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提供与其相匹配的就业信息,利用社区资源,在多方努力下,老徐寻到了市场协管员一职。而其儿子身体康复后,利用社区资源也找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二年后老徐主动到社区提出了退出低保的要求。

  “像老徐这样走出家庭困境的低保户还有很多。”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李叶发说。自2009年以来,海曙区积极探索城区社会救助工作新途径,注重培育和发展社区救助访问员队伍参与社会救助,现已组建救助访问员队伍21支,发展救助访问员378名,开展救助服务400多次,形成典型个案15例,开展团体活动25次,化解各类矛盾60多起,巩固和扩大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实现家庭资源和需求快速对接

  “怎样去帮助一户救助对象真正摆脱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的分析需求。”李叶发说。针对每位救助对象评估测评表,初步确定救助对象的基本问题与需要,然后搜集与救助对象有关的资料和可利用的资源,在社区内实现家庭资源和需求的快速对接,并及时评估各服务计划的效果。

  完善救助手段是关键。以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为中心,访问员为定点,通过慈善分会、爱心超市等平台,对辖区内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临时的、零星小额的生活救助和其他形式的帮扶。

  “救助访问员队伍的建立,就是要将社会救助的目标从克服收入贫困上升到消除能力贫困,救助与发展相结合,提升救助对象的社会参与能力,协助他们自立、自强,最终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李叶发说。

  对于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众,访问员会联合就业项目经理人,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重新培养工作习惯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为日后从事受薪工作做好准备;寻找符合他们个人特点的职业,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培训、推荐岗位、直至稳定就业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传达“有工作总胜于没有工作”,“低工资总胜于没有工资”,通过公益性劳动组织等渠道实现再就业。

  个性化服务改变传统物质救助观念

  救助访问员的建立,为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努力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有效地填补了传统的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服务的不足。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将社会福利政策及时、具体、有区别地实现,从而转变了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单纯物质救助为综合性服务提供,变救助脱贫为增进受助者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

  与2007年以来持续上升的趋势相比,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海曙区月低保户数同比平均减少了3.2%。更多的救助对象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对社会的看法有了相对的改变,开始有意向接受培训,有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6月,全区115户困难家庭面貌焕然一新,62人实现再就业,还有32名救助对象成为社区志愿者。

  东南商报记者卢科霞 通讯员徐琦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海曙"救助访问员":为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12 09:52:42

  中国宁波网讯 在海曙区的各个社区里,活跃着一群“救助访问员”,他们不是专职社区工作者,而是由社区内热心帮困的义工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救助队伍。哪里有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培育发展社区救助访问员队伍

  老徐,早年下岗,妻子患有严重眼疾,无工作能力。儿子遭遇车祸,对原本生活拮据的老徐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王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并热心社区帮困救助。2009年她加入了救助访问员队伍,从此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关注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拾自信。参与社会成为了她的另一职业。

  在得知情况后小王主动上门访问,并与老徐一家进行了谈心交心。

  根据小王提供的有关老徐的实际情况,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提供与其相匹配的就业信息,利用社区资源,在多方努力下,老徐寻到了市场协管员一职。而其儿子身体康复后,利用社区资源也找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二年后老徐主动到社区提出了退出低保的要求。

  “像老徐这样走出家庭困境的低保户还有很多。”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李叶发说。自2009年以来,海曙区积极探索城区社会救助工作新途径,注重培育和发展社区救助访问员队伍参与社会救助,现已组建救助访问员队伍21支,发展救助访问员378名,开展救助服务400多次,形成典型个案15例,开展团体活动25次,化解各类矛盾60多起,巩固和扩大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实现家庭资源和需求快速对接

  “怎样去帮助一户救助对象真正摆脱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的分析需求。”李叶发说。针对每位救助对象评估测评表,初步确定救助对象的基本问题与需要,然后搜集与救助对象有关的资料和可利用的资源,在社区内实现家庭资源和需求的快速对接,并及时评估各服务计划的效果。

  完善救助手段是关键。以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为中心,访问员为定点,通过慈善分会、爱心超市等平台,对辖区内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临时的、零星小额的生活救助和其他形式的帮扶。

  “救助访问员队伍的建立,就是要将社会救助的目标从克服收入贫困上升到消除能力贫困,救助与发展相结合,提升救助对象的社会参与能力,协助他们自立、自强,最终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李叶发说。

  对于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众,访问员会联合就业项目经理人,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重新培养工作习惯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为日后从事受薪工作做好准备;寻找符合他们个人特点的职业,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培训、推荐岗位、直至稳定就业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传达“有工作总胜于没有工作”,“低工资总胜于没有工资”,通过公益性劳动组织等渠道实现再就业。

  个性化服务改变传统物质救助观念

  救助访问员的建立,为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努力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有效地填补了传统的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服务的不足。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将社会福利政策及时、具体、有区别地实现,从而转变了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单纯物质救助为综合性服务提供,变救助脱贫为增进受助者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

  与2007年以来持续上升的趋势相比,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海曙区月低保户数同比平均减少了3.2%。更多的救助对象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对社会的看法有了相对的改变,开始有意向接受培训,有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6月,全区115户困难家庭面貌焕然一新,62人实现再就业,还有32名救助对象成为社区志愿者。

  东南商报记者卢科霞 通讯员徐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